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因食物供应不足或疾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病,临床上表现为消瘦(marasmus)和恶性营养不良综合征(kwashiorkor)。消瘦是由于长期在膳食中缺乏热量、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素的结果,或患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有障碍所引起。此型以能量缺乏为主,兼有蛋白质缺乏,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皮下脂肪减少、水肿及各器官功能紊乱。恶性营养不良则表现为膳食中蛋白质缺乏突出,而热能的供应还是够的,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性水肿。但大多数患者是介于两者之间,轻型的慢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被忽视,它影响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易患病又不易康复。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营养科,儿科
    疾病别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饮食习惯不好、有寄生虫病、...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习惯改变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全身毛发呈灰白色,面颊明显内陷,胚胎发育慢
    相关检查:心电图,氨基酸测定,血清前白蛋白
    并发症:贫血,鹅口疮,低血糖
    治疗药品:小儿肠胃康颗粒,维生素B2片,复方氨维胶囊
  •   一、发病原因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因严重蛋白质缺乏和(或)严重能量摄入不足引起。原因有以下几种:①摄入不足:饥荒、战争或经济落后造成食品匮乏或不平衡。精神失常、神经性厌食和上消化道梗阻等疾病病人不能如常人正常摄食。②消化吸收不良:伴发于其他疾病的顽固而长期的呕吐、腹泻及消化吸收障碍。③机体需要增加而供给不足:多见于婴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肿瘤、结核、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均增加体内各种营养物质消耗,若补充不足也可发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二、发病机制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当食物中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不足时,机体开始通过生理调节降低组织器官对营养素的需要,可使机体在低营养水平的内环境中生存,但当蛋白质和能量继续缺乏时,生理功能失调,适应机制衰竭,便可导致死亡。

       1.蛋白质代谢

    当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不足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下降,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速率减慢。

      白蛋白:体库的含量减少,主要是血管外部分,分解和合成速率下降,当血清白蛋白下降到30g/L时,体内其他物质如脂蛋白、丙氨酸、缬氨酸等都出现明显改变。

      球蛋白:血浆中的浓度及在体内分布的改变并不明显,但血浆铁蛋白显著下降。

      体内蛋白转换率:体内各组织器官蛋白质的缺乏程度虽有不同,但合成和分解速率都有改变;一般在蛋白质缺乏开始5~6周后,转换率下降30%。动物实验时供给高蛋白饲料,23%的氨基酸转变为尿素排出体外,但蛋白质不足时,仅有3.4%的氨基酸转变成尿素,氮的排出量减少。

      2.氨基酸代谢

    严重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血浆中氨基酸浓度可下降至正常的1/2,尤其是支链氨基酸和苏氨酸更为明显。水肿型者缬氨酸可降到30μmol/L(正常儿童为250μmol/L),丙氨酸在水肿前期血浆中的浓度升高,可能是由于糖原异生作用加强或尿素生成减少所致,到后期丙氨酸作为形成葡萄糖的物质而被利用,此时血浆中的浓度降低。苯丙氨酸与酪氨酸比值在晚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也出现下降。

      3.糖类代谢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血糖一般降低,消瘦型比水肿型更为明显,糖原异生作用加强。研究证明,营养不良的儿童,8%的葡萄糖来自蛋白质分解产物,恢复期可增至16%。

      4.脂类代谢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者常并发脂肪肝。消瘦型血中三酰甘油、胆固醇、β-脂蛋白的含量正常或略增高。水肿型血中三酰甘油、胆固醇、β-脂蛋白的含量正常或略偏低。

      5.体液和矿物质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不论是消瘦型还是水肿型,均有体液潴留,发生水肿。血管外体液间隙的扩大是体液增加的主要原因,水肿的程度与低白蛋白血症有关。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者总体钾含量和镁的含量降低,钠的含量增加。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以下3型:①严重蛋白质缺乏(kwashiorkor),热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供给;②严重能量摄入不足(marasmus),又称为消瘦衰弱症;③混合型(kwashiorkor marasmus)。“kwashiorkor”系非洲加纳语译音,译意为“红小孩”,源自该病病儿毛发和皮肤常发红之故,此因食物中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严重不足,导致毛发由黑色变灰色或红色,皮肤粗糙。Kwashiorkor又被称为恶性营养不良综合征(malignant malnutrition syndrome)。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一般治疗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西医治疗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治疗分急救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

      1.急救期治疗

      (1)营养治疗原则:

      ①蛋白质和能量供给应高于正常需要量。开始供给蛋白质1g/(kg·d),能量为336~420 kJ/(kg·d),以后逐渐增加,直到3~4g/(kg·d),能量504~672kJ/(kg·d)。

      ②补充液体,特别在脱水和高热时,应补充液体以维持尿的正常排出。

      ③无机盐的补充应以低钠、足量的钾[6~8mmol/(kg·d)]和镁(12~24h肌内注射1ml 50%硫酸镁,即可),调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④补充足够的多种维生素,尤其应注意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供给。

      ⑤饮食应从少量开始,待适应后逐步增加,以少量多餐为宜。

      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采用流质、半流质、软饭,最好经口供给,必要时采取胃肠道外营养治疗。

      (2)控制感染: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极易并发各种感染,应根据不同的感染选用抗菌药物。

      (3)抗心衰治疗:

    水肿型营养不良常伴有心力衰竭,可用利尿药、氧气吸入、抗心衰治疗及其他支持疗法。

      2.恢复期治疗

    恢复期主要是营养治疗,给予合理而全面的膳食,以满足机体康复期的需要,辅以祖国医学中的食疗,同时宜适当锻炼,增强心肺功能及免疫能力。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饮食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预防甚为重要,由于本病大多发生在儿童,故加强儿童保健工作是关键。应大力推广新法育儿,宣传正确喂养方法,进行营养指导,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儿童保健工作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别快,需要的蛋白质和能量比任何年龄时的都要多,而消化系统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极易引起腹泻导致营养紊乱。故指导婴幼儿保健,包括育儿方法、营养指导、正确护理及疾病预防,极为重要。大力培训保育人员,提高业务水平,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2.喂养指导

    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者采取合理的混合喂养,补充牛乳或豆浆。母亲不能授乳或缺乳者,应以适龄的配方乳喂之,不能单独用淀粉类、炼乳、麦乳精等喂养。

      3.加强体格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4.防治其他疾病

    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做好计划免疫接种。矫治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裂、腭裂、肥厚性幽门狭窄等。

      5.早期发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应及早纠正

      总之轻症则以膳食调整为主,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优质食物,动物蛋白质应为蛋白质总量1/2以上,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及并发症,待病情好转,体重稳步上升时,可适当安排一定活动量,促肌力恢复。

      为防止病人发生PEM,应对其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尤其对老年人,体弱者、患消化代谢性、消耗性疾病要重视营养和饮食安排,进行营养状况监测,以便早期发现PEM可能,及早采取营养干预,以免PEM进一步发展。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一般护理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护理 

      必须分析病因,标本兼治,可得良好效果。预后取决于营养不良发生的年龄、持续时间及其程度,其中尤以发病年龄最为重要,年龄越小其远期影响越大,抽象思维能力较易受损。

      常死于严重并发症,或因突然自发性血糖过低而至呼吸麻痹死亡。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饮食原则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饮食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食疗方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 猪肾1对、黑豆500克。猪肾洗净,除去筋膜,和黑豆加水同煮,至黑豆熟而不烂;然后,将黑豆取出晒干,大火微炒。每日食用猪肾和黑豆30~60克,半个月至1个月为一疗程。猪肾和黑豆中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同时食用,可达到氨基酸的互补作用,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 猪脾猪肚粥。猪脾、猪肚各100~150克,大米200~300克。将猪脾、猪肚切成小块,与大米共同加水煮粥,熟后食用时加酱调制。

      3. 牛肉粥。鲜牛肉50克、糯米100克。牛肉洗净切成丁,与糯米人砂锅,加水煮粥,待肉烂粥熟后,加盐、葱、姜、油等少许,再煮2~3分钟即可食用。

      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吃哪些对身体好?

      1、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2、肉蛋奶的选择: 牛肉、鸡肉、鱼肉、动物肝脏、蛋类、奶类及其制品等。

      3、蔬菜的选择:胡萝卜、番茄、西兰花、笋、芥兰、菠菜、豌豆苗、苜蓿、荠菜、木耳菜、黄花菜、小白菜、蘑菇、空心菜等。

      4、水果的选择:桑椹、芒果、橘、柑、龙眼肉、苹果、红枣等。

      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少吃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摄取,食物亦不宜过甜过咸及过冷过热。

      2、忌过多食用深加工及烧烤、快餐类食品。

      3、戒烟戒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因食物供应不足或疾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病,临床上表现为消瘦(marasmus)和恶性营养不良综合征(kwashiorkor)。消瘦是由于长期在膳食中缺乏热量、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素的结果,或患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有障碍所引起。此型以能量缺乏为主,兼有蛋白质缺乏,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皮下脂肪减少、水肿及各器官功能紊乱。恶性营养不良则表现为膳食中蛋白质缺乏突出,而热能的供应还是够的,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性水肿。但大多数患者是介于两者之间,轻型的慢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被忽视,它影响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易患病又不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