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1、休克
烧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休克时入球动脉血压降低或血清钠减少,刺激肾球旁装置,产生大量肾毒、血管紧张素Ⅱ,使肾血管收缩,肾脏缺血缺氧,肾小球虑过率降低,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2、毒性物质
严重的深度烧伤及败血症时产生有毒物质,包括游离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菌毒素均可直接或单位地加重肾损害。
3、抗生素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多粘菌素B、磺胺类药物对肾脏有霉性反应。
4、其他原因
严重腹泻、热风疗法及应激性糖尿病等原因造成的脱水未及时纠正。休克期血容量补足前大剂量应用血管收缩剂或利尿可预发肾功不全。老年病人及伤前有肾脏病患者容量发生肾衰。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治疗
一、治疗:
1、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抗感染和创面处理
是防止发生急性肾衰的关键。早期切除坏死组织同时覆盖创面,可避免毒素释放和感染。
2、能量供应
烧伤后急性肾衰每日需供应5000KCal热量,必须通过口服联合静脉供给营养的方法来达到。为减少液体入量,可应用浓缩的高热量静脉营养。对急性肾衰患者使用一定量的必需氨基酸并不会使尿素氮升高,相反有了充足的必需氨基酸及热量供应,促使利用内源性尿素,以减少内源性蛋白质的分解,使血尿素氮下降,财时也降低血钾,但对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的病人,应适当控制蛋白质的供应量。
3、控制液体入量
在治疗过程中要严防输液过多,每天测体重,准确估计病人的液体入量。
成人烧伤合并ARF的液体需要量=500ml+24小时尿量+胃肠丢失量+体表蒸发失水量+额外失水量。
额外丢失量包括气管切开失水量1000ml、使用热吹风时增加的失水量2000~3000ml。
4、透析治疗
常用的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方法。腹膜透析方法简便,使用高渗透析液较易控制体液过多,不必限制饮食。但腹膜透析时间长,不便于翻身和创面处理;白蛋白和氨基酸丢失较多;易并发腹腔和胸腔的感染。
血液透析需要作动静脉瘘手术;血液通过透析器时必须进行肝素化,操作相对复杂些,但血液透析每次透析时间短有利于创面处理,无腹腔和胸腔感染的危险,而且血液透析效果好,速度快。
透析的指征:①血清钾高于6.5mEq/L;②水中毒、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软组织水肿;③血尿素氮大于100mg/dl或每日上升30mg/dl;④进行性酸中毒,CO2-CP<15mmol/L或血pH<7.15者。
一、预防: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死率较高,预防的重点在于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1.注意高危因素 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应严格监查并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
2.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时正确的抗休克治疗,防止有效血容量不足,解除肾血管收缩,可避免肾性ARF发生。
3.对严重软组织挤压伤及误输异型血,在处理原发病同时用碳酸氢钠溶液250ml碱化尿液,并应用甘露醇利尿防止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或其他肾毒素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
4.在进行影响肾血流的手术前,应扩充血容量,术中及术后应用甘露醇或呋塞米(速尿),以保护肾功能。甘露醇用量不宜超过100g。呋塞米1-3g/d,可使少尿型ARF转变为非少尿型。多巴胺0.5~2ug/(kg·min)可使肾血管扩张,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
5.出现少尿时可应用补液试验,既能鉴别肾前性和肾性ARF,又可能预防肾前性ARF发展为肾性ARF。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护理
一、护理:
1、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宜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高钙、高热量饮食。
2. 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切忌暴饮暴食。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少尿期既要限制食人量,又要适当补充营养,给予低容量、低趴低钠、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适量蛋白质。多尿期2-3天后应给予高蛋白,充足的热量,丰富的维生素,钠钾及水分。不食辛辣、肥甘和刺激食物。避免食用和接触对肾脏有毒害的药物或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