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位置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所诱发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约30秒—2分钟。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内科
    疾病别称:壶腹嵴顶耳石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 愈 率:40-60%,以药物控制症状为主
    治疗周期:1-2年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疾病症状:恶心,体位性眩晕,旋转性眩晕
    相关检查:Frenzel氏眼镜检查法,前庭功能,眼震电图描记法
    并发症:眩晕
    治疗药品:
  •   一、病因

      1、可能因椭圆囊自发性退变,耳石自囊斑上脱落,沉积在后壶腹嵴上。

      2.炎症或外伤亦可诱发此症,例如在病毒性迷路炎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过程中,白细胞、吞噬细胞或内皮屑质进入内淋巴液中;脑外伤或镫骨手术,血液进入内淋巴液中,都可形成有形颗粒,而沉积在壶腹嵴顶。Barber报告,颞骨纵行骨折,47%的病人可出现位置性眩晕,无骨折出现此征者亦有20%。Dix及Hallpike(1952年)报告100例中耳炎病人,26%并有位置性眩晕。耳部手术如鼓室成形、乳突根治等损伤前庭,亦可并发本病。

      3.Lindsay、Cawthorne病理发现,前庭前动脉和上前庭神经支分布的椭圆囊和上半规管及外半规管变性,而球囊和后半规管均正常,故认为高血压、心脏病和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可引起前庭前动脉栓塞,而致耳石膜变性、脱落,沉积在壶腹嵴上。

      4.γ球蛋白血症,球蛋白沉积在壶腹嵴上,或酗酒者酒精使壶腹嵴变薄,均可产生本征。重度耳聋儿童戴用高强度(120~130dB)助听器时,约有半数发生位置性眩晕。

  • 位置性眩晕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此症预后良好,经体位诱发试验确诊后性手法复位治疗90以上可获良好疗效,但有15%-30%复发,复发后再次手法复位效果良好。

      2、手术治疗

      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可采取前庭神经切断术治疗,有条件者最好做后壶腹神经切断,可单纯消除后半规管壶腹嵴的异常冲动而治愈。

  •   一、预防:

      本病病因复杂,且未完全明了,无特殊预防措施。老年人避免头部外伤及摔跤、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 位置性眩晕一般护理

      一、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 位置性眩晕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食疗资料为网友共享,无经过医生审核,经供参考。

      1.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治盗汗眩晕。

      2.黑芝麻、制首乌、枸杞子各25克,杭菊花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活肾虚眩晕,头发早白。

      3.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天麻10克切片,水、食盐适量,蒸熟食用,可治阳虚眩晕。

      4.治肾阳虚头痛、眩晕:狗肉250克,天麻10克,党参15克,附子10克,水煎去药渣,饮汁食狗肉,每日l料。

      5.白果仁三个,龙眼肉7个,同炖服,每早空腹服一次,治头眩晕。

      6.治体弱血虚、营养不良、眩晕:番茄100克,猪肝10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先将猪肝洗净切片,用盐、酱油、生粉、米酒搅匀;番茄洗净,切开;生姜洗净,去皮,切丝;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煲20分钟,放入番茄,生姜,煮10分钟,再放入猪肝,煮沸几分钟至猪肝刚熟,调味佐膳。

      7.鲜芹菜500克捣烂取汁,开水冲服,每日服一剂,治高血压、头痛眩晕。

      8.黑芝麻、制首乌、枸杞子各25克,杭菊花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活肾虚眩晕,头发早白。

      9.菊花粥:粳米100克煮粥,将熟时,加入菊花粉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祛风清热,清肝火,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风热目赤,肝火头痛,高血压,冠心病,眩晕,目暗等症。汗多或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

      10.葵花盘一个,乌鸡蛋两个,冰糖适量同煮汤,食蛋饮汤;或葵子6克,去壳研碎,睡前白糖水冲服,治眩晕。

      11.组成:生姜汁、蜂蜜、食盐各适量。用法:开水冲服。

      二、适宜食物:

      在饮食方面,宜多吃清淡利湿之品,如冬瓜、玉米、小米、荷叶粥、萝卜、豆类及豆制品、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橘子、柚子、桃、豆油、茶、鲤鱼、海蜇等。

      其中,特别强调多食金橘、橘饼和萝卜。金橘能理气、解郁、化痰。《随息居饮食谱》说它“醒脾、辟秽,化痰”。

      《中国药植图鉴》还说“治胸脘痞闷作痛,心悸亢进”。这对痰浊中阻眩晕症者,食之为宜。橘饼能化痰、宽中、下气,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宜食之。另外,橘皮、橘红、橘络皆有化痰利气的作用,对痰湿偏重之人眩晕者,食之皆宜。萝卜有化痰热,消积滞的作用。《本草经疏》还说它“去痰癖,化痰消导”。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宜。

      三、不适宜食物

      眩晕之人应根据各自症情忌食下列食品。

      禁忌生冷瓜果、甜食和油腻味重的食物,以免生痰助湿。

      蜂蜜

      性平,味甘,虽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但有黏腻壅滞之弊。因此,体虚眩晕者食之颇宜,但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则忌食之。

      大枣

      性温、味甘,能补气益血,气血不足眩晕者相宜。但大枣滋腻助痰。《医学入门》中认为“多食动风”。对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加重痰湿,故当忌之。

      辣椒

      《食物宜忌》说它“辛苦,大热”,故易耗阴助热上火。《药性考》中指出:“辣椒,多食眩旋,动火故也。”这说明对肝阳上亢,肝火过旺,包括高血压病的眩晕者,应忌食之。

      荔枝

      性温,味甘酸。《玉楸药解》认为:“荔枝,甘温滋润。”《本草纲目》中曾说:“火病人尤忌之。”古人还认为:食荔枝肉过多会醉人,有头昏、恶心、乏力感,这是由于吃得太多,在体内引起糖代谢紊乱。因此,对肝火眩晕和痰浊眩晕之人,法当忌食。

      芥菜

      虽有豁痰利气作用,但易生热助火。《本草衍义》中说:“多食动风。”《本草纲目》亦云:“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因此,肝火内炽,肝阳上亢眩晕者忌食。

      槟榔

      为破气耗气食物。《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病属气虚者忌之。凡阴阳两虚,中气不足,……悉在所忌。”故凡气血不足,体弱之人的眩晕者,切勿服食。

      荷叶

      性平,味苦涩,虽能“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的功效,但对气血不足眩晕者,又当忌之。正如《本草从新》所言:“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此外,体虚眩晕者还应忌食葱、姜、辣椒、胡椒、桂皮、萝卜、茶叶、白酒等辛辣香燥、破气耗气之物;痰湿型眩晕者还应忌食桂圆、肥肉、黄芪、鹅肉等滋腻助湿生痰之品;肝阳型眩晕者还应忌食狗肉、公鸡、辣椒、肉桂、人参、川芎、紫河车等甘温辛辣助热上火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