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巴来特(Barrett)食管

    巴来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肠化或不伴有肠化。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广义的概念也包括食管的胃上皮化生或异位,以及柱状上皮化生。为与食管下段的贲门黏膜柱状上皮区分, 曾规定病变范围在胃食管连接处(GEJ) 75px以上,近年来的概念定义为内镜下发现并被病理组织学证实在食管与胃黏膜交界的连接线(GEJ)以上出现的任何长度的原有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情况。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肿瘤科
    疾病别称:BE,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生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食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65%
    治疗周期:1-2年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便血,烧心,胸骨后疼痛
    相关检查:内镜检查,食管造影
    并发症:食管肿瘤
    治疗药品:西咪替丁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射频消融系统
  • 巴来特(Barrett)食管病因

      由于胃食管反流破坏了正常的鳞状上皮之后,导致对消化液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化生性柱状上皮形成的一种病理过程。在这一病变的基础上,经常发生消化性溃疡、食管狭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直至腺癌。

      本病常继发于慢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肥胖、吸烟、BE或食管腺癌家族史等是BE的危险因素,BE常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加,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欧美国家较亚洲国家发病率高。国内研究资料显示,BE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可达15%。

      反流的各种成分,包括胃液、碱性胆汁、胰液等均可以引起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受损,由耐酸、再生能力强的柱状上皮进行修复,从而形成BE。幽门螺杆菌(Hp)与BE的发病率尚存在不同意见,但多数实验认为二者呈负相关,根除Hp可能会增加BE的风险。

      Barrett食管癌变经历特殊肠化生一低度异型增生一高度异型增生一原位癌一浸润性腺癌的病理过程,在英、美等国家,约占食管癌的30%~50%,但国内的资料显示癌变率较低。

  • 巴来特(Barrett)食管一般治疗

      治疗目的是减少胃食管反流和处理并发症。药物治疗与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相同。对于组织学确认无杯状细胞和异型性的食管柱状上皮化生或胃黏膜异位,若有临床症状可按“反流性食管炎处理”。没症状者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进行内镜复查,了解有无病变进展。若确认为肠化的BE食管则应病理评估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癌变潜能,并将该类病例纳入临床内镜随访及监测对象。如果活检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需行内镜下治疗,并发食管狭窄则行内镜扩张术,可疑癌变则应积极外科治疗。

      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者,抗酸、抗反流为主要治疗手段,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 1-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或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0.4 2/次、0.8 1/晚次,伴腹胀、呃逆、反酸者可合用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10mg 3次/d或西沙比利5-10mg 3次/d。内科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内镜随访观察治疗后效果。

      内镜治疗主要基于BE的病理分级与食管腺癌进展相关的风险分级,通过去除BE的肠化生上皮,实现鳞状上皮再生从而达到降低食管腺癌的发生率。一般而言,无异型增生患者不需要内镜下治疗。病理明确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考虑内镜下治疗,并进行内镜随访。治疗方法有多极电凝(MPEC)、氩离子凝固法(APC)、光动力疗法(PDT)和内镜黏膜剥离切除术(EMR)等。

      BE出现食管深溃疡、食管瘘、食管狭窄、癌变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要行外科手术切除。出现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行内镜下ESD切除。如果患者同时伴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且症状对药物治疗不敏感,抗反流手术可能对BE的缓解有所帮助。

  • 巴来特(Barrett)食管一般护理

      BE常并发有胃食管反流病,该病应该引起重视,不仅是因为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最主要的是其并发症也很多:对食管可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食管炎、非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e食管、食管腺癌等;食管外损害如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可引起咽炎、鼻窦炎、龋齿、哮喘、肺纤维化等。因此需要加强预防和护理。

      1.多吃软食。食用易于消化的食品,尽量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细嚼慢咽,让牙齿把食物完全磨碎使食物能与胃液充分混合。

      2.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奶类、豆类等,有利于促进损伤咽部的修复,并消除呼吸道黏膜的炎症。

      3.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

      4.平时应少吃或忌食高脂肪的饮食,戒烟、戒酒,尤其不饮烈性酒。少吃柠檬汁、咖啡、巧克力、柑橘类水果、西红柿、胡椒粉等,还应避免餐后平卧和睡前进食。

      5.少吃或不吃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条、麻团、炸糕、辣椒、大蒜、胡椒粉等。

      6. 少吃多餐,餐后不宜马上躺下睡前2---3小时最好不要进食;如果晚上容易反酸,最好在睡眠时把床头抬高10~20厘米。

      7.心理因素也十分重要,心理因素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也十分大,像焦虑、抑郁都会让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紧张的时候注意缓解压力也同样重要。

BE,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生
巴来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肠化或不伴有肠化。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广义的概念也包括食管的胃上皮化生或异位,以及柱状上皮化生。为与食管下段的贲门黏膜柱状上皮区分, 曾规定病变范围在胃食管连接处(GEJ) 75px以上,近年来的概念定义为内镜下发现并被病理组织学证实在食管与胃黏膜交界的连接线(GEJ)以上出现的任何长度的原有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