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脑炎

    脑炎,具有广泛炎症的脑病。病因很多,可由病毒、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有的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通常所谓的脑炎多指病毒性脑炎和属于急性播散脑脊髓炎的感染后脑脊髓炎。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
    多发人群:儿童多见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
    治 愈 率: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
    疾病症状:高热,惊厥,脑膜刺激征
    相关检查:脑电图,血清阳离子,颅脑MRI
    并发症:散发性脑炎伴发的精神障碍,老年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森林脑炎
    治疗药品:复方板蓝根颗粒,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多巴丝肼片
  • 脑炎疾病病因

      脑炎可分为流行性脑炎和散发性脑炎。流行性脑炎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为多见,在东北森林地区还有森林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是虫媒脑炎,多发生在7、8、9月蚊虫孳生期。森林脑炎多发生在5、6、7月,由蜱传播。散发性脑炎可全年散在发病,没有突出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其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最为多见。病毒性脑炎还可以由腺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慢病毒等引起。肠道病毒包括库克萨基病毒,ECHO病毒及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可引起脑炎,且多见于夏季。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以病变主要位于脑和脊髓的白质,以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及片状髓鞘脱失为病理特点的炎性脱髓鞘病。可发生在全身性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之后,这称为感染后脑脊髓炎。与病毒性脑炎不同,其神经系统病变的产生不是因病毒的直接侵入和繁殖所致,而是通过免疫机制诱发。

  • 脑炎一般治疗

    脑炎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抗炎和抗变态反应,防止脑水肿,改善神经代谢和缺血缺氧状态

      二、对症用药

      1、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滴注,症状改善后可逐渐减量,7~10次后可改为0.75~1.5g、3/d,口服,或强的松30mg,1/d,口服,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宜过早停用,以减免后遗症。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作用: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②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变态反应性疾病。④抑制器官移植时的排异。⑤感染性疾病。⑥休克。⑦肿瘤。⑧肝脏疾病。⑨眼科和皮肤疾病。⑩重症肌无力,及某些内分泌病的辅助诊断。总之,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及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某些慢性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频发性哮喘等。虽然它具有肯定的解热镇痛疗效,但皮质激素又有过多的严重不良反应。

      3.硫唑嘌呤:

    成人一般剂量为2.5mg/kg,分三次服用,也可与皮质激素合用。用药期内应观察血象,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应及时停用,并予对症处理。

      4.硫唑嘌呤:

    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于器官移植病人的抗排斥反应,例如肾移植、心脏移植及肝移植,亦减少肾移植受者对皮质激素的需求。本药也可单独使用于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自体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寻常天疱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慢性顽固自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干扰素:

    一般成人用α-干扰素300~500万国际单位/d,肌注,可连续用3-4周。副作用如头痛、口干、手足麻木或疼痛、粒细胞减少等,常见于两周之后。如出现嗜睡、癫痫发作,应及时停药。

      6.干扰素: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7.对症治疗:

    如用速尿、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用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6、维生素E、脑复康、泛酸等改善脑代谢,对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用抗癫痫药,对精神运动兴奋的患者可合用精神安定性药物等。

    脑炎辨证论治

    脑炎中医治疗

      1.气营两燔型,清营汤加减 方药组成:水牛角、板蓝根、二花、连翘各30g,生地、玄参各20g、知母、全蝎、竹沥膏各10g,天竺黄、胆南星、橘红、半夏各12g、麦冬15g,生石膏60g,蜈蚣3g,并可服安宫牛黄丸及紫雪丹等。

      2.痰气郁结型,涤痰汤加减

      方药组成:陈皮、半夏、茯苓、菖蒲、郁金、远志、胆南星、天竺黄、川芎各12g,甘草6g,大青叶30g,板蓝根30g,麝香(冲)0.1g。

      3.痰阻经络型,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药组成:陈皮、胆南星、天竺黄、远志、郁金、桃仁各12g、菖蒲各10g,甘草6g,当归、赤芍、地龙各15g,川芎18g,丹参30g。高热加石膏、知母;便秘加大黄;汗多加龙骨、牡蛎;视力障碍加草决明,青箱子;癫痫反复发作的加礞石、全蝎、蜈蚣。

  • 脑炎预防

      1.预防:

      1)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为止。

      2)注意病情变化,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大不不等、呼吸节律失常等征象。

      3)消灭蚊虫孳生地,抓好防蚊,灭蚊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4)提高人群免疫力,对易感者,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定期作乙脑疫苗接种,一般在流行季节前1-2月进行。如有瘫痪可能给予按摩等,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据介绍,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脑最有效的方式。目前主要应用的菌苗为死疫苗,全程接种2周后,血清中出现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1个月左右达高峰。其中一定量的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能中和进入人体的乙脑病毒,从而阻止乙脑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达到预防乙脑的作用。

      刚出生的婴儿并不会传染乙脑,这是因为乙脑的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还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使新生获得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保护。婴儿出生后,这种抗体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因此,婴儿出生八个月时就要开始接种乙脑疫苗。

      由于乙脑主要经过蚊子吸食携带乙脑病毒幼猪的血后,再次叮咬易感人群而引起感染,为此日常生活要注意防蚊。

  • 脑炎一般护理

    脑炎护理

     1、患儿居室应保持凉爽通风,室温宜保持在30℃以下,病室保持安静,配备抢救药品及氧气、吸痰器等。

      2、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面色及瞳孔大小、神识变化等,以便必要时及时处理。

      3、注意患儿五官和皮肤的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清洁眼、鼻、口腔等。

      4、昏迷患儿需经常翻身,拍背,更换体位,防止呼吸道梗阻及褥疮发生。

      5、急性期宜流质饮食,供给充足水分,必要时进行鼻饲。恢复期应注意逐渐增加营养。

      6、恢复期要早期进行被动性功能锻炼,促进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康复。

  • 脑炎饮食原则

    脑炎饮食保健

    1. 瓜藤芦根汤

      取黄瓜藤30克,鲜芦根50克,糖12克。将黄瓜藤、鲜芦根加水煮20分钟,加糖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后遗症。

      2. 两根石膏汤

      取茅根30克,芦根3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加水煮3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高热的患儿。

      3. 菊花连翘汤

      取菊花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

脑炎,具有广泛炎症的脑病。病因很多,可由病毒、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有的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通常所谓的脑炎多指病毒性脑炎和属于急性播散脑脊髓炎的感染后脑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