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如何针刺治疗强制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 2011-03-10 15:18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1)针刺疗法 疗法1 a.取穴:大椎、身柱、脊中、命门、肾俞、阳关等穴。合并坐骨神经疼痛者,选用环跳、委中、承山等穴。 b.手法:用捻转法进针。风湿寒邪偏盛者,用泻法;肝肾亏虚 ...

  (1)针刺疗法

  疗法1

  a.取穴:大椎、身柱、脊中、命门、肾俞、阳关等穴。合并坐骨神经疼痛者,选用环跳、委中、承山等穴。

  b.手法:用捻转法进针。风湿寒邪偏盛者,用泻法;肝肾亏虚者用补法。每次选4~5个穴位,每日1次。

  疗法2

  a.取穴:人中穴。

  b.手法:以手针或电子捻针器捻针,使其自上而下,从内向外发热以驱除风寒。

  疗法3

  a.取穴:华佗夹脊穴。

  b.手法:针刺前先从华佗夹脊穴的起点(即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半寸),用拇指向下按压滑动,找出敏感点(压痛甚或有酸、麻、胀感处),然后用1.5~2寸毫针向脊椎方向斜刺,待针下出现电击样或胀麻感传导时,则停止进针,施以相应手法加强针感。按上法在脊柱对侧也刺一针,然后将两针柄分别拔罐留针20分钟。

  疗法4

  a.取穴:天柱、风池、大椎、大杼、风门、身柱、心俞、至阳、膈俞、肝俞、脊中、命门、肾俞、关元俞、腰阳关、膀胱俞、八?FDA2?、腰俞、秩边、环跳。

  b.手法:以上穴位用补法,不留针,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2)灸治疗法

  ①温筒灸

  a.取穴:阿是穴。

  b.方法:将荆芥、防风、乳香、没药、白胡椒各60g,共为细末,艾绒500g与药拌匀,分20 份。将一份药料制成药柱,置筒中在患部施灸。每晚睡前灸40~50分钟,20次为1疗程。

  ②麝火灸

  a.取穴:阿是穴。

  b.方法:取麝火药块(由麝香12g,明雄、朱砂各8g,硫黄210g加工而成)如黄豆大,用镊子夹住,点燃后迅速放在阿是穴上,使之继续燃烧,并用手轻轻按揉灸部周围,减轻疼痛。灸后敷贴用麻油、黄丹熬制的膏药,并同时进发性食物(如雄鸡、鲤鱼、黄花菜、猪蹄等)。一般每次灸10处左右,灸后第二天,可见灸部起疮,皮肤脱落。在灸处贴敷一张膏药,以后每天换药1~2次,直至伤口痊愈(约40天)。灸后忌生冷、避风寒、禁房事,伤口不宜用水浸泡,防止外伤。孕妇、哺乳期、月经期,伴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者禁用。

  ③艾条灸

  a.取穴:命门、阿是穴。

  b.药物制备:取艾绒30g,乳香、没药、丁香、穿山甲、皂角、细辛、桂枝、川芎、独活、杜仲、松香、甘松各1g。将上药粉碎,与艾绒以1∶2的比例拌匀做成艾条。

  c.方法:用悬灸法,直接灸。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3)新针疗法

  ①挑针

  a.取穴:颈4~骶5的华佗夹脊穴、膀胱经穴、督脉、双髋、骶部的阿是穴。

  b.方法:每次取两个穴位(左右对称),每天针挑1次。用2%的普鲁卡因在相应穴位下注射皮丘,继而用消毒的大号缝衣针,右手横向持针,左手食指轻压穴侧以固定局部皮肤,把针尖放在挑点中心处,缓慢进针,当针尖穿过皮肤后,可放松左手食指的压力,右手同时把针尖翘高一点,提高针体做左右摇摆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然后再将针尖伸进缺口皮下,挑出一些带粘性的皮内纤维,挑一点拨出一条,反复多次,直至把针口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每次针挑的时间约15~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②穴位注射

  a.取穴:大椎、身柱、天杼、至阳、阳关,命门。

  b.药物及方法:每次选3~6个穴位,每穴注入追风速注射液0.5~0.8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③电针

  a.取穴:华佗夹脊穴。

  b.方法:取相应夹脊穴,向脊椎斜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配合6806治疗仪,以连续脉冲刺激,频率120次/分,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疗法①

  a.取穴:大椎、身柱、脊中、命门、肾俞、阳关等穴。合并坐骨神经疼痛者,选用环跳、委中、承山等穴。

  b.手法:用捻转法进针。风湿寒邪偏盛者,用泻法;肝肾亏虚者用补法。每次选4~5个穴位,每日1次。

  疗法②

  a.取穴:人中穴。

  b.手法:以手针或电子捻针器捻针,使其自上而下,从内向外发热以驱除风寒。

  疗法③

  a.取穴:华佗夹脊穴。

  b.手法:针刺前先从华佗夹脊穴的起点(即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半寸),用拇指向下按压滑动,找出敏感点(压痛甚或有酸、麻、胀感处),然后用1.5~2寸毫针向脊椎方向斜刺,待针下出现电击样或胀麻感传导时,则停止进针,施以相应手法加强针感。按上法在脊柱对侧也刺一针,然后将两针柄分别拔罐留针20分钟。

  疗法④

  a.取穴:天柱、风池、大椎、大杼、风门、身柱、心俞、至阳、膈俞、肝俞、脊中、命门、肾俞、关元俞、腰阳关、膀胱俞、八?FDA2?、腰俞、秩边、环跳。

  b.手法:以上穴位用补法,不留针,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4)灸治疗法

  ①温筒灸

  a.取穴:阿是穴。

  b.方法:将荆芥、防风、乳香、没药、白胡椒各60g,共为细末,艾绒500g与药拌匀,分20 份。将一份药料制成药柱,置筒中在患部施灸。每晚睡前灸40~50分钟,20次为1疗程。

  ②麝火灸

  a.取穴:阿是穴。

  b.方法:取麝火药块(由麝香12g,明雄、朱砂各8g,硫黄210g加工而成)如黄豆大,用镊子夹住,点燃后迅速放在阿是穴上,使之继续燃烧,并用手轻轻按揉灸部周围,减轻疼痛。灸后敷贴用麻油、黄丹熬制的膏药,并同时进发性食物(如雄鸡、鲤鱼、黄花菜、猪蹄等)。一般每次灸10处左右,灸后第二天,可见灸部起疮,皮肤脱落。在灸处贴敷一张膏药,以后每天换药1~2次,直至伤口痊愈(约40天)。灸后忌生冷、避风寒、禁房事,伤口不宜用水浸泡,防止外伤。孕妇、哺乳期、月经期,伴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者禁用。

  ③艾条灸

  a.取穴:命门、阿是穴。

  b.药物制备:取艾绒30g,乳香、没药、丁香、穿山甲、皂角、细辛、桂枝、川芎、独活、杜仲、松香、甘松各1g。将上药粉碎,与艾绒以1∶2的比例拌匀做成艾条。

  c.方法:用悬灸法,直接灸。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5)新针疗法

  ①挑针

  a.取穴:颈4~骶5的华佗夹脊穴、膀胱经穴、督脉、双髋、骶部的阿是穴。

  b.方法:每次取两个穴位(左右对称),每天针挑1次。用2%的普鲁卡因在相应穴位下注射皮丘,继而用消毒的大号缝衣针,右手横向持针,左手食指轻压穴侧以固定局部皮肤,把针尖放在挑点中心处,缓慢进针,当针尖穿过皮肤后,可放松左手食指的压力,右手同时把针尖翘高一点,提高针体做左右摇摆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然后再将针尖伸进缺口皮下,挑出一些带粘性的皮内纤维,挑一点拨出一条,反复多次,直至把针口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每次针挑的时间约15~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②穴位注射

  a.取穴:大椎、身柱、天杼、至阳、阳关,命门。

  b.药物及方法:每次选3~6个穴位,每穴注入追风速注射液0.5~0.8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③电针

  a.取穴:华佗夹脊穴。

  b.方法:取相应夹脊穴,向脊椎斜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配合6806治疗仪,以连续脉冲刺激,频率120次/分,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实习编辑:王俏茹)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强直性的典型表现
    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尤其在病情活动期间。前已述及,本病腰痛症状不因休息而缓解,活动反而使症状减轻。活动期常有夜间痛,可影响睡眠,严重
    83229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0:52
  • 哪些症状最早预示强直性脊柱炎
    (1)腰痛或不适:是本病最常见症状,发生率90%左右。其发生隐匿,常为隐痛,难以定位。病人常觉得疼痛或不适部位在臀深部,疼痛严重者常位于骶髂关节,有时可放射至髂嵴或大腿背侧。疼痛可因咳嗽、喷嚏
    83230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0:53
  • 什么人需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资料统计,我国有400余万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些人一有下肢痛就担心自己是否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尤其是HLA—B27阳性的人更是忧心忡忡。哪些人易患强直性脊柱炎呢?
    83231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0:53
  • 去脑强直是什么?
    去脑强直,也叫去大脑强直,是因病变损害,使大脑与中脑和桥脑间的连系中断,影响了上部脑干的功能所致。常见于重症脑出血昏迷期,天幕疝晚期,脑室出血,中脑、桥脑出血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脑干损伤等。
    83232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0:53
  • 哪些体征预示强直性脊柱炎
    1、脊柱僵硬和姿势改变:早期即可见到平腰(腰椎前凸减少或消失)及腰椎背伸受限;晚期可见到腰椎前凸反向变为后凸,脊柱各方面活动均受到限制。除非髋关节有内收、外展畸形,脊柱侧凸很少见到。晚期有脊柱侧凸
    83233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0:53
  • 强直的首发症状有哪些?
    (1)腰痛或不适:是本病最常见症状,发生率90%左右。其发生隐匿,常为隐痛,难以定位。病人常觉得疼痛或不适部位在臀深部,疼痛严重者常位于骶髂关节,有时可放射至髂嵴或大腿背侧。疼痛可因咳嗽、喷嚏或其
    83234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