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扁桃体周围脓肿

    喉痈是指发生于咽喉部位的痈疮。相当于西医的扁桃体周围脓肿。喉痈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导致咽喉肿塞,吞咽、呼吸受影响。喉痈多由脾胃素有积热,感受风热邪毒,内外热毒搏结于咽喉所引起。初期主要表现为咽喉不适,轻微红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表利咽,方用银翘散等。中期主要表现为咽喉红肿灼热疼痛,扁桃体表面有脓点,吞咽时加重,高热,头胀头痛,口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实大数。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痈,方用清咽利膈汤等。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咽喉痛,脓或溃破。治宜清热排毒,方用黄连解毒汤等。此外,喉痈还可用六神丸、六应丸等。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内科
    疾病别称:喉痈,脓性蜂窝组织炎性咽峡炎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咽喉
    多发人群:此病多见于青壮年,10岁以下...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 愈 率:98%
    治疗周期:3-6周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疾病症状:寒战,淋巴结肿大,舌苔厚腻
    相关检查:口腔内窥镜,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并发症:咽旁脓肿,肺炎,新生儿泪囊炎
    治疗药品:金莲花胶囊,蒲公英片,板蓝根颗粒
  • 一、病因

      扁桃体周围脓肿大多数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上隐窝引流不畅或深部滤泡化脓,感染向深层发展,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隙。磨牙周围炎症,也可发展至扁桃体周围隙。初为炎性浸润,即扁桃体周围炎,继而形成脓肿。脓肿多位于扁桃体前上方,即舌腭弓上方与舌扁桃桃之间,位于其后上方或后下方者少见。常发生于一侧。其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及厌氧性链球菌(恶臭味)。

  • 扁桃体周围脓肿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

      1.脓肿未形成前的治疗 同急性扁桃体炎,须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控制炎症扩散,制止脓肿形成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也可用加普鲁卡因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局部封闭,有消炎止痛作用。

      2.穿刺抽脓 通过穿刺可以明确脓肿是否已形成脓肿的部位,同时也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在0.5%~1%地卡因粘膜表面麻醉下,选择脓肿最隆起和最软化处,试控性进针,注意方位,不可刺入太深,以免误伤咽旁大血管。针进入脓腔时有空虚感,回抽时即有脓液抽出。尽量将脓液抽净,然后针头不动,换上空针,用抗生素液冲洗。

      3.切开引流 在局麻下于脓肿穿刺部位切开引流。若无法确定切口部位,则从悬雍垂根部做一假想水平线;从舌腭弓游离缘下端做一假想垂直线,二条线交点稍外,即为适宜做切口之处。切口长1~1.5cm,切开粘膜及浅层组织(不可过深),用一血管钳向后外方顺肌纤维走向逐层分离软组织,直达脓腔排脓。术后不置引流条,每日扩张切口并冲洗脓腔一次,数日即可痊愈。

      4.脓肿期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一般情况下,扁桃体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才可施行手术。但对于扁桃体周围脓肿者,确诊后或切开排脓后数日,在足量抗生素控制下,便可施行患侧扁桃体切除术。此时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窝之间已为脓液所分离,所以,手术剥离扁桃体较易,出血少、疼痛轻。扁桃体切除后,其脓腔完全敞开排脓底,容易治愈。尽早除去病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亦可避免再次手术时的痛苦和因瘢痕形成造成剥离扁桃体的困难。

  •   容易患扁桃体炎的人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附近组织的疾病,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多开窗通风去除室内潮湿的空气。当感觉有咽部不适时可使用西瓜霜润喉片,既可以缓解症状,也可以预防扁桃体炎的发生。如果出现咽部充血、脓点或破溃,则可在患处喷上西瓜霜喷剂及时治疗炎症。

  • 扁桃体周围脓肿一般护理

      疼痛到无法承受时,可针刺或自己手掐合谷穴,两侧交替,溃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创口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应及时处理,以防大出血。

  • 扁桃体周围脓肿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1、忌海鲜发物、助火刺激性的饮食,宜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在创口愈合之后,最好忌食水族鱼腥物两周,否则后遗口臭。

      3、平时多喝水,多吃些清热的水果。

喉痈,脓性蜂窝组织炎性咽峡炎
喉痈是指发生于咽喉部位的痈疮。相当于西医的扁桃体周围脓肿。喉痈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导致咽喉肿塞,吞咽、呼吸受影响。喉痈多由脾胃素有积热,感受风热邪毒,内外热毒搏结于咽喉所引起。初期主要表现为咽喉不适,轻微红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表利咽,方用银翘散等。中期主要表现为咽喉红肿灼热疼痛,扁桃体表面有脓点,吞咽时加重,高热,头胀头痛,口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实大数。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痈,方用清咽利膈汤等。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咽喉痛,脓或溃破。治宜清热排毒,方用黄连解毒汤等。此外,喉痈还可用六神丸、六应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