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由丙酮酸还原而成,是糖中间代谢产物,当缺O2或丙酮酸未及氧化时即还原为乳酸。各种原因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而导致的酸中毒称为乳酸性酸中毒。正常人空腹静脉血(休息状态下)中乳酸浓度为0.4~1.4mmol/L,丙酮酸浓度为0.07~0.14mmol/L,两者比值为10:1,一般<15∶1,平时处于平衡状态;当乳酸浓度超过2mmol/L(有些认为>5mmol/L),HCO-3≤10mmol/L,乳酸/丙酮酸>10而可排除其它酸中毒原因时,可确诊为本病。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9%
    治疗周期:2-4周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疾病症状:恶心,肚子疼,心脏毒性作用
    相关检查:尿酸碱度,红细胞乳酸生成率,胃液乳酸
    并发症:尿毒症昏迷
    治疗药品:碳酸氢钠注射液,维生素B1片,碳酸氢钠注射液
  •   一、病因:

      按发病机理可分为两大类:

      1、A型 由于缺O2引起,见于多种休克(心源性,内毒素性,低血容量性),贫血,心衰,窒息,CO中毒等。

      2、B型 又分三型:

      B1型 由于系统性疾病引起者,见于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等),肝病(急性病毒性或药物中毒性肝炎伴功能衰竭),严重感染(败血症等),尿毒症,惊厥,胰腺炎及胃肠病等。

      B2型 由于药物及毒素引起,尤其多见于双胍类,果糖,山梨醇,木糖醇,甲醇,乙醇,醋氧酚(扑热息痛),水杨酸盐及乙二醇等。

      B3型 由于生来代谢异常引起者有葡萄糖6-磷酸酶缺陷(第1型糖原累积病),丙酮酸脱氢酶及羧化酶缺陷,果糖1,6二磷酸酶缺陷,氧化磷酸化缺陷。

  • 乳酸性酸中毒一般治疗

      一、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心、肺功能障碍、血管阻塞、休克、贫血、窒息、CO中毒等。对于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和胰岛素,以减少糖类的无氧酵解,利于血乳酸的消除。

      2.纠正酸中毒和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①补碱:5%碳酸氢钠100-200ml,当PH>7.25时停止输碱,以免发生碱中毒。补碱不宜过多、过快,否则CO2不易排除而导致加重缺氧及颅内酸中毒。 ②补液:迅速纠正脱水,治疗休克补液扩容可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休克,利尿排酸,补充生理盐水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与组织灌注。补液量要根据病人的脱水情况,心肺功能等情况来定。

      3.吸氧、补钾、血液透析: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或用人工呼吸机供氧。根据酸中毒情况、血糖、血钾高低,酌情补钾。如果患者对钠水潴留不能耐受,尤其是因降糖灵引起的乳酸酸中毒,可用不含乳酸根的透析液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

      二、预后:

      本病病死率高达50%以上,治疗困难,预后差,应强调预防。

  •   一、预防:

      预防本症非常重要。应注意下列诸点:

      1.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可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感染、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等也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以及预防继发感染。

      2.凡有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双胍类 糖尿病人有肾盂肾炎、肾小球硬化症等肾病者可致双胍积聚;伴有隐性冠心病者如发生心衰、肾循环障碍时亦可影响其排泄,且伴有缺氧。因此采用双胍类等药物前必须查明心肝肾功能。二甲双胍发生本病的机会较苯乙双胍(降糖灵)明显减少。

      3.积极治疗各种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疾病,如心肌梗塞、一氧化碳中毒等。凡休克、缺O2、肝肾功能衰竭时如有酸中毒,必须警惕本病的可能性而进行努力防治。

      4.糖尿病患者应戒酒,并并尽量不用山梨醇、木糖醇、甲醇、乙醇等醇类药物。

  • 乳酸性酸中毒一般护理

      一、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 乳酸性酸中毒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1.严格遵守饮食治疗中所规定的热量及各成分的热量比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1/5、2/5、3/5的比例分配。注意多饮水,多摄入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根据血钠钾的变化调节富含钠钾的食物的量。

      2. 由于酸中毒出现的厌食、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了保证每天需要的热量,可改变进食方式。可给予静脉补充高营养物质, 如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 病情许可后用胃肠营养,采用胃管内注入糖。

乳酸由丙酮酸还原而成,是糖中间代谢产物,当缺O2或丙酮酸未及氧化时即还原为乳酸。各种原因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而导致的酸中毒称为乳酸性酸中毒。正常人空腹静脉血(休息状态下)中乳酸浓度为0.4~1.4mmol/L,丙酮酸浓度为0.07~0.14mmol/L,两者比值为10:1,一般<15∶1,平时处于平衡状态;当乳酸浓度超过2mmol/L(有些认为>5mmol/L),HCO-3≤10mmol/L,乳酸/丙酮酸>10而可排除其它酸中毒原因时,可确诊为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