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酒精性心肌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心肌病变,呈现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称为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WHO/ISFC)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报告中,将酒精性心肌病列为特异性心肌病中的过敏性和中毒反应所致的心肌病。戒酒后病情可自行缓解或痊愈。本病多发于成年男性。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
    疾病别称:酒精中毒性心肌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70%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疾病症状:不典型胸痛,共济失调,酒精性心肌
    相关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平衡法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
    并发症: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不良
    治疗药品:心荣颗粒,单硝酸异山梨酯胶丸,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
  •   一、发病原因

      酒精性心肌病是由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等对心肌直接毒害的结果。酒精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损害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系通过酒精脂溶性的生物学特性,侵袭细胞膜引起液化作用及改变细胞膜脂肪成分和分子构型,使膜表面离子分布和膜电位失控,影响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离子交换;②影响细胞器功能,包括线粒体、肌浆网等细胞器功能失调,以致心肌能源供应减少;③影响心肌细胞离子的通透性,从而使钾、磷酸盐或镁从心肌中丢失,而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可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是引起酒精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④酒精代谢时引起中间代谢的改变,使三羧基酸循环中某些酶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苹果酸脱氢酶、异枸橼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醛缩酶从心肌细胞中逸出,必影响心肌细胞功能,使它不能有效地利用脂肪酸产生能量,并使三酰甘油在心肌中堆积,脂肪运转异常和肌原纤维的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改变,对心肌本身具有直接抑制作用;⑤长期饮酒可变更调节蛋白(原宁蛋白和原肌凝蛋白)的结构,影响心肌舒缩功能;⑥长期大量饮酒尚可造成人体均衡营养失调,易导致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族缺乏,也可加重心功能不全。此外,酒类的某些添加剂中含有钴、铅等有毒物质,长期饮用可引起中毒或心肌损伤。由于上述原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可导致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1)酒精(乙醇)的吸收、分布及代谢:

    酒精为一简单的二碳化合物,饮用后在整个胃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以单纯扩散的方式很快吸收,浓度越高吸收越快,而后在肝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毒性产物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氧化为醋酸盐,进入三羧酸循环,继续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2)对心肌损害:

    长期大量饮酒可致心肌损害,但也有研究认为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与饮酒时间及量效关系不大,并存在个体差异,酒精究竟是致病病因或仅是条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酒精致心肌损害的机制亦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酒精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引起心肌损害。

      ①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具有以下心肌毒性:A.干扰线粒体呼吸,影响心肌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抑制钙离子的结合转运及其与肌原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扰兴奋-收缩耦联,从而抑制心肌的收缩性;B.抑制钠泵活性,使钾、镁从细胞内丢失增加,引起除极和复极不均,传导减慢,成为折返和自律性电生理异常的基础;C.使三羧酸循环中某些酶如谷草转氨酶、苹果酸脱氢酶、异枸橼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及其醛缩酶从心肌细胞中逸出,使心肌细胞对脂肪酸的利用障碍,心肌细胞内三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脂肪酸乙酰酯等堆积,造成心肌不可逆损伤,使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易致心律失常;D.可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心肌长期受高浓度儿茶酚胺刺激可使心肌肥厚并发生心律失常;E.兴奋交感神经,刺激冠状动脉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

      ②营养效应:

    长期饮酒可致营养障碍;B族维生素及叶酸不足可造成硫胺素缺乏,后者也是引起心肌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饮酒者多数有吸烟史,

    大量尼古丁吸入可促进左心室心肌硬化及胶原纤维聚集,在心肌病的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

      ④其他原因:

    可能与酒精饮料中的添加剂(钴)所致的心肌毒性作用有关。

      2.病理

    酒精性心肌病的病理改变无特异性,类似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以左室为主各心腔均有扩张,心肌苍白松弛,心内膜可见纤维瘢痕形成及斑片样增厚。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肥大,脂肪堆积,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和溶解坏死,细胞内大空泡形成及程度不等的间质纤维化。冠状动脉小分支内膜增生、水肿。电镜常显示心肌细胞肿胀,心肌脂肪小滴及糖原过多,肌浆网排列紊乱和线粒体异常等。

  • 酒精性心肌病一般治疗

      一、酒精性心肌病治疗

      1、本病治疗的关键是戒酒。

    在戒酒的同时,积极劝说戒烟,以改善预后。病程早期即戒酒可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消除,心脏大小可恢复正常。即使心脏明显扩大伴有严重心力衰竭者,戒酒治疗仍可使预后得到改善。

      2、有轻度心力衰竭时,

    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及适当利尿治疗即可使心功能得以改善;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其治疗同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以利尿药、洋地黄、血管扩张药和ACEI为主,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包括低血钾和低血镁。

      3、治疗心力衰竭,

    处理心律失常。有单纯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时,可不必处理;但若出现快速性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因儿茶酚胺在酒精致心律失常中起重要作用,故可首选β受体阻滞药。

      4、当合并酒精性心肌病、

    酒精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等并发症时,除戒酒外,还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二、预后

      酒精性心肌病的预后优于扩张性心肌病。Prazak等(1996)随访了23例酒精性心肌病病人,其1年、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81%和81%,而对照组52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则分别为89%、48%和30%,如果去除心脏移植因素影响,两者差异则更大。Demakis等(1974)对64例酒精性心肌病病人作了4年的随访,发现戒酒的病人病死率为9%,而没有戒酒的病人病死率为50%。Nethal等(1994)用111In标记的抗心肌抗体检查受试者,发现心肌对111In摄取的多少与饮酒量有关,并认为可根据摄取的多少来决定预后,因此戒酒与否明显影响酒精性心肌病的预后。

  •  酒精性心肌病预防

     本病预后优于扩张型心肌病。决定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戒酒。早期酒精性心肌病戒酒后可使病情逆转,扩大的心脏可望恢复正常;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差,死亡原因多为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无论病情严重到何种程度,多数病例戒酒后可望获得病情的缓解。药物治疗本身则仅为一种权宜之计,不彻底戒酒,本病的治疗将归于失败。

  • 酒精性心肌病一般护理

     酒精性心肌病护理

     酒精性心肌病首先要强制性戒酒,可缓解病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相应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等,并加强饮食调理,补充必需维生素,增强体质。

  • 酒精性心肌病饮食原则

     酒精性心肌病饮食

     1、心肌病食疗方

      食疗一:猪心小麦粥

      猪心1个、小麦30克、大枣5枚、大米50克、调料适量。猪心洗净、切片,调味勾芡备用,将小麦捣碎,大枣去核,同大米煮为稀粥,煮沸后加入猪心片,调味服食。此方可补益心气,适用于心肌炎的心悸气短、自汗等。

      食疗二:参枣桂姜粥

      党参10克、大枣5枚、桂枝、干姜各6克、大米50克,牛奶及红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同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牛奶、红糖即成。此方温阳利水,适用于心肌炎心悸自汗、形寒肢冷、水肿尿少、气促胸闷等。

      食疗三:猪血参芪附枣粥

      猪血100克、党参、黄芪各15克、附子5克、大枣5枚、大米50克,调理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稀粥,待熟时调入猪血及调味品。此方可健脾温肾、益气养心,适用于心肌炎引起的肢体水肿、四肢不温、纳差食少、疲乏无力、喘促胸闷等。

      食疗四:玉竹羊心汤

      鲜玉竹15克、羊心1个、调料适量,将羊心洗净、切片,加水与玉竹同炖至羊心熟后,再配以食盐、味精、葱花、姜末等调味服食。此方可益血养心,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的心悸、口干、烦躁、五心烦热等。

      2、酒精型心肌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低盐低脂肪,进高营养、高蛋白、低盐饮食补充维生素类,主要是B族维生素

      3、酒精型心肌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限制摄水量;不能吃海鲜和豆制品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酒精中毒性心肌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心肌病变,呈现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称为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WHO/ISFC)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报告中,将酒精性心肌病列为特异性心肌病中的过敏性和中毒反应所致的心肌病。戒酒后病情可自行缓解或痊愈。本病多发于成年男性。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