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吡唑酮类中毒

    吡唑酮类包括氨基比林(amidopyrine)、安替比林(antipyrine)、安乃近(analgin)、保太松(phenylbutazone)、羟基保太松(oxyphenbutazone)等。此类药物中毒多因误服过量或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所致。少数病人虽用治疗量,亦可发生严重的中毒反应。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洗胃导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疾病症状:发绀,恶心,盗汗
    相关检查:中性粒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
    并发症:拉肚子,十二指肠溃疡,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药品:
  •   一、病因:

      因误服过量或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所致。少数病人虽用治疗量,亦可发生严重的中毒反应。

      缺氧一些毒物可引起机体的缺氧,进一步使机体器官的机能代谢发生障碍,出现中毒现象。毒物引起缺氧的原因为:

      (1)毒物了呼吸机能:如抑制或麻痹了呼吸中枢,或由于毒物引起喉头水肿,支氧管痉挛,呼吸肌痉挛及肺水肿等。

      (2)毒物引起血淮成分的改变:如发生碳氧血红蛋白,变性血红蛋白血症以及溶血等。

      (3)毒物使机体组织的抑制。

      (4)毒物引起心血管机能的破坏:如毒物对毛细血管及心肌的影响及毒物所致的休克等。

  • 吡唑酮类中毒一般治疗

      一、治疗:

      口服本类药物中毒,立即用0.5%活性炭悬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微温水洗胃(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加重消化道损伤),酌用硫酸钠导泻,保暖,吸氧,必要时用止痉药物,并作静脉补液。保太松中毒时,输液须加慎重,防止液量过多和速度过快,并忌用生理盐水。粒细胞减少时应即输入新鲜血液,加用抗生素,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参考肠原性紫绀症节治疗,严重者可考虑换血。

  •   一、预防:

      因误服过量或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所致。少数病人虽用治疗量,亦可发生严重的中毒反应。药物中毒的诊断 对病史的询问和临床检验与一般疾病基本相同,但对药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比较复杂。首先应区分病人出现毒性症状是由于病情发展所致,还是因用药引起,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遇有皮疹突然发生,应考虑与药物或毒物有关。医生要特别询问服药史,用药品种、剂量和时间,还要熟悉每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患者家族药物毒性反应史。

  • 吡唑酮类中毒一般护理

      一、护理: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发物。

  • 吡唑酮类中毒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洗胃后3~5天以米汤、面汤、牛奶等流质饮食为主,随病情好转可吃稀面粥、米粥、菜汤、软面条等半流质饮食,身体完全康复后再恢复正常饮食。

吡唑酮类包括氨基比林(amidopyrine)、安替比林(antipyrine)、安乃近(analgin)、保太松(phenylbutazone)、羟基保太松(oxyphenbutazone)等。此类药物中毒多因误服过量或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所致。少数病人虽用治疗量,亦可发生严重的中毒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