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idiopathic segmental infarction of greater omentum)主要表现为大网膜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病因不明,诊断困难,是临床上少见的急腹症。Bush(1896)首先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到目前为止国外累计报道约200例。国内王体民于1985年报道了第1个病例。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胃肠外科
    疾病别称:自发的大网膜节段性梗死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肠系膜,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血性渗液,腹肌紧张,低烧
    相关检查:腹部CT
    并发症:
    治疗药品:
  •   一、发病原因

      尚不清楚,本病的发生很可能与大网膜的血管病变有关。能促使大网膜血循环发生急性障碍的因素中,静脉病变多于动脉病变。临床资料研究证明,大多数情况下,静脉病变是本病的主要因素。

      1.大网膜的静脉病变 主要表现为各种诱因造成大网膜静脉内膜的损伤,血栓形成,静脉管腔闭塞,回流障碍,继而影响到网膜动脉血供。这些因素有:

      (1)腹腔内压的突然升高:如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使网膜内的静脉受到突发性的牵拉或摆动。

      (2)腹部闭合伤:甚至轻微的钝器伤,大网膜也能受到外力的作用,可能出现静脉的损伤。

      (3)肥胖:肥胖患者的大网膜内有过多的脂肪沉积,使其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身体活动时,对大网膜的牵拉和移动的力度增加。

      (4)静脉内的高凝状态,可促使血栓的形成。

      (5)心力衰竭等,影响了网膜静脉的回流。

      2.大网膜的动脉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结节性动脉炎等虽然主要发生于大动脉内、但也可能波及到较小的大网膜动脉,使动脉管腔发生狭窄及闭塞,最终造成供血区的大网膜坏死。

      二、发病机制

      1.病变部位 大网膜特发性梗死主要发生在大网膜的右侧部分。临床资料研究发现,右半侧大网膜血管变异多于左侧,而且脂肪沉积、肥厚也以右侧为多。

      2.病变特征 发生梗死的大网膜常呈三角形,直径2~20cm不等,但以6~8cm者多见。局部呈现水肿、出血及坏死,外观呈暗红色或黑紫色。梗死网膜常与周围组织和器官广泛粘连,主要是与右半结肠、十二指肠及盆壁粘连。腹膜腔内有少量浆液血性渗出,病程较长者,渗液可能为脓性。镜下可见大网膜静脉血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大网膜外观无扭转及外压现象,可除外继发大网膜坏死的可能。

  •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一般治疗

      一、治疗

      本病常因怀疑其他急腹症而剖腹探查。探查时可见一巨大的大网膜伴右缘梗死,切除梗死的大网膜就可治愈。有学者主张同时切除阑尾炎。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一般护理

      1、预防:外科疾病肿瘤患者,首先要保持心态良好,乐观对待生活;其次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少吃油炸食物,保持良好起居。

      2、保健:人参、茯苓、淮山各10克蒸熟共捣成泥状,与豆沙泥30克,白糖、熟猪油适量制成汤圆馅,与揉好的糯米粉包成汤圆,下开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饮食原则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自发的大网膜节段性梗死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死(idiopathic segmental infarction of greater omentum)主要表现为大网膜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病因不明,诊断困难,是临床上少见的急腹症。Bush(1896)首先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到目前为止国外累计报道约200例。国内王体民于1985年报道了第1个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