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梨状肌症候群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与梨状肌症候群,是发生在坐骨神经自骶丛神经分开后,在走经骨纤维管道离开骨盆达臀部之前,因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嵌压综合征。前者病变主要位于盆腔出口周围,而后者主要是梨状肌本身病变所致。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针灸科
    疾病别称:梨状肌损伤、梨状孔狭窄综合征、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臀部,周围神经系统
    多发人群:青壮年、老年人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
    治 愈 率:70%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3000元)
    疾病症状:感觉障碍,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的腰背痛,小腿肌肉萎缩
    相关检查:肌电图
    并发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瘫痪
    治疗药品:腰痛宁胶囊,汉桃叶片
  •   一、发病原因

      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相似,实际上,亦可将其视为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原因之一。本病早期的病理改变,多系局部外伤后(以极度外展外旋的急性扭伤为多见,次为突然由蹲位站起时)的创伤性反应,轻者表现为梨状肌肌纤维的水肿、渗出和毛细血管扩张,重者梨状肌可出现痉挛、出血和肿胀。如损伤轻微,或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一般可恢复到正常状态。但如损伤过重,或是反复多次损伤。再加之其他致病因素,如寒冷、潮湿等,则使此病理过程持续发展,形成慢性过程,并出现一系列继发性改变。

      二、发病机制

      真正因梨状肌本身肥厚或瘢痕组织压迫坐骨神经干者少见,多系因挛缩的梨状肌构成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以至坐骨神经等被嵌于此狭窄出口之中而引起症状。其发病机制实质上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相一致,因此亦出现相似的继发性改变,包括局部静脉怒张、动脉壁增厚及其他所见。

  • 梨状肌症候群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治疗原则 应选择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方行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法:

      ①消除致病因素:诸如长期坐位,腰骶部受寒、受潮,重手法推拿和臀部外伤等均应避免。

      ②防治组织粘连:用胎盘组织液2ml,1次/d,30次为一疗程,效果较好,且无副作用;α-糜蛋白酶作用较强,但有致出血倾向,使用时应注意,一般每次5mg,加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ml,肌注,每隔4~5天1次。

      ③补充神经滋养剂:主要为维生素B1、B6、B12等。

      ④其他:如理疗、中草药外敷、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对急性发作者,除绝对卧床休息外,可口服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mg,3次/d,3~5天)等利尿药物,以消除局部水肿。约半数以上病例可奏效。

      (2)手术疗法:对上述疗法无效或症状较严重需早日施术者,可行梨状肌切断(除)术。

      2.梨状肌切断(除)术

      (1)病例选择:

      ①诊断明确、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者。

      ②不能除外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者亦可手术,并在术中加以确诊。

      ③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相似,应除外椎管内、盆腔及邻近组织的病变(包括肿瘤)。

      (2)麻醉与体位:以硬膜外麻醉或蛛网下腔阻滞为宜,俯卧位,患侧垫高。

      (3)术式:基本操作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类同,惟注意以下几点。

      ①切口: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基本相似,一般8~10cm即可。

      ②显露坐骨神经:如局部无粘连现象,则勿需将其松解、游离,以防引起误伤。

      ③探查梨状肌:正常状态的梨状肌外观呈鲜红色,肌纤维及其筋膜清晰可见,触之感弹力样柔软,针刺之,肌纤维收缩正常。如该肌出现病变,则以肌组织纤维化为多见,部分或大部梨状肌被瘢痕组织所取代,其表面失去光泽,呈苍白色挛缩状,并对其后方的坐骨神经构成压迫。触之,为弹力样硬或呈条索状,针刺之,其收缩力较差。可同时伴有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粘连性病变。

      ④切断或切除病变的梨状肌:先用神经拉钩将坐骨神经牵开,将病变的梨状肌于瘢痕化处切除以消除对坐骨神经的嵌压,之后再将已纤维化的梨状肌逐段切除。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止血,切勿伤及其上、下方的臀上及臀下血管与神经,亦勿伤及坐骨神经及其滋养血管。对伴有出口狭窄及其他病变者,应按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方法处理。对梨状肌异常型者,则需视肌束与胫神经及腓总神经两者的关系不同而剪断或切除相应的肌束。

      ⑤闭合切口:术毕,以冰盐水反复冲洗局部,而后依序缝合诸层。为减少局部粘连,坐骨神经周围切勿放置吸收性明胶海绵,臀大肌缝合亦勿过密,一般2~3针可。

      (4)术后:术后次日可开始下肢活动及抬举训练,拆线后逐渐开始正常活动。为防止再粘连形成,可辅以药物疗法,并清除诱发因素。

      二、预后

      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   一、预防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

      2、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药膳,如山药、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

      3、劳逸结合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 梨状肌症候群一般护理

      一、护理

      1、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2、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苦寒生冷食品,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羊肉、大枣等,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要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 梨状肌症候群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梨状肌损伤、梨状孔狭窄综合征、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与梨状肌症候群,是发生在坐骨神经自骶丛神经分开后,在走经骨纤维管道离开骨盆达臀部之前,因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嵌压综合征。前者病变主要位于盆腔出口周围,而后者主要是梨状肌本身病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