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抗肿瘤药物的肝脏毒性

家庭护理 2013-02-17 10:01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抗肿瘤药物大多经肝肾代谢,因此肝脏毒性较为常见。抗肿瘤药物可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引起肝脏损害:直接损伤肝细 ...

  抗肿瘤药物与肝损害

  抗肿瘤药物大多经肝肾代谢,因此肝脏毒性较为常见。抗肿瘤药物可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引起肝脏损害:直接损伤肝细胞;使肝脏基础病加重,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由于潜在的肝脏疾病改变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和分泌,使药物在体内作用的时间延长,增加化疗毒性。

  直接损伤肝细胞 大多是特质性的,与剂量无关,无法预期。临床表现多样,可从无症状生化指标异常至急性黄疸。病理学上可表现为慢性炎症改变、内皮损伤或血栓症[如静脉闭塞性疾病(VOD)]。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预后差别较大,有些药物肝脏毒性可逆,有些即使停药仍可造成纤维化或肝硬化。如果存在肝脏基础病如肝胆系统肿瘤、病毒性肝炎、营养不良等,会增加抗肿瘤药物引起肝损害的可能。

  加重肝脏基础病 存在肝脏基础病的肿瘤患者,化疗可能使肝病加重,同时也增加化疗药物肝损害的风险。为了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建议对肝脏基础病同时予以治疗。对于严重肝病的患者,有些化疗药物要避免使用或减量应用。常见的肝脏基础病是乙肝和丙肝感染。化疗可以激活乙肝病毒复制,因此建议乙肝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以降低病毒的激活;目前化疗药物能否激活丙肝病毒的复制尚不明确,丙肝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或干细胞移植时,VOD发生率似乎有所增加。

  改变药物代谢 肝功能不全可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代谢,使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从而增加药物的毒性。对肿瘤肝转移的患者,一般建议首次化疗适当减量,若肝转移灶对化疗有反应,之后的化疗可再提高剂量。

  抗肿瘤药物肝损害的诊断

  1989年欧洲和美国专家在巴黎国际共识会议上对药物性肝损害达成共识(巴黎共识),将肝损害定义为:血清ALT或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 或AST、ALP和总胆红素水平同时升高,且其中1项指标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此次会议还指出,其他生化检查指标对肝损害的诊断是非特异性的;而上述指标增高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内时称为“肝功能检查异常”,而不宜称之为“肝损害”。

  抗肿瘤药物肝损害的诊断比较困难,一般符合以下条件时,认为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性较大:化疗前无肝脏基础病,化疗后出现临床症状或血生化异常,停药后肝损害改善,再次用药后肝损害出现更加迅速和严重。鉴别诊断包括肿瘤进展、并存肝脏基础病和其他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等。

  小编推荐:各种致癌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并不是直接地或立即使机体形成癌症。大多数情况下机体有能力将致癌物质排除至休外或将其吞噬、转化成非致癌物质……[详情请看>>>>致癌物质进入体内就会致癌吗]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癌症频道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护理癌症高烧有窍门
    发高烧是常见病症之一。家属不能一见发烧病人,未经医生指点,随便使用退热药或抗菌药。高热病人若神志清,脉搏跳动有力,呼吸平静不费力,手足心微温,说明机体抵抗力很好可嘱病人多喝开水并用下述方法处置。
    104623次观看数 2013-01-03 13:40:05
  • 癌症化疗后怎样护理
    化疗时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后,怎样护理呢,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04621次观看数 2013-01-03 13:37:30
  • 家庭护理对癌症患者很重要
    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表示:如果有适当的支持,更喜欢住在家中被照顾,以及在家中死亡。绝大部分患者临终前90%的最后时光在家中度过。
    104620次观看数 2013-01-03 13:36:06
  • 乳腺癌要多运动上肢
    癌症护理需要仔细,不同的癌症护理的着重点是不相同的,乳腺癌患者需要加强锻炼上半身,增强自己的上肢功能。
    104619次观看数 2013-01-03 13:33:48
  • 癌症家庭护理中遇到问题怎样处理
    发高烧是常见病症之一。家属不能一见发烧病人,未经医生指点,随便使用退热药中华癌症网或抗菌药。
    104616次观看数 2013-01-03 11:59:02
  • 肝癌患者的家庭护理
    肝癌患者治疗复杂,治疗中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无需住院,病人回家调养,可减少经济花费,又可提高病床周转率。家庭护理是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175886次观看数 2014-02-05 14: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