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肉孢子虫病

    肉孢子虫病(sarcosporidiosis)是由肉孢子虫属(sarcocystis)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原虫病。人体肉孢子虫感染多无临床症状,或只有较轻的一过性临床表现,如恶心、腹痛、腹泻。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传染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住肉孢子虫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全身,肌肉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70%
    治疗周期:1-3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疾病症状:肚子疼,腹胀,食欲不振
    相关检查:硫酸锌浊度试验,粪便寄生虫
    并发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治疗药品:磺胺嘧啶片,乙酰螺旋霉素片,乙酰螺旋霉素片
  •   一、发病原因

      肉孢子虫可以终宿主形式,也可以中间宿主形式使人致病。已知寄生于人的肉孢子中有3种,即林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lindemarni)、牛-人肉孢子虫(Sarcocystis borihominis)、猪-人肉孢子虫 (Sarcocystis suihominis)。 狗和猫是林氏肉孢子虫的终宿主,牛、猪分别为人肉孢子虫和猪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人可因吃含有包囊的牛、猪肉而成为其偶然的终宿主受到感染。当人误食终宿主排出的粪便中的成熟卵囊时,人成为中间宿主受到感染。

      二、发病机制

      林氏肉孢子虫包囊含毒素,但对人的毒性不明显。肉孢子虫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囊壁破裂可释放出一种很强肉孢子霉素,毒素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肾上腺、肝和小肠等,可引起神经症状及作用部位炎性反应,严重者内毒素休克,甚至死亡。肌肉中的肉孢子囊可破坏肌肉细胞,当孢子囊长大时可造成邻近细胞的压迫性萎缩,引起肌肉疼痛。

      三、病理病变

      1.肠道病变:症状表现为腹胀、腹泻、腹痛。肠道病理改变轻微,有时可见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坏死,严重者可出现坏死性肠道炎性病变。

      2.肌肉病变:临床表现主要是肌肉疼痛。肌肉改变常见为皮肌炎和肌炎。肌肉组织可出现点状出血、结节性肉芽肿或心肌灰白色病灶。镜下可见肌肉组织变性,间质纤维化,横纹肌出血,皮下肿胀。心肌营养不良与肌纤维变性等。

      3.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象检查可发现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加。

  • 肉孢子虫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肉孢子虫病的治疗尚处探索阶段,暂无特制药物。由于多数患者病情轻微,故一般不必药物治疗。肠型住肉孢子虫病可用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吡喹酮治疗:磺胺嘧啶1g/次,3次/d,连服5天;儿童减半、复方磺胺甲噁唑1g/次,3次/d,连数5天;儿童减半、吡喹酮(总剂量100mg/kg体重,分5天服用,3次/d。肌肉型住肉孢子虫病通常可用抗球虫药物。连自强等(1990年)口服乙酰螺旋毒素(0.2g/次,4次/d,服15天)治疗人肉孢子虫病,据称有一定疗效。通过众多的试验发现其他一些药物对肉孢子虫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例如土霉素、磺胺喹恶啉加乙胺嘧啶、莫能霉素及伯氨喹等。

      二、预后

      本病症状较轻微,且多可逐渐恢复痊愈,并不需特殊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   一、预防:

      1.个人饮食卫生:不吃生或未煮熟的猪、牛肉。不饮用卫生不达要求的饮用水。

      2.家畜管理:加强猪、牛肉、羊等动物的饲养管理。处理好动物粪便,防止饮水和食物被狗、猫粪便污染。

  • 肉孢子虫病一般护理

      预防人肠肉孢子虫病应加强猪、牛肉、羊等动物的饲养管理,加强肉类卫生检疫,不食未熟肉类,切生熟肉的砧板要分开,对患者可试用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吡喹酮等治疗,有一定疗效,预防人肌肉肉孢子虫病,需加强终宿主的调查,防治其粪便污染食物和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