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primary complex of cutaneous tuberculosis)又称结核性初疮(tuberculouschancre)或结核性下疳(tuberculous chancre),患者之前从未感染过各种类型结核病,缺乏对结核杆菌的获得性免疫,初次皮肤感染结核杆菌所致的皮肤结核病。多见于儿童,散见于成人。结核杆菌大多是通过皮肤轻微外伤直接接种于皮肤引起症状。由于机体免疫力、结核菌的毒性和入侵途径的不同,本病在临床上可有多种类型表现。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传染科
    疾病别称:结核性初疮,结核性下疳,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多见于儿童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0%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淋巴结肿大,溃疡,肉芽肿
    相关检查:PPD试验,结核杆菌基因检测,结核杆菌检查
    并发症:骨结核,结膜结核病,肺结核
    治疗药品:帕司烟肼胶囊,异烟肼片,注射用胸腺肽
  •   一、发病原因

      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引起皮肤结核的致病菌,是一种抗酸杆菌,抗酸染色呈红色,皮肤结核可为人型结核杆菌或牛型结核杆菌感染所致。

      本病的感染途径分为:由于皮肤或黏膜损伤,结核杆菌直接侵入皮肤或黏膜而致病。

      二、发病机制

      结核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在组织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菌体成分的毒性作用及机体对某些菌体成分产生的超敏反应有关。

      当结核杆菌侵入皮肤后,首先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继续繁殖,随后被中性粒细胞带到体内深部。早期为中性白细胞反应,伴有坏死区,有大量结核杆菌。当白细胞破溃后,细菌散出,则又被体内巨噬细胞所吞噬,细菌在巨噬细胞内继续繁殖,因而引起细胞浸润,形成慢性肉芽肿。致敏的淋巴细胞与结核杆菌或含有结核杆菌的吞噬细胞接触时,即释出一系列免疫效应因子,主要是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巨噬细胞激活因子(MAF)及趋化因子等,吸引巨噬细胞聚集在结核杆菌和致敏淋巴细胞的周围,使巨噬细胞活性增强,细胞内消化酶如溶菌酶和水解酶增多,成为激活的巨噬细胞,能把潜藏在细胞内结核杆菌杀死和消灭。干酪样坏死渐次减少,结核杆菌亦明显减少。此时结核菌素试验由阴性转变为阳性。

  •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治疗原则:治疗结束后,仍需作长时间定期复查,注意有无复发,及时补充治疗。

      2.一般疗法:注意环境卫生及合理的生活制度,充足的新鲜空气、日光,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增强营养。食物宜低盐。酌情给滋补强壮剂。口服维生素B6、维生素B1等。

      3.局部治疗:可外用15%对氨水杨酸钠、5%异烟肼软膏、1%链霉素外敷。有用链霉素(每次0.2~0.4g)加2%利多卡因液混合局部病灶注射,每4~6日1次,亦有用2%利多卡因加异烟肼病灶周围注射有效。

      4.手术疗法: 外科手术清除瘘管。在损害外0.5cm的正常皮肤处切开,深度宜切至肌膜。

      5.全身治疗

      异烟肼100mg每日3次,每日3次治疗有效,一般在2~6月皮损消失,少数病人需6个月以上,链霉素每日1g,总量60~100g,为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在皮损消退后宜继续治疗2月。

      链霉素、异烟肼为一线药物,常与利福平,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可缩短疗程及延迟抗药性。

      6.x线照射可促进结核组织的吸收,使肥厚增殖性损害变平,促进溃疡愈合,并可使疤痕疙瘩软化。

      二、预后

      局限型病程缓慢,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辨证论治

      对各种局限型皮肤结核早期可选用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散结灵,恢复期可选用八珍丸或人参养荣丸。

      内消瘰疬丸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用于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夏枯草膏

      【功能与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散结灵

      【功效】:散结消肿,活血止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   1、加强卫生宣传,普及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使群众做好自我检查和互相监督,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消灭传染源,杜绝传染途径。开展卡介苗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有效的接种可防止该病的发生。对于近期有密切结核病接触史患者,若有相应皮肤症状,应早期诊断。

  •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一般护理

      1. 按照医嘱应用有效药物。

      2. 保护创面,穿宽松棉质衣物。

      3.使用敷必须方法适当,应注意:湿敷所用的药液应新鲜配制。敷料更换必须定时,借以保持敷料的适当温度和湿度。

      4.如皮肤结有痂皮,严禁强行去痂,应待其自然脱落。

  •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饮食原则

      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不适宜吃:应限制或少吃鱼、虾、蟹等海腥发物,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结核性初疮,结核性下疳,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症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primary complex of cutaneous tuberculosis)又称结核性初疮(tuberculouschancre)或结核性下疳(tuberculous chancre),患者之前从未感染过各种类型结核病,缺乏对结核杆菌的获得性免疫,初次皮肤感染结核杆菌所致的皮肤结核病。多见于儿童,散见于成人。结核杆菌大多是通过皮肤轻微外伤直接接种于皮肤引起症状。由于机体免疫力、结核菌的毒性和入侵途径的不同,本病在临床上可有多种类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