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污染等众多原因,癌症患者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不要等到健康失去时才觉醒。 ...
王桂秋是万中无一的幸运儿。1968年,当时年仅35岁的她被确认患上子宫癌。手术16年里,癌细胞一次转移到肠道,一次转移到肺部。12月21日,吉林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为她庆祝了40年癌龄,她也是吉林市所有癌症患者中存活时间最长的。是什么原因让王桂秋化险为夷呢?
当日上午10时许,吉林市癌证康复俱乐部为癌龄20年和40年的9名癌友过了集体生日。癌龄整40年的王桂秋刚走上前台时,台下数百名癌友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1968年11月10日,是王桂秋最难忘的日子。被确诊患上子宫癌的她别无选择地上了手术台,接受子宫和卵巢根除手术。上世纪60年代,患癌症的人很少,30多岁被查出患癌症的更属罕见。子宫根除术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动荡年代已属大型手术,王桂秋根本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
王桂秋告诉记者,手术后,自己曾一度非常绝望,惟一支撑她活下去的力量是5岁的儿子。因为心理压力极大,四年后,她又被确诊患上结肠癌。
二次手术并不成功,肠道的炎症一直未消。因为病情严重,她一度卧床,甚至接到了病危通知书。感觉生命已不长久的她吩咐家人给自己备好了一口棺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她转危为安。这次的生死经历让她产生一种错觉,自己的这条命是白拣回来的。既然是拣回来的,就不要考虑长短,重要的是活一天就要快乐一天。
1984年,她被查出患上肺癌。就在这时,有人劝她练气功。于是,王桂秋一边接受正规的治疗,一边专心练起气功。每天早晨,她都要到室外的空地上练一套气功。
几年后,王桂秋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肺部癌肿已完全消失,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等各检查都显示,她已回归到健康人。王桂秋总结自己的抗癌心得就是,快乐的心情加上适当的运动,再配合规律的饮食习惯。
记者从吉林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了解到,加入俱乐部的1000多名癌友中,超过5年生存期的占到6成以上,高于国内3年的平均生存期。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的原因有三:一是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二是很多癌症患者能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三是加强体育锻练。
虽然生存期得以延长,可是这家俱乐部表示,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污染等众多原因,癌症患者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不要等到健康失去时才觉醒。”这是俱乐部最想传递给公众的。
小编推荐:癌症是个可怕的敌人,面对癌症我们要有更坚强的信心与乐观的态度……[详情请看>>>>古稀老人练太极对抗胃癌]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癌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