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主要是谷物、油料或植物储存过程中生霉,未经适当处理即作食料,或是已做好的食物放久发霉变质误食引起,也有的是在制作发酵食品时被有毒真菌污染或误用有毒真菌株。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大豆、小米、植物秧秸和黑斑白薯是引起真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料。常见的真菌有:曲霉菌,如黄曲霉菌、棒曲霉菌、米曲霉菌、赭曲霉菌;青霉菌,如毒青霉菌、桔青霉菌、岛青霉菌、纯绿青霉菌;镰刀霉菌,如半裸镰刀霉菌,赤霉菌;黑斑病菌,如黑色葡萄穗状霉菌等。真菌中毒是因真菌毒素引起,由于大多数真菌毒素不被通常高温破坏,所以真菌污染的食物虽经高温蒸煮,食后仍可中毒。
真菌中毒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由于该类中毒损害身体各种器官,治疗上必须全面考虑。主要治疗方法是:(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1.尽快尽早洗胃、洗肠并服泻剂,洗胃可用1∶2000---5000高锰酸钾溶液(若病人已发生呕血、便血,则洗真菌中毒胃、洗肠都应特别小心)。
2.服生大蒜50克。
3.补液,防止脱水、酸中毒,但要注意心、肾功能。
4.狂躁、惊厥、抽搐均属重症,应给甘露醇等脱水剂及镇静剂,对于霉变甘蔗中毒,更应及早应用脱水剂治疗脑水肿,加强脑血液循环,对促进病症恢复和预防后遗症均有良好功效。用高压氧以提高霉变甘蔗中毒患儿的血氧含量,治疗重症脑水肿,效果甚好。一般用2.5绝对压,面罩吸纯氧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5.对症治疗,如强心、止血、保护肝、肾等均应注意实施。
6.对食入未经杀死真菌的食物应给予抗真菌药物。
7.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8.加强护理,维持营养。
真菌中毒症辨证论治
真菌性食物中毒目前无特效解毒剂。
1.尽快尽早洗胃、洗肠并服泻剂,洗胃可用1∶2000~5000高锰酸钾溶液(若病人已发生呕血、便血,则洗胃,洗肠都应特别小心)。
2.服生大蒜一头或50g。
3.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治疗休克,但要注意心、肾功能。
4.狂躁、惊厥、抽搐均属重症,应给甘露醇等脱水剂,及镇静剂,对于霉变甘蔗中毒,更应及早应用脱水剂治疗脑水肿,加强脑血液循环,对促进病症恢复和预防后遗症均有良好功效。近有用高压氧以提高霉变甘蔗中毒患儿的血氧含量,治疗重症脑水肿效果甚好,一般用2.5绝对压,面罩吸纯氧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5.对症治疗,如强心、止血、保护肝、肾等均应注意实施。
6.对食入未经杀死真菌的食物应给予抗真菌药物。7.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8.加强护理维持营养。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一、预防:
食用的粮食、食品常被真菌甚至真菌毒素污染,因此,必须加强粮食作物的防霉除毒措施,改良食品的保管条件和方法,改变吃霉变食物,包括腌菜、酸菜等习惯。提倡多吃新鲜疏菜。在各种预防措施中,最关键的是防霉与除毒,防霉尤为重要。
1.防霉
粮食中真菌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主要是适宜的温度与水分。如能将粮食贮存于10℃以下,水分保持在10%以下,就能有效地防霉。环氧乙烷防霉的效果较好,用100~200g/m2封闭数日后,可使米粒的霉菌减少90%以上,并可维持4个月之久。开封第5日即测不出残留药物量。环氧乙烷对人体有毒,故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2.除毒
黄曲霉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渗透至种子内部各层及胚部,毒素含量以中心层最高,故不能用清洗种子表面的办法来达到去毒的目的。以花生仁为例,可用手挑法,拣出霉、皱、变色的花生仁而达到去毒的目的。黄曲霉毒素对热很稳定,一般烹、煮、烘、焙等方法仅能破坏少量毒素,紫外线照射也不能破坏食物中的毒素。物理方法中以高温处理破坏毒素较多,但仍不能完全破坏;如油炸或砂炒花生仁,温度达205℃以上时,黄曲霉毒素B1仅减少65%~69%。化学除毒方法以氧化法和加碱法较为有效,氧化法中有加Cl2、ClO2、SO2、SO3、NO3或5%次氯酸钠(NaOCl)等。以5%NaOCl处理时,黄曲霉毒素于数秒钟内即被破坏,故是常用的消毒剂。加碱法有加NaOH、NH3、甲基氨等,市场供食用花生油,均经加碱处理而去毒。也有应用生物学方法解毒的报道,如黄杆菌可将花生、玉米、奶油、饮料等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全部破坏,并经生物鉴定证实有效。生物学方法成本低,收效大,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除毒措施。
3.防护
烧伤病室、真菌实验室,以及从事真菌毒素科研的人员,必须注意防护,如穿戴隔离衣帽,在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工作时,应戴口罩,并尽量防止孢子飞扬。操作台面如有漏溅,应立即用新配的5%次氯酸钠消毒。
真菌中毒症一般护理
一、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真菌中毒症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1.食品加工的原料及食品,不宜积压过久。
2.已经发生变质的食品,不应再食用,并应与其他食品隔离。
3.发酵食品如酱、臭豆腐、酱油、啤酒、面包等应妥善保存,以免食物被有毒真菌污染,必要时,可定期进行菌种分离、分型检查,以便发现污染的食品,避免中毒发生。
二、宜吃食物:
1、宜吃止吐的食物; 2、宜吃碱性的食物; 3、宜吃保护胃粘膜的食物。
三、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韭菜、大蒜; 2、忌吃产气的食物:如洋葱、红薯、芋头、土豆; 3、忌吃酸性的食物:如奶酪、蛋黄。
四、推荐食谱:
1、宜吃止吐的食物; 2、宜吃碱性的食物; 3、宜吃保护胃粘膜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