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治疗深龋应注意什么问题

龋齿 2011-03-09 17:00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深龋指的是龋坏组织接近于牙髓组织。深龋治疗就是在接近于牙髓组织的牙本质上进行。如果充填深龋的药物和材料选择不正确,药物通过牙本质小管;能使牙髓组织发炎。 ...

  

 

  深龋指的是龋坏组织接近于牙髓组织。深龋治疗就是在接近于牙髓组织的牙本质上进行。如果充填深龋的药物和材料选择不正确,药物通过牙本质小管;能使牙髓组织发炎。因此,深龋治疗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仔细询问深龋病史。深龋病人一般主诉大概有3种:①龋洞,刺激时牙齿疼痛。②食物嵌入龋洞,去除嵌塞食物,立即不痛。③牙齿疼痛过;现在不痛:检查者根据病人的病史,重点追问有无自发性疼痛史。所谓自发痛指的是:在没有任何刺激情况下牙齿产生疼痛,如夜间休息时牙齿疼痛。自发痛表示牙齿的牙髓组织发炎;在临床病人中,深龋牙痛可不典型,可归纳为:①睡觉前牙齿隐痛,但不影响睡觉。②冷、热刺激牙齿时,感觉牙齿疼痛的时间明显延长。③过去疼痛,现在不痛。以上3种不典型牙痛,只要具备其中1种疼痛,就需要作牙髓治疗。深龋治疗,了解病史很重要,特别是了解有无上述3种不典型牙痛史,对于深龋治疗效果的好坏关系更大。

  其次,检查深龋洞底:深龋洞底检查可采取看、探、挖等手段,搞清龋洞底的情况。防止洞底情况不清楚,影响治疗效果,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1)看:察看洞底的颜色有无变化。正常洞底为牙本质组织,呈淡黄色。发生牙本质脱钙时的颜色应是淡黄与浅褐色之间的颜色变化。通过口腔检查镜(口镜)反光到龋洞底。观察到的颜色透红,为活髓的标志。如果洞底有黑色点状或不规则小片区域改变,说明龋洞底是牙髓坏死的标志。除了看龋洞底之外,还要看各个牙髓角的颜色有无变化。如果发现髓角黑染性变化也说明是牙髓坏死后的问题。

  (2)探:探查龋洞底有3个目的:①了解龋洞底的敏感性。洞底的敏感性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龋洞底敏感,探查洞底时,感觉酸痛。第二种情况,龋洞底不敏感。洞底不敏感也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龋坏后形成继发性牙本质。第二种可能性是牙髓已经坏死。②了解龋洞底有无穿通(牙神经有无外露),医学上简称为有无穿髓。穿髓点探诊时可引起剧烈疼痛,通到剧烈疼痛的穿髓点是活髓的表现。如果穿髓点探诊时没有疼痛反应,说明牙冠的牙髓(牙冠的牙神经)已经坏死。值得注意的是:龋坏后的牙齿有过自发性疼痛,现在不痛,探查时,必须仔细探查龋洞的洞底、洞壁和髓角。并施以一定的压力,检查洞底的硬度,寻找穿髓点,肪止牙髓炎疾病漏诊。但也应该防止压力过大,刺穿了没有自发性疼痛的牙齿。检查时,探诊的力量要适当。③了解洞底的硬度。了解洞底硬度的临床意义是:为充填龋洞决定垫底药物。如龋洞没有疼痛史,但洞底牙本质软化,可以使用氢氧化钙垫底,医学上称为再矿化。经过再矿化的软化牙本质仍然可以保护牙髓,再在经过再矿化的牙本质上使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永久充填。

  (3)挖:去除龋坏组织可用高速牙钻,但洞底的软化牙本质最好采用挖除方法,因为可以控制去除多少腐质,防止机器去腐发生意外穿髓。关于软化牙本质是否去除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保留。其理由是软化牙本质经过再矿化而被保留。另一种意见主张去除。其理由是软化牙本质已经感染,保留下来,将来继续龋坏,影响牙髓;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以上两种意见都比较片面地强调牙洞底的软化牙本质,临床处理时问题不少。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取了结合病史,决定软化牙本质是否去除的方法,效果较好。一般来说,具有以上讲到的三种不典型牙痛史,我们采取去净软化牙本质;检查洞底并观察洞底牙本质色、质、硬度情况。凡能找到穿髓点或洞底黑色改变,都应作牙髓治疗。如果没有前面讲到的不典型病史,我们采取保留软化牙本质。在软化牙本质上放置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时封起来,并观察1周时间。如果1周内牙齿没有疼痛,说明牙髓组织没有炎症,可以保留一部分氧化锌丁香油,永久充填。

  最后,选择充填材料。选择充填材料的原则是:①材料对牙髓没有刺激性。②材料对软化牙本质有再矿化作用或有利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③材料具有一定强度;能够负担咀嚼压力。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龋齿能传染吗如何预防
    关于龋齿能不能传染,多年来,口腔医务工作者很重视这个问题。外国学者凯斯(Keyes)1960年证实了仓鼠龋坏具存传染性。他使用仓鼠作动物实验观察。
    80558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2
  • 喂养方式不当致婴幼儿龋齿
    很多父母会让孩子含着奶瓶或者妈妈的乳房入睡,但牙科专家提醒,这种做法对孩子牙齿的危害极大,很容易导致婴幼儿龋齿。
    80559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2
  • 母乳喂养不足龋齿视力不良
    上海小囡们虽然越长越好,但成长过程中还是烦恼不少。
    80560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2
  • 防龋齿,其实并不难
    龋病是口腔临床多发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产生酸,引起牙齿硬组织的脱落,随之造成牙齿的破坏,形成龋洞。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残冠、残根或其它继发病,不得不拔除其牙齿。
    80561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2
  • 口香糖治龋齿
    木糖醇是桦树皮的一种提取物,可用作口香糖的甜味佐料。据7月份的《美国牙科学会杂志》报道,明尼苏达州大学的研究者hildebrt发现。
    80562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3
  • 老人如何防龋齿
    临床上,常遇到这样情况:每年年度体检时,有不少老人对内外科检查比较重视,对口腔科不太重视,认为人老了,牙齿好坏已成定局,常嫌麻烦不愿到口腔科检查。
    80563次观看数 2011-03-09 17: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