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心衰

    急性心功能不全又叫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肌衰竭。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
    疾病别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衰弱,心收缩不全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和扩...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一般在正规综合三甲医院的典型病例治愈率(治愈率20%)
    治疗周期:国内最认可的有效治疗手段的...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心肺栓塞,端坐呼吸,心源性晕厥
    相关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并发症:房颤,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治疗药品:益心丸,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   心衰病因

      1、机械性阻塞 (20%):

      引起心脏阻力负荷加重,排血受阻,如严重的瓣膜狭窄,心室流出道梗阻,心房内球瓣样血栓或粘液瘤嵌顿,动脉总干或大分支栓塞等。

      2、心脏负荷容量加重

    如外伤,急性心肌梗塞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损害,腱索断裂,心室乳头肌功能不全,间隔穿孔,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入心腔,以及静脉输血或输入含钠液体过快或过多。

      3、心室舒张受限 (20%):

      如急性大量心包积液或积血,快速的异位心律等。

      心律失常(10%):

      如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和其他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暂停,显著的心动过缓等,使心脏暂停排血或排血量显著减少。

      弥漫性心肌损害(10%):

      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如急性心肌炎,广泛性心肌梗塞等。

  • 心衰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

      1、镇静:

    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2、吸氧:

    加压高流量给氧每分钟6-8升,可流经25-70%酒精后用鼻管吸入,加压可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改善通气,也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消除泡沫。

      3、减少静脉回流: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分钟,放松5分钟,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响。

      4、利尿:

    静脉给予作用快而强的利尿剂如速尿20-40mg或利尿酸钠25-40mg加入葡萄糖内静脉注射,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应注意防止或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血钾症和低血容量。

      5、血管扩张剂:

    静脉滴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以降低肺循环压力,但应注意勿引起低血压,也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二硝酸异山梨醇降低肺循环静脉压。

      6、强心药:

    如近期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可静脉注射快速作用的洋地黄类制剂,如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等,对二尖瓣狭窄所引起的肺水肿,除伴有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外,不用强心药,以免因右心室输出量增加而加重肺充血。

      7、氨茶碱:

    对伴有支气管痉挛者可选用,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入,可减轻支气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和加强利尿。副作用: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故应慎用。

      8、皮质激素:

    氢化考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亦有助肺水肿的控制。

      9、原有疾病和诱发因素治疗:

    如有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应迅速控制。

    心衰辨证论治

      二、中医疗法

      1)心肺气虚:

    治则治法:养心补肺。

      方药:养心汤(《证治准绳》)合补肺汤(《永类钤方》)加减。药用人参,五味子、熟地、紫菀、桑白皮、黄芪、肉桂、当归、川芎、半夏、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茯神、甘草。

      方义分析:方中以人参、五味子、黄芪补心肺之气;熟地养阴;紫菀、桑白皮化痰清利肺气;肉桂、半夏能温中健脾,助气血生化之源;当归、川芎、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养血安神。

      加减:若肺气虚较重,以补肺汤为主,稍加补心气之品。若心气虚较重,以养心汤为主, 稍加补肺气之品。

      2)气虚血瘀:

    治则治法:益气活血,佐以行水消肿。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药用生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

      方义分析:方中以生黄芪补脾胃之气,助心气以行血脉;当归活血,祛瘀而不伤正;赤芍、川芎、红花、桃仁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消肿,白术健脾气运化水湿,桂枝助膀胱气化。

      加减:若气虚明显,短气乏力者,加党参,以加重补气之力。若水肿甚,小便量少者,加车前子、五加皮以利水。

      3)痰饮阻肺:

    治则治法:温化痰饮,宣肺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伤寒论》)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加减。药用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葶苈子、大枣。

      方义分析,方中麻黄、桂枝走表,宣肺平喘;细辛、干姜温化痰饮;半夏化痰;芍药、五味子、甘草调和诸药,以防温燥伤及阴津及正气;葶苈子泻肺行水,下气平喘。二方共达温化痰饮,宣肺平喘的目的。

      加减:若兼有气虚者,加用党参、黄芪等益气。兼有畏寒肢冷者,加用附子温阳散寒。

      4)热痰壅肺:

    治则治法:清化痰热,宣肺行水。

      方药: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合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药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

      方义分析:方中麻黄宣肺,与苦寒之石膏配合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杏仁降肺气,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苇茎清泻肺热,薏苡仁、冬瓜仁清化痰热,桃仁活血祛热结。甘草调和诸药。二方合用,达清肺平喘之功。

      加减:若水肿明显者,加车前子清热利水。若痰热重,痰稠难咯者,加全瓜蒌、鱼腥草化痰清热。

      5)气阴两虚: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内外伤辨惑论》)合炙甘草汤(《伤寒论》)加减。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桂枝、白芍、生地、阿胶(烊化)、麻仁、大枣、生姜。

      方义分析:方中以人参、炙甘草、大枣补心脾肺之气;麦冬、五味子、白芍、生地、阿胶、麻仁甘润滋阴,养心补血,润肺生津;五昧子又可酸收敛汗益心气;生姜、桂枝此处通阳,以复心脉运行。

      加减:若失眠较重,需加安神之枣仁、合欢皮、远志等。若盗汗明显,应加浮小麦、胡黄连等敛阴止汗。

      6)心肾阳虚:

    治则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伤寒论》)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药用炮附子、白术、白芍药、生姜、茯苓、猪苓、泽泻、桂枝。

      方义分析:方中炮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土,助阳化气;生姜既助附子之温阳祛寒,又伍猪苓、茯苓、泽泻温散利湿消肿,白术健脾气运化水湿,白芍药养阴利小便,桂枝助膀胱气化。

      加减:若气虚重者,加生晒参、黄芪补气。若水肿重者,加北五加皮利水消肿。

      7) 阳气虚脱:

    治则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汤(《妇人良方》)加减。药用人参、炮附子、生龙骨、生牡蛎、麦冬、五味子、山萸肉、干姜。

      方义分析:方中以人参大补元气,炮附子、干姜回阳救逆,生龙骨、生牡蛎潜阳固脱,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山萸肉温补命门。

      加减:若有水肿者,加北五加皮利水消肿。若神昏不醒者,加麝香、苏合香等芳香开窍。食疗 宜食清淡,富含营养而宜消化的食物,避免浓茶、咖啡及辛辣之品,应以粗粮、新鲜蔬菜和瘦肉为主,多吃水果。

      ①黄芪粥:

    生黄芪30g,浓煎取汁,入粳米100g,待粥成加橘皮末3g,稍煮,加红糖调匀服,每天2次,适于气血两亏之证。

      ②人参粥:

    人参末6g,生姜5片,粳米100g, 煮粥,每天2~3次。

  •  心衰预防

     综合性防治心衰的方案为将专科医生、基层医生、患者及其家人的努力结合起来,可显著提高防治的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1、一般性随访:

      每1~2个月一次。了解患者心率和节律、肺部啰音、水肿程度等基本状况及用药情况。

      2、重点随访:

      每3~6个月一次。增加生化检查、BNP/NT-proBNP、心电图检测,必要时做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3、患者教育:

      (1)让患者了解心衰的基本知识,掌握反映心衰加重的重要临床表现。

      (2)掌握调整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基本药物的方法。

      (3)避免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滥用药物等。

      4、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就诊:

      心衰加重、血压不稳定、心率和心律的改变等。

  • 心衰一般护理

     心衰护理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时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活动过多过猛;患者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控制盐的摄入量但也不是完全免盐;患者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

  • 心衰饮食原则

      一.心衰宜食的食物

      1)粮食类 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高粱。

      2)豆类 豆浆、豆腐等。

      3)禽、畜肉类 鸡肉、鸭肉、猪肉、牛肉。

      4)油脂类 植物油为主,动物油少用。

      5)水产类 淡水鱼及部分含钠低的海鱼。

      6)奶、蛋类 牛奶(250毫升),鸡蛋或鸭蛋。

      7)蔬菜类 含钠量高者除外。

      8)水果 各种新鲜水果。

      9)调味品 酷、糖、胡椒、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衰弱,心收缩不全
急性心功能不全又叫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肌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