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

摘要

[骨髓增殖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骨髓增生性血小板增多症,简称骨髓增生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单克隆性的血小板增多所导致的,因此也叫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骨髓增殖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骨髓增生性血小板增多症,简称骨髓增生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单克隆性的血小板增多所导致的,因此也叫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正常值,而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为血小板计数>100×10^9/L。除血小板计数外,还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是什么]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超过预期值、血小板计数>300×10^9/L、血小板>400×10^9/L等。

[高度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高度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小板>1000×10^9/L,或者血小板>40×10^9/L,但还需除外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如慢性炎症性疾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恶性肿瘤等。

[儿童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儿童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等。

[单纯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单纯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超过450×10^9/L,或血小板增高超过100×10^9/L,而且血小板形态较大,血小板直径>100μm。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小板增多、脾脏明显增大、血栓形成、白细胞和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真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真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正常值,而且血小板>300×10^9/L,可伴有脾大。对于真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髓穿刺、病理检查进行诊断。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肿瘤性疾病,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并有确切的骨髓增生异常,需要经过多项检测后才能确诊。

[原始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原始血小板增多症是指骨髓中原始细胞异常增生,且伴有血小板增多的一种疾病。原始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病理活检等。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患者多为成人,小儿极少见,约5%的患儿可演变为急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