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皮肤猪囊尾蚴病

    皮肤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utis)是因猪肉绦虫(Taeniasolium)的幼虫(囊尾蚴)寄居于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皮肤病,猪为天然中间宿主,人亦可为中间宿主。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传染科
    疾病别称:皮肤囊尾蚴病,皮肤猪囊虫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2-4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囊肿,钙化,紧张
    相关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数,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
    并发症:心包囊肿
    治疗药品:吡喹酮片,肥儿丸
  •   一、发病原因

      是因为猪肉绦虫的幼虫寄居于皮下组织内所引起。

      二、发病机制

      人食用未煮熟的囊虫寄生的猪肉或被虫卵污染的生水或食物、蔬菜,在胃肠道内孵化成为六钩蚴,经淋巴或血行播散全身,发育成囊虫,形成本病。包囊发生于皮下组织时主要表现为结节,发生于四肢深部组织和肌肉者,可引起该患肢呈象皮样肿大。

  • 皮肤猪囊尾蚴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包囊数目少者可行手术摘除,摘除时,包囊应完整不使破裂,或于包囊内注酒精或盐酸依米丁(土根碱)。吡喹酮20mg/㎏,每天3次,共2~3天。

      二、预后

      发生于四肢深部组织和肌肉者,可引起该患肢呈象皮样肿大。还可侵犯四肢屈侧、颈部、乳房及阴部。眼、脑及心、肝、肺等内脏均可被累及。

  •   严格执行肉类检查制度和饮食卫生,对肉类加工人员及畜牧饲养人员,加强教育,注意灭虫、消毒工作。

  • 皮肤猪囊尾蚴病一般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生肉,不生吃蔬菜。

  • 皮肤猪囊尾蚴病饮食原则

      皮肤猪囊尾蚴病最好吃哪些食物:可以多吃点蔬菜水果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不吃生肉,不生吃蔬菜。忌辛辣刺激食物,忌发物。如鱼、虾、蟹、公鸡、牛肉、海鲜等食物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能使炎症加重,需要注意少吃或者避免食用;忌肥腻厚味食物,如猪肉特别是肥肉等高脂肪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