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能预防肝癌吗?

常规疗法 2013-02-16 10:41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知道是各类基因控制细胞增生,80~90年代癌症基因研究更进入高潮。 ...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肝癌发病与病毒性肝炎密切相关。那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能否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呢?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感染非常有效,这已在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各种年龄组都得到证实。我国台湾地区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母亲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中,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对预防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携带很有效。自1984年7月开始,10年的乙肝疫苗接种方案在台湾地区开始实施,优先对那些母亲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新生儿接种疫苗。为了预防水平传播,1986年方案扩大到所有新生儿,并在10年内逐步做到对所有易感染者给予接种。

  1983年,江苏启东地区用乙肝疫苗预防肝炎,至1990年完成新生儿免疫接种计划。结果显示,5岁接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达83%,高于未免疫组的23%;接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8)阳性率为2.54%,低干未免疫组的10.0%,免疫保护率为75%:接受第4针加强免疫者,保护率可达81%,说明使用每针5微克的低剂量疫苗,经3~4年后可获预期免疫效应。

  国际抗癌联盟曾经预测,肝癌可能是第一个可用疫苗进行预防的人类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以及一些国家性机构也都提倡肝炎高发国家实行新生儿预防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肝炎低发国家中的高危人群首位当属生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婴儿,也应预防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据统计,母亲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其婴儿约40%~60%感染乙肝病毒。此外,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血友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配偶或异性伴侣、吸毒者、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接触血液和血液制品者,因偶然机会做皮肤穿刺时接触了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等均应列为接种疫苗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肝癌通常是在慢性肝炎20~50年后才发病的,这就意味着,使用乙肝疫苗预防肝癌,需经历几十年观察才能证实。

(实习编辑:宫锦汝)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中药治疗胰腺癌效果如何
    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在关注肿瘤局部(瘤体)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带瘤生存甚至长期带瘤生存也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就胰腺癌的治疗来说,临床上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中西医
    75065次观看数 2011-03-06 09:32:59
  • 益肺清化颗粒缓解肺癌咳血的机制
    咳血是肺癌的常见的症状,它属于祖国医学“咳血”的范畴,除少数肺癌有大咳血外,一般咳血量较少,如血丝痰,痰血混杂或满口血痰。肺癌咳血常反复出现,可贯穿整个病程,故对肺癌咳血的治疗颇具临床意义。
    75066次观看数 2011-03-06 09:32:59
  • 肺癌的放射治疗
    近30年来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停留在15%以内,其中的治愈者多为能手术治疗的I/II期早期患者,但肺癌在确诊时不足1/3的患者可行手术切除,一半以上在就诊时即为局部晚期。
    75068次观看数 2011-03-06 09:32:59
  • 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癌症—预防复发和转移
    有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一年复发率高达到60%,死于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人超过80%。所以,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讲,手术后、放化疗后防止肿瘤细胞的“死灰复燃”是关键。
    146638次观看数 2013-08-30 10:43:32
  • 八类人群更要做防癌有心人
    癌症带来的“杯具”一幕幕上演,人们谈癌色变。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可是要没能及时发现,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一旦到晚期,那可就为时已晚了。在生活中,我们要做有心人,定期体检,特别是以下几种患癌几率较高的人群。
    146641次观看数 2013-08-30 11:22:00
  • 婴儿血管瘤会自然消退吗
    虽然经咨询知道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不过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先天性毛病心里也很担忧,特别是一些长在婴幼儿身体较明显的血管瘤,不仅影响外观,而且有些类型的血管瘤病变几率也很大。
    150721次观看数 2013-09-27 12: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