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瘫痪

    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瘫痪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有关肌肉本身病变导致的肌无力将另外叙述。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疾病别称:麻痹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周围神经系统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30%
    治疗周期: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截瘫,感觉障碍,面肌强直
    相关检查:头颅平片,尿素氮,血液电解质
    并发症:褥疮
    治疗药品:珍宝丸,扎冲十三味丸,七十味珍珠丸
  •   瘫痪疾病病因

    一、病因

      1、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2、常见的病因有颅脑外伤、肿瘤、炎症、脑血管病、变性、中毒、以及内科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血卟啉病、大红细胞性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等。

  • 瘫痪一般治疗

    一、瘫痪西医治疗

      1、手术治疗:神经手术主要为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1978年,Fasano等首先尝试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CP,经过多年的发展,SPR手术已经被众多临床医生所接受,而且该手术联合术后康复治疗已经成为治疗CP的首选方案。SPR手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电刺激选择性切断肌梭传入的Ⅰa类纤维,阻断脊髓反射中的γ-α反射环路从而降低肌张力,解除肢体痉挛,选择性保留肢体的感觉神经纤维。

      2、物理康复治疗:物理康复治疗包括推拿、理筋,具有整复、活血、去瘀及调整气血改善内脏功能的作用。方法有多种,如推、运、按、摩、掐、搓、理、擦、捏、摇抖及矫形等,必须根据CP儿童年龄、病情、症状等进行辨证施术,效果与手法熟练程度成正相关。认为手法按摩在运动功能康复中尤为重要。在点穴按摩的基础上对肌张力不正常处以揉捏法为主,对肌肉萎缩明显者予捏挤法。并配合并节牵引以矫正关节畸形,隔次1次。

    瘫痪辨证论治

    二、瘫痪中医治疗

      1、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针灸的特色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经络脏腑以及其经络腧穴入手,施行循径取穴,远道取穴,邻近取穴。针灸的方法很多,有毫针法、灸法、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穴位注射、耳针疗法、头针疗法及埋线疗法等。其中以体针、头针、穴位注射多用。体针中,主张对痉挛型运动障碍型给予捻转提插泻法,共济失调型用补法,混合型为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3~5次后出针。采用了毫针速刺法,要点是进针快,起针快,强刺激,不留针。也有部分医师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左右。一般1日或隔日治疗1次。

      2、药物治疗:祖国医学根据瘫病因病机及相关临床表现可分为5型:肝肾不足型、血虚风乘型、肝强脾弱型、肝肾虚弱型、阴虚风动型。其治疗原则以补益先天肾气,填精益髓为主,培育脾胃后天之气,调理饮食,去邪。具体如下:⑴肝肾不足型:治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⑵血虚风乘型:治以补益血气,舒筋活血通络。⑶肝强脾弱型:治以平抑肝气,健运脾气以治本,少佐息风通络药以治标。⑷脾肾两虚型:治以补脾益气,益肾壮骨。⑸阴虚风动型:治以滋阴息风。

  •   瘫痪预防

     一、预防

      对于工作来说,工作时最好是多加注意,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医生的指导锻炼身体。

      1、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瘫痪有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脱穿衣服、洗脸、吃饭等。

      2、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止肢体挛缩、畸形。

      3、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应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防止足下垂,应使踝关节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侧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撑物。

  • 瘫痪一般护理

      瘫痪护理

    一、日常护理

      这是偏瘫病人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如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逐渐萎 缩。心、肺功能减退,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功能锻炼有利按摩病体康复。但是功能锻炼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完全性偏瘫阶段

      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动作应该由轻到重、再轻。被动活动不要用力过度。每 次全身锻炼约15~30分钟。每天数次。瘫痪肢体位置要适 当,肘弯曲、腕和手指伸直、踝关节保持90°。

      2、部分功能恢复阶段

      这一阶段要继续前一阶段的各项锻炼。同 时帮助病人锻炼翻身、起坐。站立锻炼,先扶床架、椅背站立,然后徒手站立。肢体简单的运动锻炼, 如上肢的上举、 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屈活动、下肢的伸屈和足的伸屈活 动。

      3、基本恢复阶段

      在站立和上肢简单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走路,手的精细动作和语言功能恢复。步行锻炼先在扶持下左右摆动身体,两腿轮流负重,继之踏步,逐步过渡到手扶拐杖独自行走。在出现划圈步态时,应练习屈膝和提腿动作。上肢锻炼可练习拿碗、汤匙、筷,穿脱衣服以及编织、打算盘等精细活动。失语者要帮助语言功能恢复锻炼,先练发音,然后找一 本小学生语文课本一字一字练习。

  • 瘫痪饮食原则

      瘫痪饮食保健

    一、饮食保健

      1、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 虾皮和虾米,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和奶及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

      2、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天5克为宜。进食有困难者要喂食或鼻饲。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食物误入气管。

      3、每次食物灌注完毕,要灌注少量温开水清洗管腔,然后夹紧鼻饲管。长期鼻饲者应每周换胃管一次。及时清洁鼻和口腔。

麻痹
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瘫痪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有关肌肉本身病变导致的肌无力将另外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