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出现,以及改善支持治疗是肺炎临床处理方面迫切需要强调和解决的问题。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传染科
    疾病别称:肺感,下呼吸道感染,肺热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儿童及老年人多发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治愈率97%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7天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干咳,柠檬色痰,高热
    相关检查:痰液细菌培养,痰液细菌涂片,胸透
    并发症:心律失常,脑膜炎
    治疗药品: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清热消炎宁胶囊
  •   一、病因:

      按解剖学分类,肺炎可分为大叶性,小叶性和间质性,为便于治疗,现多按病因分类,主要有感染性和理化性如放射线,毒气,药物以及变态反应性如过敏性肺炎等,临床所见绝大多数为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

      1.肺炎的病原体(32%):

      肺炎的病原体因宿主年龄,伴随疾病与免疫功能状态,获得方式(社区获得性肺炎或医院内肺炎)而有较大差异,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军团菌,厌氧菌以及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而医院内肺炎中则以绿脓杆菌与其他假单胞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与产生肠杆菌,变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真菌等常见,吸入性肺炎大多数为厌氧菌感染。

      2.免疫(17%):

      免疫防御机制如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和湿化,会厌和咳嗽反射,支气管纤毛粘液排泄系统,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使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组织保持无菌状态,免疫功能受损(如受寒,饥饿,疲劳,醉酒,昏迷,毒气吸入,低氧血症,肺水肿,尿毒症,营养不良,病毒感染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人工气道,鼻胃管等)或进入下呼吸道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或数量较多时,则易发生肺炎,细菌入侵方式主要为口咽部定植菌吸入(aspiration)和带菌气溶胶吸入(inhalation),前者是肺炎最重要的发病机制,特别在医院内肺炎和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细菌直接种植,邻近部位感染扩散或其他部位经血道播散者少见。

      3.病理变化的分期(10%):

      肺炎链球菌肺炎典型的病理变化分为4期:早期主要为水肿液和浆液析出;中期为红细胞渗出;后期有大量白细胞和吞噬细胞集积,肺组织突变;最后为肺炎吸收消散,抗菌药物应用后,发展至整个大叶性炎症已不多见,典型的肺实变则更少,而代之以肺段性炎症,病理特点是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没有肺泡壁和其他肺结构的破坏或坏死,肺炎消散后肺组织可完全恢复正常而不遗留纤维化或肺气肿,其他细菌性肺炎虽也有上述类似病理过程,但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泡壁破坏,金葡菌肺炎中,细菌产生的凝固醇可在菌体外形成保护膜以抗吞噬细胞的杀灭作用,而各种酶的释放可导致肺组织的坏死和脓肿形成,病变侵及或穿破胸膜则可形成脓胸或脓气胸,病变消散时可形成肺气囊,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多为双侧小叶性肺炎,常有多发坏死性空洞或脓肿,部分病人可发生脓胸,消散常不完全,可引起纤维增生,残余性化脓灶和支气管扩张。

  • 细菌性肺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性治疗:

      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富蛋白质、电解质,维生素食物,注意水份的补充。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解热药物。剧烈胸痛可予芬必得0.3g口服2次/日,或可待因片15mg口服。咳嗽剧烈给咳必清25mg或退嗽100mg口服3次/日,必要时用可待因。

      2、促进排痰:

      鼓励病人咳嗽、翻身,或拍背促进排痰。给于祛痰解痉药,必要时生理盐水10ml加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及少量抗生素,雾化吸入2次/d。

      3、抗生素的应用:

      病源菌未明确者,可按下列经验用药。

      (1) 革兰阳性球菌,用青霉素,头孢唑啉,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革兰阴性菌或混合感染可用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病情较重选用三代头孢菌素,b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复方新诺明。

      (2) 院内感染:轻、中度可用哌拉西林,头胞唑林加庆大霉素,头胞呋辛,头胞羟唑或头胞噻肟、头胞唑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也可用优立新等(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有误吸史或胸腹大手术者,应加用甲消唑或克林霉素。金葡菌感染可用苯唑西林、耐夫西林或万古霉素.长期用激素、抗菌素者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泰能、环丙沙星等加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并霉菌感染加用氟康唑。病原菌确定后,应根据痰培养的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4、免疫治疗:

      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可辅助治疗有一定帮助,绿脓杆菌抗血清,内毒素抗体尚处试验阶段。

      5、并发症治疗:

      合并呼吸衰竭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有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给予相应治疗。脓胸应于引流或外科处理。

    细菌性肺炎辨证论治

      1.中医偏方

      1).杏苏散药方(一)

      [组成]杏仁、桔梗、黄芩、贝母、紫苏、枳壳、甘草、陈皮、前胡、桑白皮、麦门冬、生姜

      [用法]饭后温服。

      [功效]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2).杏苏散药方(二)

      [组成]苏叶 半夏 茯苓 前胡 苦桔梗 枳壳 甘草 生姜大枣(去核) 橘皮 杏仁 (原著无剂量)。

      (苏叶、橘皮、苦桔梗各6克,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   一、预防:

      老年,伴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宿主肺炎预后较差,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后,肺炎链球菌肺炎病死率已从过去的30%下降至6%左右,但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特别是MRSA引起的肺炎,病死率仍较高,增强体质,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在高危患者选择性应用疫苗对预防肺炎有一定意义。

  • 细菌性肺炎一般护理

      一、护理:

      1.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富蛋白质、电解质,维生素食物,注意水份的补充。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解热药物。

      2.促进排痰,鼓励病人咳嗽、翻身,或拍背促进排痰。给于祛痰解痉药,必要时生理盐水10ml加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及少量抗生素,雾化吸入2次/d。

  • 细菌性肺炎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二、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止咳化痰的食物; 3、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三、不宜食物

      1、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奶油、猪油、羊油;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桂皮,花椒、辣椒、生蒜; 3、忌吃不宜消化的食物,如花生,糯米饭、粽子。

      四、推荐食谱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止咳化痰的食物; 3、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肺感,下呼吸道感染,肺热症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出现,以及改善支持治疗是肺炎临床处理方面迫切需要强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