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动脉硬化治疗 2011-03-06 14:55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彩超检测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脑梗 ...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彩超检测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组及TIA组IMT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112例,异常检出率为86.15%;对照组中有斑块形成19例,异常检出率为26.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但左右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兰。彩超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预测和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

  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2年10月-2003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第一组为脑梗死(CI)组96例,第二组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34例,共计130例(男80例,女50例),年龄33-81岁,平均65.83岁。脑梗死和TIA的诊断均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第三组为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l例。

  1.2 超声检测方法

  (1)仪器: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Versa 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

  (2)测量方法:取颈动脉长轴切面,在距分叉处约l cm范围内颈总动脉处停帧,测量血管内径,后壁动脉管腔-内膜交界面与中膜-外膜交界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3)判断标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0 mm为内膜增厚,IMT>1.2 mm视为斑块形成。根据组织病理学研究和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将斑块分为:①低回声的脂质性软斑块;②中等回声的纤维性斑块;③强回声伴声影的钙化性硬斑块;④回声强弱不均的溃疡性混合性的斑块。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间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左、右侧颈动脉IM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二维超声检测共显示235块斑块,患病组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超声检查颈部动脉血管异常112例,异常率为86.15%(112/130),对照组中斑块形成19例,异常率为26%(19/7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部位发生情况。发生在右侧114例,左侧121例。粥样硬化斑块以分叉处最多见,虽左侧比右侧值略高,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周围动脉疾病的辅助检查较多,既往公认动脉造影是诊断这类疾病的金标准,而动脉造影偏重于解剖学方面的诊断,主要显示管腔情况,而不是斑块本身。对于多数偏心性狭窄常被低估,而且不能提示血流动力学信息。其他辅助检查如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均不能准确了解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且费用昂贵,技术复杂,不能用于普查。超声能够检测出斑块及其特征,并且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斑块的检出率,并可了解狭窄处血流动力学改变,判断狭窄程度。

  颈动脉IMT增厚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且超声能够直接检测,这已得到病理学的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内膜,首先是IMT增厚,使内膜变为粗糙,逐渐形成斑块。本文结果表明,脑梗死组及TIA组的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患病组颈部动脉血管异常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相关。斑块的组织成分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斑块内病理组织成分的不同,发生梗死的几率也不同,软斑、混合溃疡斑含脂质成分高。许多研究表明斑块破裂与斑块中含脂质有关,含脂质高的斑块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脱落可造成脑梗死。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组颈动脉软斑及溃疡斑占59.28%(99/167)。硬斑是成熟斑块,由于钙化斑块比较稳定,不易破裂,也不易脱落,相对发生脑梗死的机会就少。扁平斑是斑块的早期,表层为厚薄不一的纤维帽脂质被埋于深层,这种斑块相对稳。目前认为TIA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并认为TIA是脑梗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若未经适当治疗,约有l/3的TIA患者可发生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段,是由于该处管腔血流缓慢,易产生湍流,故脂质易于沉积,形成斑块。本组资料也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处,往往两侧同时受累,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主干。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怎样用按摩、针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
    按摩治疗 (1)基本操作: ①患者坐位,以双手拇指分推印堂至太阳穴,揉眉弓。后五指分开,沿头正中线分搓,使患者有热感。再以两手捏拿风池、肩井穴。 ②患者仰卧,指揉推法作用于胸
    76288次观看数 2011-03-06 14:55:58
  • 外治疗法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
    (1)温经祛寒汤:苍术、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麻黄、甘草、红花。水煎汤,熏洗患肢。本方具有温经散寒之效,用于阳虚寒凝者。 (2)活血温阳汤:当归尾、丹参、黄芪各30克,红花、鸡血藤各24
    76289次观看数 2011-03-06 14:55:59
  •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开展复杂胸主动
    5月3号凌晨,一名患者因背部剧烈撕痛被紧急送往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该院介入科程福舟主任将其诊断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如不马上住院治疗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144313次观看数 2013-05-19 09:11:28
  • 肺动脉高压是什么病?应该怎样治疗?
    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很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都出现了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并且部分患者还因为肺动脉高压的发展严重,而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144520次观看数 2013-05-29 13:28:43
  • 深入了解手汗症,做好治疗工作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专家介绍手汗症为相当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因为人种上的特异性,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年轻人,特别容易有此毛病。
    144521次观看数 2013-05-29 13:30:27
  • 我院成功救治一例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
    近期,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专家组成功救治了一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
    145764次观看数 2013-08-01 15: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