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痤疮妙方四黄石膏汤

酒渣鼻 2011-03-11 09:12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痤疮是青年男女比较常见的皮肤病,表现特点是颜面出现针头大小或米粒样皮疹,常常能挤出粉渣样物。本病早在唐宋以前称为粉刺、面皰、面粉渣等,至明代以后又称为酒刺、肺风粉刺、粉花疮等。中医认为肺主皮毛 ...

  痤疮是青年男女比较常见的皮肤病,表现特点是颜面出现针头大小或米粒样皮疹,常常能挤出粉渣样物。本病早在唐宋以前称为粉刺、面皰、面粉渣等,至明代以后又称为酒刺、肺风粉刺、粉花疮等。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胃主面。假如病人长期偏食辛辣油腻,或嗜食肥甘,或夙体内有蕴热之人,均可导致阳热偏盛,湿热从肺胃而生,尤其是湿热之邪乘机郁蒸于面则演变为痤疮。四黄石膏汤是笔者多年来治疗痤疮的经验方,对青年男女痤疮的病变证机属于湿热者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假如不是湿热引起的则不能应用。如刘某,不仅面部痤疮较甚,且遍及前胸与背部,时有发痒或疼痛,数经治疗,未能见效。根据其病证表现,用四黄石膏汤约30天,病即痊愈,之后又用药巩固10天。一年后相遇,其曰一切尚好。

  [方药组成]黄连10克,黄芩12克,大黄5克,麻黄10克,石膏18克,生甘草6克。

  [用法服法]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剂,还可作丸剂。汤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400毫升左右,煎煮约35分钟,取药汁去药渣,即可服用。每天服用2-3次。用药10天为1疗程,病轻者服用3~4疗程,病重者服用4~5疗程。丸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研为粉状,以蜜为丸,每丸约10克,或以水丸,每次服用6~9克,用药10天为1疗程,需要连续服药5~6疗程。散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粉状,每次服用约10克,每日3次,服用疗程同丸剂。

  [作用特点]清热解毒,透发毛窍。

  [临床运用]湿热蕴结证:颜面、前额出现针头或米粒或黄豆大小样皮疹,疹色偏红,可挤出黄白色粉渣,口干欲饮水,或大便干结,或小便短少,舌质红,苔薄黄或略腻,脉弦或滑。

  [加减用药]若大便干结明显者,加大黄、芒硝,以软坚散结通便;若疹红明显者,力,生地、赤芍,以凉血退疹;若热毒盛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若挤出粉渣物多者,加苦参、苍术,以燥湿化浊;若心烦者,加竹叶、知母,以清心除烦,等。

  [临床扩大应用]口腔溃疡,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皮肤毛囊炎,以及结膜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使用注意]夙体阳虚者,脾胃虚弱者,气虚者,大便溏泄者,慎用本方。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责任编辑:叶惠玲)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酒糟鼻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典型的酒糟鼻一般发生于30岁以后,多表现为颊部,鼻部,前额或下巴的红晕,症状时好时坏。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晕逐渐加重并持久,同时出现毛细血管的扩张,即酒糟鼻亚型1(毛细血管扩张型)。 面部的肿
    84525次观看数 2011-03-11 09:13:28
  • 美国人的酒糟鼻患病现况
    酒糟鼻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皮肤病,据统计约有140亿美国人患有此病,但大多数人对其所知甚少。事实上,由于越来越多的儿童进入了易感年龄,酒糟鼻也越来越常见。民意调查显示,78%的美国人对此症并不熟悉,甚
    84526次观看数 2011-03-11 09:13:28
  • 内治外擦治疗酒渣鼻
    酒渣鼻俗称“红鼻子”,鼻色紫红如酒渣而得名,它是发生在面、鼻部一种慢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损害,多累及鼻准、鼻翼、两颊、前额等部位,此病既有损于健康,也有损于面容。酒
    84527次观看数 2011-03-11 09:13:28
  • 慎防皮肤瘙痒症
    皮肤病是宠物夏季最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夏季皮肤瘙痒症。 许多宠物瘙痒是因皮肤过敏,这种过敏症是通过接触刺激性物质而引起的。不少籽生类植物都会引起某些动物的皮肤过敏,最常见的刺激性植物如雀稗和白
    84528次观看数 2011-03-11 09:13:28
  • 酒糟鼻与饮食
    酒糟鼻俗称红鼻子。它发病的罪魁祸首是寄生螨虫。螨虫主要寄生于人的面部,尤其是鼻部的毛囊和皮脂腺中,也可寄生于猫、狗等动物身上。此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女性发病年龄为30~50岁,男性发病较早,
    84529次观看数 2011-03-11 09:13:28
  • 酒糟鼻是什么病?怎样防止?
    酒渣鼻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发于中年人,好发于颜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还可延及及两颊、颌部和额部。轻度者只有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潮红,油脂多
    84530次观看数 2011-03-11 09: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