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心脏横纹肌瘤

    心脏横纹肌瘤(rhabdomyoma of heart)为仅次于黏液瘤的第2 位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也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更多见。有人称之为心脏错构瘤、Purkinje 细胞瘤和组织细胞样心肌病。约占整个心脏肿瘤的8%。90%发生于15 岁以下的儿童,78%患儿年龄不足1 岁。由于肿瘤阻塞心腔,婴儿可能在出生后很快死亡。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肿瘤科
    疾病别称:心脏错构瘤,组织细胞样心肌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新生儿和婴幼儿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5%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心脏杂音,心脏扩大,发绀
    相关检查: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并发症:心内膜炎
    治疗药品: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   一、发病原因

      此病被认为是错构瘤而非真正的肿瘤,可能由胎儿心脏成肌细胞衍化而来。是婴儿和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目前有关横纹肌瘤的发病机制了解甚少。在新生儿与婴儿中横纹肌瘤占心脏肿瘤的60%,部分病例在子宫内时就已得到诊断。由于为多胚层形成,故认为是错构瘤而不是真正的新生物,可能由胚胎心脏的成肌细胞衍化而来。

      2.病理 横纹肌瘤为散在的结节状的灰色或黄白色肿块,大小约5mm~2.5cm,无真正的肿瘤包膜,但属良性病变。90%的病例为多发性,少数为孤立性。组织学上描述肿瘤细胞像“蜘蛛细胞”,由充满糖原的胞浆及延长放射至细胞周边的细胞丝组成。

      3.病理生理 横纹肌瘤通常深入心肌组织中,突出于心腔内,引起心腔阻塞或相应部位的瓣口阻塞,从而影响左、右心室的功能。由于原发性肿块累及传导组织,可发生心脏节律的改变。或发生于心腔引起心瓣膜梗阻。

  • 心脏横纹肌瘤一般治疗

      一、治疗

      存在明显症状的腔内型横纹肌瘤具有手术指征。对于婴儿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者不主张手术治疗。存在结节性硬化和严重精神发育迟缓伴癫痫者不宜手术。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减轻梗阻症状,保护心室及瓣膜功能,防止损伤传导系统。横纹肌瘤虽无包膜,但界线清楚,外科手术可完全切除,只有当肿瘤累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瓣环或传导系统时手术有一定困难。

      根据肿瘤的部位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于右室游离壁病变可做单腔静脉插管,不阻断主动脉进行手术。对于室间隔或左室病变做双腔静脉插管,中度低温阻断主动脉进行手术,也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的方法。手术切口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来选择,争取完全切除,但如侵犯其他重要结构或多发性的肿瘤,不能勉强切除,仅需解除梗阻部分即可。切除肿瘤后的组织缺损可用补片进行重建。此外,Dietl报道采用Fontan手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右室巨大横纹肌瘤获得成功。

      有报道对出生数天的婴儿手术切除心脏横纹肌瘤成功。但不是所有患者都有手术指征,Fenoglio等把病人分为三个预后组:第1组为死产或出生后24h内死亡,病变以心脏内损害为主,可能死于心脏血流梗阻,占不利于手术者的大多数;第2组为另一种极端情况,患者无归诸于心脏的临床发现,死于非心脏的原因,这些患者常有结节性硬化症,但很少有腔内损害而不需治疗;第3组为肿瘤并不大到致死,但广泛程度足以引起心脏的症状和体征,这类病变有利于诊断发现,病人适合治疗。Foster等推荐手术切除引起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心腔内梗阻病变;但不赞成为纠正低心排出量状态而切除多发性壁内肿瘤,因为肿瘤属于良性,故仅切除心腔内部分而不提倡较为彻底的切除方法,有长期随访支持这种方案的功效。

      二、预后

      自然病程因个体差异较大,以往认为患有心脏横纹肌瘤的新生儿或婴儿将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突然死亡。许多无症状的患者可能在生命早期未能及时检查到,而且有证据表明横纹肌瘤在出生后并不发生有丝分裂,少数肿瘤有自行消退的报道。实际上肿瘤的大小及其生长的部位决定了病程和可能造成的结果。由于该类肿瘤常为多发性,而且范围广泛,长期效果不良,手术也难以奏效。

  •   对心脏横纹肌瘤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特效的预防方法。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减轻梗阻症状,保护心室及瓣膜功能,防止损伤传导系统的损害,部分改善本病的预后。

  • 心脏横纹肌瘤一般护理

      1.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过分哭闹,保证充足的睡眠。

      2.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儿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应随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密切注意预防感冒。

      3.保持大便能畅,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 心脏横纹肌瘤饮食原则

      心脏横纹肌瘤的食疗方:以清淡为好。小米富硒,对心脏有好处。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心脏错构瘤,组织细胞样心肌病
心脏横纹肌瘤(rhabdomyoma of heart)为仅次于黏液瘤的第2 位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也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更多见。有人称之为心脏错构瘤、Purkinje 细胞瘤和组织细胞样心肌病。约占整个心脏肿瘤的8%。90%发生于15 岁以下的儿童,78%患儿年龄不足1 岁。由于肿瘤阻塞心腔,婴儿可能在出生后很快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