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智能障碍

    智能障碍(disturbance of intelligence)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可有记忆、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等)、语言、视空间功能和人格等至少3项受损。常由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引起。主要症状包括:①记忆障碍;②思维与判断力障碍;③性格改变;④情感障碍。此处主要叙述先天性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记忆障碍(遗忘综合征)和痴呆的一般临床表现。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心理,全身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10%
    治疗周期: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疾病症状:进行性痴呆,意识丧失,注意障碍
    相关检查:SPECT显像,眼底检查,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
    并发症:痴呆
    治疗药品:奥拉西坦注射液,注射用奥拉西坦,枸橼酸西地那非片
  •   智能障碍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智能障碍病因可分为两类:

    ①先天性智能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

    ②获得性智能障碍:如急性脑外伤、代谢障碍、中毒疾病可引起暂时性智能障碍,痴呆是最常见的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

      二、发病机制

    1.智能发育不全(oligophrenia) 也称精神发育迟滞。

    这是精神发育受阻或不全的一种状态。多由遗传和环境因素所引起。环境因素有母亲妊娠时的感染、产伤及出生后的脑部缺氧、感染等。遗传因素有遗传性代谢缺陷、染色体异常和显性基因等。

      2.记忆障碍

    记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记忆过程包括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和解码-检索等诸方面。最可能参与记忆痕迹形成的结构是小脑、海马、杏仁体和大脑皮质。

      (1)依据记忆的时程,可将记忆分为4类

      (2)依据记忆的内容也可将其分为四类:

      ①形象记忆——以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②逻辑记忆——关于事物的意义、性质、变化规律等内容,或以抽象概念和判断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③情感记忆——涉及某些情感体验及情绪变化为内容的记忆。

      ④运动记忆——技巧和技能性的操作和运动或习惯性动作等方面的记忆。

      (3)临床上记忆障碍的形式有多种:

      ①记忆功能的不同程度的变化:记忆亢进(hypermnesia);记忆减退(hypomnesia)。

      ②记忆空白或遗忘(amnesia):遗忘症状只是记忆功能障碍的一种形式,其具体表现又有多种类型: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进行性遗忘(progressive amnesia);系统成分性遗忘(systematic elementary amnesia);选择性遗忘(selective amnesia);暂时性遗忘(temporary amnesia);短暂性遗忘(transient amnesia)。

      有的遗忘偏重于“获得”阶段发生障碍,有的遗忘主要是输入的信息不能正常贮存和巩固,也有的遗忘是学习记忆过程比较全面的障碍,但通常是回忆(再现)过程的障碍及全面受损。

      (4)记忆的病理学从两方面来研究:

      ①器质性遗忘症:系继发于大脑病变的记忆障碍,属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②情感性遗忘症:此时记忆的障碍依一个人生活经历中材料的性质及组织结构而定,大脑并无任何病变,属于心理病理学的研究范围。

      此处主要讨论各种器质性遗忘症。

      3.痴呆

    痴呆(dementia)为一种持续性的后天智力障碍综合征。必须具有言语、记忆力、视空间功能、情绪或人格和认知(抽象思维、计算、判断和执行能力等)精神领域方面的障碍。意识并不混浊。情绪控制能力、社交行为或动机的衰退常与认知障碍相伴随,偶尔也可早于认知障碍。

      痴呆的发病率约占人群的4.5%。在老年人的痴呆中,欧美各国的统计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简称老年性痴呆,占50%;多灶梗死性痴呆(也称血管性痴呆)占12%~20%,其余的痴呆占15%~20%。

      根据脑受损部位的不同,痴呆综合征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性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综合征等类型。

  • 智能障碍一般治疗

      智能障碍西医治疗

    一、治疗

      1、先天性智能障碍的治疗尚无有效药物,可尝试中药治疗与康复训练。脑外伤、代谢障碍、中毒疾病引起的暂时性智能障碍,主要是针对脑部原发病的治疗及康复治疗。

      2、痴呆是最常见的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有了不少进展,但AD 的临床治疗仍然是一个有待攻破的世界性难题。20世纪70年代研究集中在乙酰胆碱与AD 的关系;80年代主要研究胆碱酯酶抑制剂对AD 的影响; 90年代研究不仅有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还包括了雌激素、消炎药、影响自由基代谢的药物及抑制淀粉样蛋白沉积的药物。目前所有治疗均根据病因假说。除少数能暂时改善症状外,尚无一种方法。

      二、预后

      注意生活起居,注意孩子的智力问题。

  •   智能障碍预防

    让孩子每天多动大脑锻炼,多了解一些问题。

  • 智能障碍一般护理

      智能障碍护理

    1、蛋类:如鹌鹑蛋、鸡蛋。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是大脑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另外,鸡蛋所含有较多的乙酰胆碱是大脑完成记忆所必需的。因此,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对强身健脑大有好处。

    2、动物肝、肾脏富含铁质。铁质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经常吃些动物肝、肾脏,可使体内铁质充分,从而红细胞可以为大脑运送充足氧气,就能有效地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3、鱼类可为大脑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它们均是构成脑细胞及提高其活力的重要物质。

    4、大豆和豆制品含有约40%的优质蛋白质,可与鸡蛋、牛奶媲美。同时,它们还含有较多的卵磷脂、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是理想的健脑食品。

    5、小米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1等营养万分,有"健脑主"之称。小米还有能防治神经衰弱的功效。

    6、硬果类食品,包括花生、核桃、葵花籽、芝麻、松子、榛子等,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无机盐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对改善脑营养供给很有益处。

  • 智能障碍饮食原则

      智能障碍饮食保健

    补血益气,提高免疫力,安神除烦,健脾,养颜护肤,抗衰抗辐射龙眼干又称桂圆干,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营养滋补品,在我国各地均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功效:补血益气,提高免疫力,安神除烦,健脾,养颜护肤,抗衰抗辐射。

智能障碍(disturbance of intelligence)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可有记忆、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等)、语言、视空间功能和人格等至少3项受损。常由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引起。主要症状包括:①记忆障碍;②思维与判断力障碍;③性格改变;④情感障碍。此处主要叙述先天性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记忆障碍(遗忘综合征)和痴呆的一般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