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让孩子把近视“吃”掉

老人眼保健 2013-03-02 09:53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提起青少年近视,人们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线太暗,长时间用眼等。但是,广东教育学会体 ...

  近视诱因之一:吃得过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食用甜食者,容易诱发眼疾,其中最常见的

  就是近视。这是因为糖分在体内代谢需要大量维生素B1,如果糖分摄取过多,维生素B1就显得不足了。而且,过多摄取糖分也会降低体内的钙质,这会使眼球壁的弹力减弱,导致近视眼的发生,对于已有视力问题的人来说则会助长近视眼的发展。

  粗粮蔬果吃得少近视多

  近视诱因之二:吃得过精。美国研究人员对大量病例分析后得出结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铬与近视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青少年,铬的需求量比成年人大,铬主要存在于粗粮、红糖、蔬菜及水果等食物中,有些家长不注意食物搭配,长期给孩子吃一些精细食物,从而造成肌体缺铬,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产生近视。

  近视诱因之三:吃得过软。“吃软不吃硬”、吃硬质食物过少也是引起青少年近视增加的原因之一。咀嚼食物可促使面部肌肉运动,这其中包括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进而有效发挥眼睛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日本研究人员为此调查近300名学生,凡是喜欢吃硬质食品者视力均正常,常吃软食者视力多有不同程度下降。

  咀嚼也是“眼保健操”

  陆教授指出,一方面近视眼可以“吃”出来,另一方面,近视的防治也同样可以从吃入手:

  贴士一:嚼硬食。既然“吃软不吃硬”是良好视力的大敌,因此咀嚼也就被誉为另类的“眼保健操”。家长可根据儿童的牙齿发育情况,安排如胡萝卜、土豆、黄豆、水果等耐嚼的硬质食品,增加咀嚼的机会,预防近视眼发生。

  贴士二:多吃柑橘和绿色蔬菜。为何同样是学生,农村近视率远远低于城市?西方营养学家揭开了这一谜底。原来近视的发生与一种名为“叶黄素”的营养物质摄入过少大有关系。叶黄素在新鲜绿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中含量较高。农村孩子由于每天吃从地里直接采来的绿色蔬菜,叶黄素摄入十分充分,因而相对城市孩子来说视力更佳。有鉴于此,营养学家建议:每天应多吃柑橘类水果和绿色蔬菜,防止视力退化。

  贴士三:补锌。眼睛内代谢异常活跃,很多代谢酶都是与锌有关的金属酶。有研究表明,青少年近视患者的发锌和血清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视力者,补锌可提高近视患者的视力。富含锌的食物主要有瘦肉、动物肝脏、蛋类、牡蛎、花生、核桃、苹果等,另外豆腐皮、黄豆、白木耳、白菜等也是不错的含锌食物。

  缺钙孕妇的孩子易近视

  贴士四:补钙。不仅仅是对骨骼系统,钙对眼睛也很重要,钙的缺乏可导致眼球壁弹性降低,眼肌容易疲劳,使近视加深。有专家报告,缺钙的孕妇,生的孩子在少年时患近视眼的几率高于不缺钙者的三倍。可以说,“防近视要从胎儿抓起”这一说法并不为过。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常服食枸杞降低老年性黄斑变发病率
    每天将15克(约一汤匙)枸杞弄碎,并以开水冲泡代茶饮,连饮28天,可使饮用者血液中玉米黄质较饮前增加2.5倍。
    132366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3:34
  • 眼疲劳患者的饮食营养和护理
    在过分使用眼睛看书、电视和电脑的现代人,愈来愈多的人感到眼睛疲劳。像是眼睛痛、视力模糊、眼冒金星、眼睛充血、眼睛刺痛、流睛泪,都是眼睛疲劳的症状。有时更甚至有头痛、目眩、肩膀僵硬、恶心等症状
    132367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3:34
  • 如何用食疗对付老年人常见眼病?
    眼睛的营养,除了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延缓眼组织衰老和功能减退外,还与钙、铬、硒、锌、铜以及多种维生素有关。
    132368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3:34
  • 老年朋友可以从饮食上保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体衰老的程度。给老年朋友提个建议,大家可以从饮食上保养眼睛。
    132369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3:34
  • 吃黄色玉米 眼睛更明亮
    玉米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含有丰富的把玉米染成金色的色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胡萝卜素的一种),它们虽然不是
    132370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3:34
  • 常喝蔬菜水果汁 预防老花眼有特效
    老花眼是由于老年人眼睛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减退而引发的一种退化性疾病。中医认为,老花眼是由于人上了年纪后,出现气血渐衰、肝肾精气亏损等原因所致。
    132371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