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脾肾阳虚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有哪些?

感冒 2013-03-30 16:43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脾肾阳虚感冒治则为温补脾肾,解表散寒。 ...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再造散 本方原为阳虚不能作汗的外感证而设,随后沿为阳虚感冒的代表方剂之一。方中人参、黄芪温补脾胃之气;附子峻扶脾肾之阳;羌活、防风、川芎、细辛发散在表之风寒;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为桂枝汤方药,有调和营卫,解表祛邪的功能。诸药合用,具有温补脾肾,散寒解表的作用。夏日遇此证,可加知母、石膏,冬日不必加。

  (2)真武汤 本方是《伤寒论》中温阳(脾与肾)化水的代表方剂。虽然论中原文并未点明治疗阳虚感冒,但分析论中有关条文并结合临床实践,真武汤证的典型反应应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外感病汗出不解,仍发热,出现阳虚水泛之征;②肾阳虚复感外邪,水气四溢;③素有脾肾阳虚,外感风寒,出现水湿停泛胃肠之征;④心阳不足复受外邪,出现水气凌心之征。由此可见,脾肾阳虚感冒用真武汤治疗是无庸置疑的,方中附子温肾壮阳为君;生姜温阳行水散寒为臣;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使寒水从下消散,芍药和营。全方共奏温阳固卫,温肾逐寒,健脾利水之功。

  本方所治疗之感冒,应当是阳气虚弱无力抗邪外出的证候。其表现为虽发热而恶寒重,口虽渴而喜热饮,脉虽浮而无根。多见于老人或小儿。用之得当,确有转危为安的明显疗效。

  (3)脾肾俱寒挟感方 本方是清代医家吴坤安“少阴新法”之一。“凡看伤寒热病,诊得六脉沉细,似寐非寐,皆属少阴见象。……如兼泄泻,邪在脾肾之间。”(见《伤寒指掌·少阴新法》)方中以干姜温阳散寒为君药,桂枝、紫苏辛温解表为臣药,佐以广皮、厚朴、山药、焦曲、茯苓健脾理气化湿,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诸味配伍,具有温阳散寒、健脾、解表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俱寒挟感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大便泄泻,苔白舌嫩,而兼少阴脉症者。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孕妇冬季更要防感冒
    冬季,是容易感冒的季节。这个时候,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小孩、孕妇等人群,是预防感冒的重点人群。对于孕妇来说,其意义更加重大。特别是怀孕初期感冒,是一个大事情,务必引起家庭、孕妇本人的重
    83291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3
  • 板蓝根防感冒没有根据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也是感冒的多发期,不少没有患感冒的人到医院开一些诸如板蓝根等预防用药,甚至有些集体单位已经采用集体服用板蓝根的方法进行预防。而这种预防方法没有根据,并不可取。
    83292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3
  • 水果也可预防感冒
    说到感冒的预防,最重要的是流感的预防,目前,正是流感的流行季节,人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中医预防流感的理念与方法,这些方法比西医注射流感疫苗要实用而有效。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83293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3
  • 冬季儿童防感冒的四项原则
    医生提示,冬季预防儿童感冒的四项原则是:一、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二、居室定时通风换气;三、坚持户外活动;四、合理饮食 冬季来临,医院里的小病号多了起来,其中多数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
    83294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4
  • 轻度风寒感冒喝红糖姜汤
    气温骤降,感冒“升温”。感冒这种说大不大的病,很多人都愿意在家自己“解决”,尤其是食疗,各地都有自己的验方。其实,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和表现不出的不同症状,食疗方也是大不相同的。 轻度风寒感冒
    83295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4
  • 防感冒:每天多喝一点水
    最近冷空气袭穗,在这种气温骤降的时节里,人们尤其要注意防范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医生提醒,只要保持每天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就可以形成一道保护线,让感冒远离自己。 专家提醒:预防感冒、流
    83296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