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小儿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或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临床多见单纯由于饮食过多所引起的肥胖,称单纯性肥胖症。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在我国有增多趋势,儿童时期的肥胖症可为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的先驱病,因而它又是一个慢性的代谢异常疾病,故应引起重视并及早加以预防。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儿科,内分泌科
    疾病别称:儿童期单纯肥胖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饮食疗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治愈率咋80%
    治疗周期:2-3年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疾病症状:体重增加,重度肥胖,疲劳
    相关检查:BMI指数,心电图,淋巴细胞数
    并发症:黑棘皮病,糖尿病,疖
    治疗药品:奥利司他胶囊,轻身消胖丸,奥利司他胶囊
  •   小儿肥胖症疾病病因

    一、病因:

      单纯肥胖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很小,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中家庭生活方式(家庭聚集性)和个人行为模式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1.遗传与环境因素

    肥胖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肥胖小儿的父母往往显示肥胖症状,大约有1/3左右的人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此外,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亦常见肥胖症状,如肝糖原累积症等。

      2.多食

    小儿自幼养成多食,能量摄入过多,消耗减少,特别是习惯于摄取油腻食物,日久即可发生肥胖现象。

      1)不合理喂养:如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生后1~2个月)和断奶过早,是婴幼儿期促成单纯肥胖症产生的一种喂养模式。近年来,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增高趋势与父母给予的不合理饮食及营养摄入过多有很大关系。主食量、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摄入过多,谷类食物摄入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由1992年的37g增加到了44g,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

      2)食欲亢进:食欲亢进,进食过快是肥胖儿童的一个摄食特征。

      3.少动

    小儿缺乏适宜的体育锻炼,加上多食的因素,活动减少及摄入与排出的不平衡,更容易形成肥胖。肥胖的小儿往往不喜欢活动,愈不活动则愈胖,形成恶性循环。

      4.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在脂肪组织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扩大的关键时期(孕后期、产后早期和青春期)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作为危险因素促成了单纯肥胖症的形成。

      孕期头3个月细胞水平营养不良,孕期后3个月营养过量、孕期体重增重过大、过速。是子代生后肥胖的孕期危险因素。脂肪细胞数目的逐渐增多与年龄增长及脂肪堆积程度有关,从小儿时期开始肥胖的人,成年后仍肥胖则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而缓慢持续的肥胖,则既有脂肪细胞的肥大又有脂肪细胞的增多,一个肥胖人的全身脂肪细胞可比正常人的脂肪细胞增加3倍以上。

      5.溺爱

    家长的动机因素对肥胖儿童超量喂养起着重要作用。溺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社会习俗和某些传统的文化观念(过度约束儿童活动等)是造成男童中重度肥胖检出率高的一个不可低估的动机因素。低收入家庭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产生肥胖儿童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发病机制:

      各种宫内因素对胎儿脂肪细胞的大小的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胎儿脂肪细胞的数目。新生儿所含脂肪量取决于细胞的大小而不是其数量。在后期脂肪组织进一步发育主要是脂肪细胞数增加。孕30周~生后18个月是脂肪组织发育的第一个活跃期,此时脂肪细胞对外界各种因素反应最为活跃。脂肪组织在生后6~8个月时增长迅速,生后8~15个月是相对稳定期,以后至学前期则增加很少,在3~6岁几乎没有什么增长。女孩在青春期又开始脂肪堆积。大约从12岁开始称为脂肪组织发育的第二个活跃时期,这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对脂肪细胞的作用。当脂肪细胞增大到一定程度(目前估计当脂肪组织重量超过体重25%时)就可能刺激脂肪细胞分裂,致使脂肪细胞数目急剧增加,产生肥胖。在孕后期、产后早期和青春期是脂肪组织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扩大的关键时期(critical period)。这个关键时期内,上述生活方式、行为特征作为危险因素促成了单纯肥胖症的形成。

  • 小儿肥胖症一般治疗

      小儿肥胖症西医治疗

    一、治疗:

      1.限制饮食

      限制饮食既要达到减肥目的,又要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始时不宜操之过急,使体重骤减,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使其体重下降至超过该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10%,即可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

      热量控制一般原则为:5岁以下2.51~3.35MJ/d(600~800kcal/d),5~10岁3.35~4.18MJ/d(800~1000kcal/d),10~14岁4.18~5.02MJ/d(1000~1 200kcal/d)。

      重度肥胖儿童可按理想体重的热量减少30%或更多,饮食应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为宜,动物脂肪不宜超过脂 肪总量的1/3。并供给一般需要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满足小儿食欲,消除饥饿感,可多进食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宜限制吃零食和甜食及高 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2.增加运动

      肥胖儿童应每日坚持运动,养成习惯。可先从小运动量活动开始,而后逐步增加运动量与活动时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增加食欲。

      3.行为治疗

      教会患儿及其父母行为管理方法。年长儿应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情况,并定期总结。父母就帮助患儿评价执行治疗情况及建立良好饮食与行为习惯。

      二、预后:

      1.持续到成人期肥胖 儿童期肥胖能否延续到成人期以及其肥胖度的高低取决于生活方式。接受体重控制者其相对危险度在1.5~1.6至0.69~0.73之间。未接受体重控制者相对危险度可上升到1.88~2.34。

      2.成人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不仅要看到超重多少,还要看脂肪分布的部位。腰/臀比(waist/hip circumference ratio)是缺血性心脏病、梗死和猝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预告指标,男孩该值高于1.0,女孩高于0.8时危险作用急剧增加。儿童期肥胖症是成人期动脉硬化症的高危险因素。成人期每增加一公斤超重的体重,胆固醇增加20~22mg/dl。血胆固醇、血压和体重/身高指数有聚集性,这种聚集性见于学龄儿童。我国单纯肥胖症调查表明肥胖儿中60%的血压高于95%分位。

      3.成人期癌症危险因素 癌症的好发部位:结肠、直肠、前列腺,女性为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胆囊、乳腺。当超重40%及以上时,癌症病毒率男性为1.33/10万,女性为1.5/10万。

  •   小儿肥胖症预防

    一、预防:

      1.孕前期/孕期预防 孕前期营养准备与保护不仅对促进胎儿正常发育有关,对防止出生后发生肥胖亦有重要作用。脂肪细胞具有“记忆”功能,无论在胚胎期、还是在生后的生长发育期所受到的不正常营养刺激(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度)均可使脂肪细胞在以后的时期内受到再度刺激后过度增生堆积发生肥胖。这种刺激的形式可能不同,其本质可能是干扰了脂肪组织的凋亡程序,使之减弱,从而脂肪细胞的体积和数目增加形成肥胖。这一时期力戒营养和进食的不均衡,防止大吃大喝。

      孕期头3个月避免营养摄入不足,孕期后3个月避免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高热、高脂的食物并不是所谓“补品”,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较之脂肪更为有益。优质蛋白是必须添加的。适宜热量是避免日后产生肥胖的重要前提。

      2.婴幼儿期预防 主要强调母乳喂养,按照婴幼儿实际需要量进行适度喂养,在生后前3个月内避免喂以固体食物。在生后4个月时如果小儿已成肥胖,应注意避免继续摄入过量的热卡,特别在生后6~8个月时对肥胖儿应减少奶入量,代之以水果蔬菜;用全米、全面代替精面的制品。而且从家长的动机上不要把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幼儿行为的象征。

      3.学龄前期预防 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得偏食糖类、高脂、高热卡食物。

      4.青春期早期及青春期预防 这一时期是一个危险的时期,特别是对于女孩子来说,除了在体格发育上脂肪量增加,在心理发育上也是一个关键时期。绝大多数的青年追求苗条,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会引起许多错误的认识和片面的追求节食减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营养知识和食物选择的正确教育。对于已经肥胖和可能肥胖的青年予以个别指导并且鼓励双亲参加、共同帮助子女安排生活。

  • 小儿肥胖症一般护理

      小儿肥胖症护理

    一、护理:

      1.饮食管理 要使任何肥胖儿体重减轻就必须限制饮食,使患儿每日摄入的能量低于机体消耗总能量。

      2.制定运动计划 在限制饮食的同时,增加运动使能量消耗。是减轻肥胖者体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肥胖小儿运动时气短、运动笨拙而不愿运动。需要护士、家长、患儿合作,共同制定运动计划。开始应选择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提高对运动的兴趣。运动量根据患儿耐受力逐渐增加。剧烈运动可使食欲增加,应避免。

      3.解除精神负担 有些家长对于子女的肥胖过分忧虑,到处求医,对患儿的进食习惯经常指责,干预过甚。这些都可引起患儿的精神紧张,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应注意避免。部分青春期肥胖者过分关注自身体态,而盲目减肥,甚至服减肥药物对健康无益。

  • 小儿肥胖症饮食原则

      小儿肥胖症饮食保健

    一、饮食:

      1.满足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的需要。饮食构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其中蛋白质供给能量占30%~35%,脂肪供给能量占20%~25%,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占40%~45%。

      2.宜选用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医学,教育网原创,以满足患儿的食欲,不致引起饥饿的痛苦。如绿叶菜、萝卜、豆腐等。进餐次数不宜过少,必要时,两餐之间可供低热量的点心。每餐进食的量应合理。

      3.体重不宜骤减。最初控制体重增加,以后使体重逐渐下降。当降至该年龄正常值以上10%左右时,不再严格限制饮食。

      4.注意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5.食品应以瘦肉、鱼、禽蛋、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为主,限制脂肪摄入量。

儿童期单纯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或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临床多见单纯由于饮食过多所引起的肥胖,称单纯性肥胖症。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在我国有增多趋势,儿童时期的肥胖症可为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的先驱病,因而它又是一个慢性的代谢异常疾病,故应引起重视并及早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