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夹色伤寒

    夹色伤寒是中医诊断病名,岭南俗称“夹色”,系指因性交时外感风、热、湿,暑等诸邪气、临床以头痛、胸闷、腰部刺痛重坠三大症为主,次见恶寒发热、咽干、口渴、呕吐,咳嗽等,若延误治疗,可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40-60%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疾病症状:头痛,胸闷,恶寒
    相关检查:外裴氏试验
    并发症:伤寒,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
    治疗药品:妇科断红饮胶囊,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测试剂盒(双色实时荧光PCR法)
  • 夹色伤寒疾病病因

       夹色伤寒是因房事时外邪由外入内而引起的疾病。世代相传谓患本病者,羁迟7日不治,则预后不佳,甚或有致死的危险;且死后每于爪甲及尾闾长强穴附近的肌肤中,可见青黑色圆斑。

  • 夹色伤寒辨证论治

    夹色伤寒中医治疗

       泻火益阴,清热化气除烦。

    【方药】

    1.主方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张仲景《伤寒论》) 处方:黄连9克,黄芩6克,白芍6克,阿胶9克(溶化),鸡子黄2枚。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大补阴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杞菊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 夹色伤寒预防

       预防方法

    1.方鬼羽箭岗梅细叶榕汤(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鬼羽箭30克,岗梅根30克,细叶榕树须30克,熊胆草15克,路兜筋15克,木患根12克,蛇泡筋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石岐凉茶,加水约500毫升,煎成200毫升温服,口服,每次1包,每日2次。 (2)广东凉茶,口服,每次1包,每日2包。 夹色伤寒的其他疗法 夹色伤寒的针灸治疗 取气海穴,艾灸1壮,灸后闻小腹处“咕噜”一响为有效。

  • 夹色伤寒饮食原则

    夹色伤寒饮食保健

      1、夹色伤寒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夹色伤寒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夹色伤寒是中医诊断病名,岭南俗称“夹色”,系指因性交时外感风、热、湿,暑等诸邪气、临床以头痛、胸闷、腰部刺痛重坠三大症为主,次见恶寒发热、咽干、口渴、呕吐,咳嗽等,若延误治疗,可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