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中西综合

月经不调 2013-01-28 09:12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中西医综合治疗 一般措施 心理治疗 首先必须对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她们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情绪,正确对待经前某些症状的出现,劳逸结合,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避免精神刺激。心理疗法对于属于精神因素引起本病的患者,效果显著。 ...

  中西医综合治疗

  一般措施

  心理治疗

  首先必须对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她们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情绪,正确对待经前某些症状的出现,劳逸结合,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避免精神刺激。心理疗法对于属于精神因素引起本病的患者,效果显著。

  西医治疗

  一、对症治疗

  1.镇静剂:

  对情绪激动患者可给少量镇静剂:如苯巴比妥0.03,每日3次,口服;利眠宁10mg,每日2~3次。谷维素20mg,日3次,口服。亦能控制神经、精神症状。

  2.精神抑郁者用炭酸钾300mg;每日3次,口服。

  3.偏头痛甚者,可用麦角制剂。

  4.水肿明显:用利尿剂。氯化胺,每日1~2g,每日2次,经前服用10天。此药仅对轻度水肿患者有效;亦可用双氢克尿噻25mg,每日3次,或速尿20mg,每日l~2次,经前7~10天服用,为避免低钾,可加用10%氯化钾10ml,每日2~3次。

  二、内分泌治疗

  1.孕激素:

  ①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隔日l次,共5次,从月经第16天开始;

  ②炔诺酮5mg,或甲地孕酮5mg,从经前14天开始服用,每日1次,连用10天。可以对抗雌激素和补充孕激素的不足。

  2.雄激素:有直接对抗雌激素和抑制促性腹激素分泌的作用,间接达到降低雌激素水平。故在月经前15天开始口服甲基睾丸素5~10mg,连服10~14天。

  3.孕激素与雄激素联合应用:黄体酮20mg,丙酸睾丸酮25mg,于月经周期第22、24、26天隔日1次,肌肉注射,共3次。

  三、溴隐亭治疗

  溴隐亭可明显消除乳胀和情绪激动。用法为2.5mg,每日2次,在月经第12~26天服用。如服药时出现恶心、头痛等副反应,药量可酌情减少,每次用1.25mg,每日1~2次,口服。溴隐亭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垂体前叶催乳素分泌细胞,对催乳素的合成和释放有抑制作用,并可通过下丘脑促使催乳素抑制因子分泌以降低催乳激素水平而起作用的。

  四、抗前列腺素药物

  甲灭酸250mg,每4~6小时1次;或甲氧萘丙酸钠275mg,4~6小时1次,口服。自症状开始时用药,至下次月经来潮停服。

  五、维生素B6

  能抑制催乳素,减少雌激素蓄积,并能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关系。从月经第10天开始服用,每次20~40mg,日3次。

  中医治疗

  辨证治疗

  1.肝郁气滞

  症候:经前乳房胀痛,似有硬结或有块,小腹胀痛连及两胁,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善叹息,甚或狂躁不安,失眠,或头痛剧烈,或肢体肿胀,舌质多正常,苔薄白,脉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g,白芍20g,枳壳10g,川芎10g,香附15g,甘草10g,陈皮10g,郁金15g。乳房胀痛为主加路通15g,王不留行15g;乳房胀痛有结节者加橘核15g,夏枯草15g,穿山甲15g;若肝郁化火致头晕头痛者,减香附,陈皮,加菊花15g,黄芩15g,钩藤15g,代赭石30g;若肢体肿胀者,可加泽兰15g,泽泻15g,槟榔15g;若狂躁不安者加磁石30g,琥珀25g,石菖蒲15g。

  2.血瘀

  症候:经前经期头痛剧烈,或腰膝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或经行发热,腹痛或肢体肿胀不适,按之随手而起,常伴月经量少或行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舌紫暗或尖边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赤芍15g,牛膝10g,柴胡15g,枳壳15g,甘草10g,益母草20g,当归20g,生地15g,丹参15g。若肢体肿胀者加泽兰15g,泽泻15g,大腹皮15g;若身痛明显,加挂枝15g,虎杖10g,鸡血藤15g。

  3.血虚

  症候:经期或经后头晕头痛;心悸少寐,神疲乏力,或身痛麻木,肢软,或发热,形寒自汗,少气懒言,或风疹频发,皮肤瘙痒,面色不华,肌肤枯燥,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场。熟地25g,白芍15g,当归20g,川芎10g,党参25g,白术15g,云苓10g,甘草10g。若经行身痒起风疹者加首乌20g,防风15g,荆齐15g。

  4.脾虚

  症候:经行面浮肢肿,腹胀纳减,便溏,或经行前后头晕沉重,胸闷泛恶,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淡红,苔白滑,脉濡滑或沉缓。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20g,桂枝15g,白术25g,甘草10g,黄芪20g。若经行泄泻者加山药25g,扁豆15g,莲子肉15g,薏苡仁15g;若浮肿为主者加泽泻15g,巴戟天15g,猪苓15g,防己15g。

  5.肾阳虚

  症候:经行面浮肢肿,腰膝酸软,便溏,畏寒肢冷,尿少,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肾扶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味。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5g,附子15g、生姜10g,巴戟天20g,泽泻10g,仙茅15g,仙灵脾15g。若浮肿为主可加防己15g,挂枝15g;泄泻为主者加补骨脂20g,吴茱萸15g,肉豆蔻15g,五味子15g。

  6.肾阴虚

  症候:经行或经后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或乳房作胀,或口舌糜烂,口燥咽干,或音哑,五心烦热,月经常先期,量少色红,或经期延长,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育阴。

  方药:左归丸。熟地25g,山药20g,山茱萸15g,枸杞15g,牛膝10g,菟丝子25g,鹿角胶15g,龟胶15g。心烦失眠加枣仁15g,柏子仁15g,龙骨25g;经行口糜者加知母15g,黄柏15g,五味子15g;头痛甚者加枸杞子20g,菊花15g;月经先期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地20g。

  专方验方

  1.陈皮15g,鹿角霜15g,水、黄酒各半煎服。治经前乳房胀痛。

  2.赤石脂9g,补骨脂9g,共研未,每次服3g,日3次,开水送服。治肿肾阳虚所致泄泻,并有腰酸腿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带多清稀者。

  3.薏苡仁30g,茯苓15g,红枣7个,水煎服,入夏后每日1剂。治疗经行浮肿。

  中成药治疗

  1.乳核内消液:具有疏肝活血,软坚散结之功效。主治经前乳胀有硬结。适用于气滞痰凝血瘀之症。每次10ml,日3次口服。

  2.妇宁胶囊:具有养血柔肝,宁心安神之功效。主治经行情志异常。适用于阴虚肝旺,心血不足所致之证。每次4粒,日3次,口服。

  3.杞菊地黄龙:具有滋肾养肝。清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经行眩晕,头痛等症。每次1丸,日2次,口服。

  4.济生肾气九: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功效。主治肾阳不足之经行浮肿之症。每次l丸,日2次,口服。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月经来潮乳房疼痛如何治疗
    原来最近晓玉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遇到一些问题,工作不顺心、个人问题屡屡受挫,心情非常不好;而且近半年来,每次月经来潮,她都感到乳房疼痛不适。
    111570次观看数 2013-01-28 09:12:56
  • 眼睛与月经的那点事儿
    月经之所以能影响到眼,多由于雌激素代谢障碍,引起下丘脑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眼部血管扩张,或影响眼部的感觉神经,从而出现眼部充血、胀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一旦月经通调,这种眼病就会很快消失。
    111571次观看数 2013-01-28 09:12:56
  • 赶走月经不调
    有些女性的月经不调正是因为不合理的饮食造成,那么,如何饮食能调理月经不调呢?安徽健康网连线妇科专家 ,希望可以帮助广大女性朋友。
    143694次观看数 2013-04-11 13:33:34
  • 女白领小心月经紊乱
    某些职业会干扰人体正常功能,导致月经异常,表现为月经失调、闭经等,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用工单位也应尽可能提供有效的劳保措施,以确保职工身心健康。
    145579次观看数 2013-07-21 10:47:21
  • 人流也会让女人月经不调
    人工流产后卵巢一般可在22天内恢复排卵功能,1个月左右月经来潮。但有少数妇女在人工流产后出现经期延长、周期长短不一、闭经等月经失调现象。
    145580次观看数 2013-07-21 10:49:24
  • 手机挂胸前易致女性月经不调
    医学专家提醒年轻女性,开着的手机挂在胸前,不但对心脏有一定影响,也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功能,从而导致月经不调。手机辐射尤其对孕妇健康不利,手机所产生的辐射会对胎儿构成伤害。
    146246次观看数 2013-08-22 16: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