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和变短,但引起此肌纤维化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先天性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分娩时易被损伤。
2、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伤致出血,形成血肿后机化,继而挛缩。
3、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
4、受累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类似感染性肌炎,故推测胸锁乳突肌因产伤引起无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变和瘢痕化,而形成斜颈。
5、动物实验证明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改变可由静脉阻断产生,因此有人认为此病与出生时胸锁乳突肌内静脉的急性梗阻有关。目前多数学者支持产伤或子宫内位置不良引起局部缺血学说。
先天性肌性斜颈一般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疗法 新生儿期发现颈部有包块时,在医师指导下,由父母行患儿颈部被动牵拉活动,头部先向健侧牵动,然后下颌转向患侧,每个动作缓慢进行,每天做颈部被动活动3~4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另外,哺乳时患侧固定在母亲胸前,使患侧得到牵拉。逗引婴儿时,站在患侧一边也是起到牵拉胸锁乳突肌的一种方法。也可辅以局部理疗。经一年左右的保守治疗,约76%~86%患儿可得到矫正。
2.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未经治疗的1岁以上患儿,由于肌肉已纤维化,面部出现畸形,只有通过手术才能矫正其畸形。手术最佳年龄为1~5岁。1岁以内手术者容易发生疤痕粘连,同时全麻插管后容易引起肺部并发症。5岁以上者,因继发畸形较重,面部变形较难恢复。常采用的手术方法有:
(1)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切断松解术 在锁骨上方内侧作一与锁骨平行的横切口,长约4厘米,显露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将止血钳自肌起后方通过并挑起,然后将其切断,并切除2厘米长的肌肉断端,以防止术后两端粘连。用手指检查是否残留有挛缩肌肉及筋膜带。仔细地进行松解。嘱台下麻醉师旋转其头部,如颈部活动有部分受骗上当限,而软组织挛缩带确已松解,则应进一步松解并切断该肌乳突头。缝合皮下及皮肤,但不能缝合颈阔肌,因可妨碍术后头部固定在过度矫正的位置。伤口放置橡皮引流条,24小时后拔除。
(2)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 为了使病人术后颈部外形美观,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端和胸骨端,在锁骨上方横断锁骨端,然后将胸骨端做Z形成形。我院两年来进行10例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疗效满意,外形美观。
二、预后:
术后处理:颈围领固定3个月,如6岁以上者应将头部固定在过度矫正的位置,2岁以下者每天坚持头颈部被动锻炼,以达到维持头颈部活动范围。有些学者主张术后4周,夜间穿支具,白天头颈部功能活动锻炼。
重视姿势矫正对斜颈的孩子应采取正确的姿势纠正。哺乳时,孩子取患侧卧位。睡觉时调整卧位位置,使阳光或灯光照在病侧;发声和发光的玩具以及电视机、录音机等声音也要来自病侧;并可用枕头垫在病侧。母亲坐位横抱孩子时要让病侧向上,通过抬头,训练颈部的肌肉。
先天性肌性斜颈一般护理
一、护理:
1.一般护理 根据使用的麻醉刀法,给予不同的麻醉后护理。
2.注意观察手术部位出血情况 如引流处渗血过多,或病人主诉患处肿胀疼痛,应通知医生检查是否有出血,以便及时处理。48小时拔除引流条,术后l周折除缝线。
3.石膏护理 术后带有石膏固定者,匠注意固定是公确切,石膏下伤口有无渗血;石膏固定是否过紧压迫血管或阻碍呼吸,如有异常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4.功能锻炼 一般术后不做石膏固定者,当引流条拔除伤口清洁无继续渗血音,即可开始指导病人做颈部活动练习,并随时提醒和纠正病人习惯性的斜颈位置。
先天性肌性斜颈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1、辛辣刺激食物、煎炸烧烤食物、粗糙食物、生冷食物、坚硬食物等。因为辛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辣酱、洋葱、胡椒粉、咖啡、浓茶等,进入人体后易助热生湿,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2、烟酒也是禁忌品。中医认为酒乃纯阳毒物,与火同性,易助湿生热。
3、食用含优质蛋白食物和高维生素食物,同时要注意在烹饪中要精工细作,进食时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