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结节病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临床上以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浸润及皮肤、眼睛损害为主要表现,肉芽肿结节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常见于青壮年,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以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浸润、眼及皮肤损害为特征。肝、脾、淋巴结、唾液腺、心脏、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和其他器官亦可受累。当具有典型的临床和X线表现,同时组织学上具有非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风湿科,呼吸内科
    疾病别称:肉样瘤病,Boeck肉样瘤,Schaumann良性淋巴肉芽肿病,Besnier冻疮样狼疮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40岁以下多见,发病高峰在20...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0%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腮腺肿大,关节肿胀,心动过速
    相关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普通透视检查,皮内试验
    并发症:白内障,青光眼
    治疗药品: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冰樟桉氟轻松贴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   一、病因

      结节病的病因至今未明,可能是一种与感染因素、免疫因素、同时也与遗传因素相关联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病理学假说认为,结节病是在某些未知抗原的作用下,主要由巨噬细胞启动结节病的细胞免疫应答;巨噬细胞释放多种因子,如IL-1,导致T辅助细胞积聚和增生;T辅助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并聚集其他炎症细胞。此外,受到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加,成纤维细胞也开始增生。上述免疫学变化相互作用导致炎症细胞在受累器官增生形成肉芽肿。

      二、发病机制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结节病的重要免疫学特征,表现为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对多种迟发性皮肤试验反应减弱或消失,对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研究发现,BALF中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数均明显增加,但巨噬细胞所占的比例下降而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表明病发部位T细胞功能明显增强,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下降形成对比,两者呈分离现象。对BALF中T细胞亚群进一步分析发现活动期结节病患者T辅助诱导细胞(CD4)明显增多,而T抑制性细胞毒细胞(CD8)则低于正常。使CD4/CD8比值明显升高。

      结节病性肉芽肿由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和某些效应细胞组成。其机制是在外来抗原的作用下,肺泡内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被激活,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其中包括T细胞产生的白介素-2(IL-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F)、单核细胞移行抑制因子(MIF)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白介素-l(IL-1)。IL-1可促使T淋巴细胞向病变活动部位移行,并促使其增生和分裂,形成了结节病早期以T细胞、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或免疫效应细胞浸润为主的肺泡炎,IL-1还可使T细胞表面的IL-2受体暴露,并促使T细胞释放IL-2,IL-2则刺激B细胞,以多克隆的形式产生免疫球蛋白,临床上可见高γ球蛋白血症,当病变继续进展,肺泡炎的细胞成分则不断减少,上皮样细胞逐渐增多,并在其分泌的肉芽肿刺激因子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典型的非干酪性肉芽肿。在结节病后期,巨噬细胞释放的纤维结合蛋白吸收大量的纤维母细胞,与此同时,周围的炎症和免疫效应细胞进一步减少以致消失,最后导致广泛的纤维化。

      组织病理,结节病的早期病理表现主要是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在肺泡内浸润导致的肺泡炎;随着病变进展,肺泡炎的细胞成分不断减少,而巨噬细胞衍生而成的上皮样细胞逐渐增多并占优势,在合成和分泌肉芽肿激发因子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典型的非干酪样结节病肉芽肿;病变后期,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的连接素能吸引大量成纤维细胞,并使其和细胞外基质黏附,加之巨噬细胞所分泌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使成纤维细胞增生,导致肺广泛的纤维化。急性结节病关节炎和腱鞘炎的患者关节滑膜及腱鞘活检病理显示为非干酪性肉芽肿样改变,并有T淋巴细胞浸润;慢性结节病关节炎的关节滑膜成广泛性增生,结节病关节炎的关节积液为炎性渗出液;结节病关节周围炎患者滑膜组织正常。

  • 结节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结节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仍有争议,对一些轻度病例,如皮肤损害、前葡萄膜炎或咳嗽等,仅需要局部皮质激素治疗,全身性结节病则通常需要口服皮质激素,心脏及神经系统病变,高血钙及对局部治疗无效的眼部病变是口服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肺及其他肺外结节病的全身皮质激素治疗仍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有症状并且进行性发展时应考虑全身皮质激素治疗。无症状但有持续性肺部浸润或进行性肺功能丧失时也应考虑全身性皮质激素治疗。对需要长期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应考虑抗疟药和细胞毒药物的使用,极少难治性病例可考虑施行肺移植术。

       1.糖皮质激素

    早期研究表明,短期口服皮质激素可缓解呼吸道症状,改善X线显示的肺浸润及肺功能,重复活检也显示较长期的可的松治疗可使肉芽肿缓解。然而,停止治疗常可导致症状及肺部浸润复发,有报道在停止治疗2年内有多达1/3以上的患者复发。

      关于皮质激素治疗的合适剂量和疗程尚缺乏统一标准,但应个体化。对肺结节病,初始剂量通常是隔天给予20~40mg泼尼松(强的松)或等效的其他皮质激素,心脏或神经系统病变应适当增加剂量,1~3个月后应评估疗效,经3个月治疗仍无效者即使再延长时间也不会有效,应寻找治疗失败的原因,如不可逆性纤维化、剂量不够、内源性激素耐受等,激素治疗有效时应逐渐减量至每天或隔天5~10mg,治疗应持续至少12个月,皮质激素减量或停止后应注意复发,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复发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治疗。

      结节病皮肤损害,虹膜炎/葡萄膜炎,鼻息肉或气道病变可用局部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也可以采用吸入皮质激素。

      2.细胞毒药物

    在部分患者中细胞毒药物已证实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其中甲氨蝶呤和硫唑嘌呤较为安全有效。复发病例也可考虑应用环磷酰胺。国外一份报道表明,50例患者中33例对甲氨蝶呤有效,另外9例须加用小剂量泼尼松,但停药可出现复发,多数患者重新给予甲氨蝶呤后仍然有效,表明甲氨蝶呤仅仅缓解而非治愈结节病。有报道显示,单用硫唑嘌呤或与皮质激素合用对慢性结节病的疗效与甲氨蝶呤相仿。苯丁酸氮芥(瘤可宁)因毒性较大已逐渐淘汰。环磷酰胺也由于毒性大,目前仅用于难治性病例。

      3.其他药物

    抗疟药如氯喹和羟氯喹常用于结节病治疗,有报道用氯喹治疗43例肺及皮肤结节病半数以上有效,但晚期肺结节病反应差,氯喹对冻疮样狼疮及高血钙患者尤其有效,但长期服用氯喹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网膜病变和失明,因而给药3~6个月后应行仔细的眼部检查。氯喹疗程最好不超过半年,羟氯喹视网膜损害较少,因而优于氯喹,但羟氯喹可导致肝内胰岛素降解,抑制糖原异生,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非激素类药物还对结节病引起的肌肉骨骼症状和结节红斑有明显疗效。抗真菌药酮康唑可以降低高血钙结节病患者的血钙水平,环孢素对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肺和神经系统结节病仍可能有效。沙利度胺(反应停)、乙酮可可碱、褪黑激素也有报道对部分病例有效,此外,放射治疗也对部分患者有效。

      4.并发症治疗

    肺纤维化患者,常并发支气管扩张,常需抗生素治疗。结节病支气管扩张的一个特殊并发症为曲菌球,可出现致命的大咯血,外科手术切除和支气管动脉栓塞对部分患者有效。骨质疏松的问题更为复杂,皮质激素治疗的确增加了这种危险性,然而,停止激素治疗后至少对于50岁以下的患者来说骨质疏松可以恢复,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可预防骨质疏松,但由于结节病常有高血钙和高尿钙,因此服用钙剂时应予特别注意,应定期检查。静息状态或运动后低氧血症应予吸氧。

      因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病情稳定、无症状的病人不需治疗。凡症状明显的Ⅱ、Ⅲ 期病人及胸外结节病如眼部结节病、神经系统有结节病侵犯、皮肤、心肌受累、血钙、尿钙持续增高,SACE水平明显增高等可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每天30~60mg,1次口服(或分次服用),用4周后逐渐减量为15~30mg/d,维持量为5~10mg/d用1年或更长。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应严密观察激素的副作用,其次可选用氯喹、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治疗。

      凡能引起血钙、尿钙增高的药物如维生素D,列为禁忌。

      二、预后

      结节病的病程一般呈良性经过,约75%的患者病情可自行缓解,20%~25%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永久性损害,约有5%~10%的患者最终死亡。一般情况下,胸内结节病在诊断后1年内进行治疗者预后较好,病程超过2年者治疗效果差,因此应尽量早期治疗。死亡原因多为肺纤维化导致的呼吸衰竭和肺心病。因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未用抗结核药物,并发结核病。也为死因之一。

    结节病辨证论治

      三、中医治疗

      中医上将昏迷分为热闭、痰闭。

      热闭症兼高热、烦躁、谵语、舌质红绛、苔黄或焦黑、脉数等,治疗宜清心开窍;

      痰闭症一般不发热、胸闷气逆、喉有痰声,或呕吐恶心、舌苔厚腻、脉滑,治疗宜化痰、泄浊、开窍。

  •  结节病预防

      加强锻炼身体,生活要有规律,摄取多种营养食物。防治上呼吸道病变,从而调整免疫机制。中医治病必求其本,这个本就是人体自我稳定及防卫反应,使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达到防病的作用。

  • 结节病一般护理

    结节病护理

      1.结节病治疗上目前肾上腺皮质激素仍为首选药物,在不影响治疗的同时减少剂量可以大大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2.糖尿病患者可能用激素而加重,应慎用。

  • 结节病饮食原则

    结节病饮食

      1、结节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如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及鱼、牛奶、蛋、肉类等食品。

      2、结节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烟酒,忌过于油腻,忌辛辣刺激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肉样瘤病,Boeck肉样瘤,Schaumann良性淋巴肉芽肿病,Besnier冻疮样狼疮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临床上以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浸润及皮肤、眼睛损害为主要表现,肉芽肿结节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常见于青壮年,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以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浸润、眼及皮肤损害为特征。肝、脾、淋巴结、唾液腺、心脏、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和其他器官亦可受累。当具有典型的临床和X线表现,同时组织学上具有非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