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疖疾病病因
耳疖是因邪热搏结耳窍所致。
耳疖辨证论治
耳疖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风热犯耳证:疏风清热。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毒火犯耳证:清热解毒。龙胆泻肝汤加赤芍、连翘、紫花地丁、皂角刺;便秘加大黄。
二、其他治疗:
1.外敷疗法:醋调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外敷疖肿处,耳前后肿痛者亦可以此外敷;或涂黄连膏、鱼石脂软膏于疖肿处,2次/日。初起时,亦可涂碘酊于疖肿处,2次/日。
2.切开疗法:疖肿化脓未溃者,在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或小刀刺破,放出脓血,涂黄连膏。
耳疖预防
【预防与调护】
1. 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
2. 避免污水入耳,若有污水入耳,应外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使耳内积水倒出。
或用干棉签拭干净。
3.保持外耳道清洁,如疖肿成脓溃破,应清除脓液。睡眠时应侧卧,患耳朝下,以利脓液排出。
耳疖一般护理
耳疖护理
【预后与转归】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如病情严重,累及耳廓软骨,则可发展成断耳疮。
耳疖饮食原则
耳疖饮食保健
耳疖属于皮肤组织感染性疾病,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吃点番茄、胡萝卜、大白菜、冬瓜等食物,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强营养,多吃点豆浆、鱼类等,但要注意不宜食入过多的糖和脂肪,因为这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多与糖代谢和脂代谢有关,多脂多糖的食物能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