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乳糜尿

    乳糜尿是指含乳糜微粒(大颗粒脂肪与载脂蛋白发生球状结合形成的脂蛋白,因其颗粒较大而能使光散射,故外观混浊呈乳白色,密度小而静置后浮于尿液顶层,故最上层为脂肪层,包含乳糜微粒和单纯脂肪)的乳白色浑浊尿液.如果尿中还同时含有红细胞,则外观呈乳红色,称乳糜血尿。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肾内科,泌尿外科
    疾病别称:乳糜尿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淋巴,肾
    多发人群:成年人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0%
    治疗周期:10-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水肿,尿潴留,消瘦
    相关检查:尿中寄生虫检查,尿常规,尿透明度
    并发症:
    治疗药品:伊维菌素片,伊维菌素胶囊,尿石通丸
  •   一、发病原因

      乳糜尿的病因有两大类:①非寄生虫性,如结核、恶性肿瘤等广泛侵犯腹膜后淋巴管、淋巴结,造成破坏或阻塞,较为罕见。②寄生虫性,绝大多数由于丝虫病所致。现今认为乳糜尿系班氏丝虫常见并发症,可发生于急性期及慢性期;国内资料证明马来丝虫病亦可有乳糜尿与鞘膜积液、精索炎等阴囊内并发症,但为数极少。

      二、发病机制

      班氏丝虫由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传播;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和雷氏按蚊等。蚊虫叮咬患者或带虫者后,将人体血液中的微丝蚴吸入胃内。微丝蚴在蚊虫体内脱去外鞘,经腊肠期及两次脱皮,发育为有感染性的幼虫。当蚊虫咬伤健康人体时,感染性幼虫即从皮肤伤口进入皮下组织及淋巴管,并移行至大淋巴管、淋巴干,生长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内成熟、交配后产生微丝蚴并进入血液循环中,再由蚊虫叮咬后,在蚊虫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并由蚊虫传播至他人。

      关于发病机制,以前曾提出分泌学说,认为尿中脂肪滴系由肾脏的特殊分泌所致。后来证明此种脂肪滴,即为淋巴液中乳糜微粒,从而否定了分泌学说。

      1862年Carter提出乳糜尿系因广泛曲张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流入泌尿系所致。1863年Ackerman认为乳糜尿系由于淋巴主干、特别是胸导管阻塞,肠干淋巴管内淋巴液反流、经破裂淋巴管进入泌尿道所致。Ackerman-Carter学说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占主导地位。我国许多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就对乳糜尿的病理、病理生理等做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乳糜尿患者的胸导管是通畅的,从而否定了Ackerman-Carter的胸导管阻塞学说以及后期提出的膈下淋巴管广泛梗阻学说。

      彭轼平等采用淋巴管造影术,发现乳糜尿患者存在肾实质淋巴逆流,且造影剂可跨越中线沿腰干上升而显示肾实质逆流。刘士怡等对乳糜尿患者行手术前、中、后腹膜后淋巴管造影术,认为乳糜尿系由于丝虫寄生于人体腹膜后淋巴系统内,引起机械性和炎症性损伤,造成淋巴管及其瓣膜的破坏,淋巴管广泛曲张、瓣膜相对闭锁不全,淋巴液引流迟滞、反流坠积,经肾乳头附近的破裂口流出与尿液混合,是淋巴液流体动力学的改变的结果。谢桐等亦通过淋巴管造影,得出淋巴系统动力学的改变是形成乳糜尿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

  • 乳糜尿一般治疗

      一、治疗

      常规治疗

      1.若血液检查证明有丝虫病,应予药物治疗。

      2.发作期间应取头低脚高位卧床休息,并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乳糜块引起尿道梗阻时,可经膀胱镜冲洗。

      4.1%~2%硝酸银溶液5m1灌洗肾盂,保留2~3min后再以生理盐水冲洗,间隔1~2周施行1次。

      5.中草药治疗常以荠菜为主,加用赤芍、篇蓄、黄精、萆薜、凤尾草、碧玉散,可泡饮或煎服。

      6.反复发作病情严重、且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施行手术治疗,包括肾蒂周围淋巴管剥脱结扎术、腰干淋巴管—精索内静脉(或卵巢静脉)吻合术。

      西医治疗

      过去用10%硝酸银溶液作肾盂内灌注,有一定的效果,但容易复发。采用手术治疗是将肾蒂淋巴管切断分离手术,或肾淋巴管与腰淋巴干吻合术、大隐静脉与腹股沟淋巴结吻合术等,术后也有复发,且手术较为复杂。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乳糜尿辨证论治

      中国古代许多医书中就有乳糜尿的详细记载,并称其为“膏淋”。中医按照其病因,进行正本清源的辨证论治。可概括为下列数种:

      (1)属“湿热下注,则为浊症,湿胜于热则为白”者,应清热利湿,如“分清五淋丸”。

      (2)系“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者,可用“补中益气汤”。

      (3)如为“肾虚”,应补肾固本。

      (4)认为“先有气聚成瘕,日久血瘀成瘢”者,应用“三甲莪术散”。

      (5)其他单方验方有:鲜荠菜汤,每天250g煮水饮用;白颖苔草,每天30~60g煮水饮用;尚有石莲子汤、苦参汤、芹菜根、玉米须等,皆可以单味药煮水,多次分服,方便有效。中医中药疗法主要应用在病史较短、病情较轻患者,或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   预防丝虫病的有效办法:

      1.积极有效地治疗丝虫病患者,切断传染源。

      2.消灭蚊虫与蚊虫孳生地,切断其传播媒介。

      3.流行地区的流行季节全民大面积服用0.3%枸橼酸乙胺嗪盐(海群生盐)6个月,药量小副作用少,群众易于接受。

  • 乳糜尿一般护理

      避免过度疲劳,多休息,勿劳累。

  • 乳糜尿饮食原则

      1、避免过度疲劳,多休息,勿劳累。

      2、避免过食辛(腥)辣、油腻及豆制品,对脾阳虚、肾阳虚、寒湿者诸多水果则不宜。

      3、饮食宜清淡,如:米粥、红枣糯米粥、面条、面包等。

      4、其他:蔬菜、蘑菇、莲子、木耳、山药等,水果如哈密瓜、西瓜、梨、苹果、椰子、菠萝等可适量食用,唯橘类尚可食用,配合姜枣之剂饮更佳。

乳糜尿症
乳糜尿是指含乳糜微粒(大颗粒脂肪与载脂蛋白发生球状结合形成的脂蛋白,因其颗粒较大而能使光散射,故外观混浊呈乳白色,密度小而静置后浮于尿液顶层,故最上层为脂肪层,包含乳糜微粒和单纯脂肪)的乳白色浑浊尿液.如果尿中还同时含有红细胞,则外观呈乳红色,称乳糜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