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热带口炎性腹泻

    热带口炎性腹泻(tropic sprue)好发于热带居民,在南美、非洲、印度等东南亚各国最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罹病。近年来已将发生在热带的本病归类于“感染性吸收不良”类型,并将本病分为寄生虫性(即贾第虫病)及非寄生虫性(热带口炎性腹泻)两种。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热带居民,在南美、非洲、印...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饮食、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0%
    治疗周期:1周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乏力,衰弱,口唇皲裂
    相关检查:便常规,痢疾杆菌检测,腹部平片
    并发症:贫血
    治疗药品:加味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维生素B1片
  •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但一些现象使人高度怀疑本病与传染有关。

      1.本病有季节性。

      2.流行性。

      3.外来旅行者也可以得病。

      4.同居一处者发病率高。

      5.广谱抗生素治疗有效。

      但粪便及小肠内容物培养尚未发现病原细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亦未见肠黏膜中有病原菌。小肠吸取物作病毒分离、厌氧菌及真菌检查亦未成功。营养缺乏如缺乏蛋白、维生素B12、叶酸等,可能是继发因素,而非主要病因。

      二、发病机制

      多数有浅表性胃炎,少数有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减低,20%的病人完全无酸,以致铁及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小肠黏膜绒毛变形、粗大、变平、不规则。根据222个活检标本分析其黏膜形态如下:指状4%,叶状40%,脊状26%,卷曲28%,扁平2%。镜检空肠黏膜活组织检查,一般腺窝变长,绒毛变厚变宽,腺窝细胞胞核肥大,嗜银细胞增加,但Paneth细胞正常。上皮细胞大小不等,呈四方形甚至变成扁平形。杯细胞在黏膜表面减少,但腺窝内增加。上皮细胞酶活力减低,有炎性细胞浸润。电镜检查可见微绒毛不规则,成团或分段。微粒体和线粒体均增加。由于肠黏膜的器质性改变,不但营养物质不能吸收,反而丢失大量蛋白及盐类。

      1/3的病人有脂肪便,与饮食的脂肪关系密切。另外也与脂肪种类有关,长链脂肪不易吸收随粪便排出,中链脂肪易吸收不致引起脂肪便。用I31I-PVP或白蛋白试验证明肠道丢失蛋白。口服蛋白耐量试验,也说明吸收延缓。当然低蛋白血症的原因还不止于此,因为这些病人,食欲不好入量减少,加之肝功不良蛋白合成也减少,1/2的病人葡萄糖耐量试验不正常,其他乳糖及蔗糖耐量试验,均说明吸收功能减低。木糖吸收试验,300病人中有94%尿排出量减少,说明单糖吸收也受到影响。

      维生素A吸收试验不正常者占3/4。维生素B12吸收不正常者占59%~65%。叶酸吸收不良以致引起大细胞性贫血。

      根据6位作者576例慢性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的统计分析,空肠黏膜病变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关系密切。空肠有病变者占73%~100%;脂肪吸收障碍占50%~90%;木糖吸收障碍占73%~100%;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占65%~100%。

  • 热带口炎性腹泻一般治疗

      一、治疗

      首先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适当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腹泻次数过多者给予止泻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时间要持续一年。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口服四环素250~500mg,4/d,共1个月,随后改为2/d,共5~6个月。应用磺胺类药同样有效,琥磺噻唑(sulfasuxidine)1.0g,4/d,口服1个月,后改为2d,共5个月。经过治疗后贫血及舌炎迅速恢复,食欲好转,体重增加,肠粘膜病变有改善,肠粘膜酶活力增加。有些病例对治疗反应很慢,症状及吸收不良持续很长时间,因此治疗时间要长。

  •   一、预防

      合理膳食,食物摄入种类应多而营养丰富。适当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

  • 热带口炎性腹泻一般护理

      一、护理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4.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严禁烟酒。

  • 热带口炎性腹泻饮食原则

      1、腹泻食疗方

      1)等量饭锅巴、炒莲子肉研成粉,拌入适量白糖。每次食50克左右,每日3次。

      (2)猪腰子2只、骨碎补30克,煮食,喝汤食腰。用于肾亏虚寒者。

      (3)大蒜、糖适量。生大蒜煨熟去皮,和糖服食。本方对长年泄泻放臭气者效果显著。

      (4)大蒜2头。将大蒜放火上烤,烤至表皮变黑时取下,放入适量的水煮,食其汁液即可。大蒜有杀菌功能,具有强化胃肠消化机能的作用,本方对便臭强烈的泄泻疗效较好。

      2、腹泻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宜易消化、少渣宰,并忌食生冷食物。红枣、淮山药、栗子、扁豆、糯米、莲子肉有健脾厚肠止泻作用,不妨多吃点。苹果能止泻,煮熟后也可多吃。

      3、腹泻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吃生大蒜,大蒜的辛辣会刺激肠壁,加剧腹泻。忌食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热带口炎性腹泻(tropic sprue)好发于热带居民,在南美、非洲、印度等东南亚各国最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罹病。近年来已将发生在热带的本病归类于“感染性吸收不良”类型,并将本病分为寄生虫性(即贾第虫病)及非寄生虫性(热带口炎性腹泻)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