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系指有过胆囊切除病史的患者术后发生的腹痛、消化不良等腹部症状的统称。在胆囊切除的患者中,20%~40%在术后原有症状继续存在,或2~3个月后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综合征,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很多,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包括许多胆道和非胆道疾病,其中很多疾病与胆囊切除术本身无关。这种“来源不明的疼痛”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肝胆外科
    疾病别称:胆囊摘除后遗症,再发性胆道综合征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有过胆囊切除病史的患者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手术治疗
    治 愈 率:60%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对多脂饮食不能耐受,嗳气,腹鸣
    相关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口服胆囊造影
    并发症:黄疸
    治疗药品:消炎利胆片,利胆排石片,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
  •   一、发病原因

      有人将PCS分为2类,第1类为现有诊断水平能明确原因的胆胰疾病;第2类为目前尚不能明确原因的“真正”PCS。将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为:

      1.术前症状继续存在

      (1)诊断错误或不全面:胆囊异常的标准不正确、吞气症、易激惹结肠、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溃疡、冠状动脉疾病、肋间神经炎。

      (2)复发性胆石。

      (3)肝内结石。

      (4)邻近器官的病变:胰腺炎、Oddi括约肌狭窄、狭窄性胆总管炎或胆管炎、 肝病(肝硬化)、肿瘤被忽视。

      2.胆囊切除术本身引起的症状

      (1)手术操作失败:遗留了肝内或肝外胆管结石、肿瘤被忽视。

      (2)手术操作失误:损伤胆管。即刻: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脓肿、瘘管;迟发:狭窄、胆囊管残余。

      (3)术后粘连。

      (4)生理紊乱:摘除了有功能的胆囊、Oddi括约肌运动障碍。

      3.其他 精神性因素等。

      二、发病机制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限于胆道手术后继续存在或新近发生的肝外胆管解剖与生理方面的紊乱。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90%~95%的患者可治愈,但少数患者的症状可继续存在或复发,也有一些患者出现新的症状,与术前的主诉不一致,可见这些情况并非都是胆囊切除所致。

      PCS绝大多数是由于术前诊断错误,即症状发作不是由于胆系疾病引起,有些情况下邻近器官(胆管、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的疾病所产生的症状也会与术前一样,当然术后症状不可能缓解。

      胆囊切除术后结石的发生大多数是术中探查不仔细,从胆囊管掉入胆总管的细小结石未被发现,如果能采取术中造影和术中胆道镜检查,则可显著减少残石的发生率;再一种情况是原来无结石,由于胆囊切除术后代谢紊乱而形成结石;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手术不仔细,或手术本身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

      胆总管狭窄多由于在术中钝性损伤胆总管而未发觉,出现症状后行PTC或ERCP时才发现。十二指肠乳头硬化、狭窄及胰管硬化、狭窄和胰腺炎的发作,可能因为十二指肠和胆总管切开检查时,金属探条强行通过乳头,损伤Oddi括约肌所致。损伤也可导致胆固醇沉积于末端胆管黏膜而出现慢性炎症。

      PCS的发生率与以下因素无明显关系:口服胆囊造影中显示的胆囊功能;胆囊中结石的大小和数目;无结石的胆囊炎。近年来,由于诊断较以前准确而完善,所以这些疾病的诊断都能得到明确。

      第2类PCS为数不少,目前未明确其原因。近年来研究表明PCS患者的胆管壁对压力的变化特别敏感,只要向胆总管注入1~2ml生理盐水,胆道压力即迅速增加并出现剧烈疼痛。在胆囊切除术前存在胆汁反流的患者,术后出现反流加重,可能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有关。此外,PCS的持续疼痛与心理因素可能有关,有时还应考虑到肠粘连或胆囊床瘢痕的可能。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一般治疗

    PCS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通畅胆道引流,控制感染。单纯的“对症治疗”常得不至良好的结果。因此,治疗前必须进一步探讨其发病原因,得出明确诊断。治疗方法有非手术与手术治疗。

    ①胆管结石直径25px,胆管下端又无狭窄者。②胆道感染尚无明显胆管梗阻者。③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胰腺炎。④胆道蛔虫症。⑤胆道功能紊乱。⑥胆系外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等。

    包括饮食疗法、输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用以止痛、调节胆道功能。

    抗生素、解痉止痛剂、抗酸剂、H2-受体阻滞 剂等。

    ①反复发作的较大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壶腹嵌顿结石、胆管狭窄合并胆管结石。②胆管狭窄反复发作胆道感染,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③Oddi括约肌狭窄,慢性胰腺炎伴壶腹部或胰管梗阻。④胆囊管遗留过长,形成有炎症的小胆囊。⑤药物难以治愈的胆系外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溃疡病等。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手术治疗

    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手术方式。①有胆囊或胆囊管遗留过长者,应行胆囊切除术或胆囊管切除术。②胆管结石者应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清除结石及各种胆肠吻合术或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等。③Oddi括约肌狭窄可行括约肌切开成型术。④胆管狭窄者可行胆总管成型修复术,或胆道消化道重建术。如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Longmire手术等。⑤症状严重的胆系外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溃疡病等也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医验方

    中医、中药辩证论治对胆囊、胆管结石、胆道感染、胰腺炎、胆道蛔虫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胁痛、苍白、脉弦、肝气郁滞者柴胡疏肝散加味;胁痛、发冷发热、口苦咽干、黄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湿热内蕴者,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治之;胁痛、高热、口干、黄疸、苔黄、脉弦数属火毒炽盛者应用黄连解毒汤加茵陈蒿汤治疗。此外,如伴胰腺炎用药以清胰汤(柴湖、木香、元胡、白芍、黄芩、大黄、芒硝等)为主;如伴蛔虫可加乌梅汤治之。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预防

      多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可以预防并能得到早期治愈。

      1.积极开展中西结合治疗胆系疾病,掌握好手术适应症,尽可能减少急症胆道手术,选择好手术方式。

      2.普及胆道影像诊断方法,充分了解胆道病理改变。胆道造影、胆道镜检查、胆压测定等有助于提高胆道手术的治疗效果。

      3.我国肝内胆管病变较为罕见,手术难度较大,提高胆道手术技巧十分重要。各种胆道手术如能消除病因、预防胆道狭窄、建立通畅引流,发生胆道术后综合征的机会肯定会减少。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饮食原则

    (1)根据症状和对脂肪的耐受程度,不应过多摄人脂肪,并主张用植物油烹调。

    (2)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基础上,总热能不能过高。肥胖和超重患者应减体重,使之降到理想体重。热能按低热能饮食原则供给。

    (3)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摄入每日应少于300毫克,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内脏以及鱼子、蛋黄等。可以选用鱼肉、瘦肉、蛋清等

    (4)忌用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萝卜、洋葱等,禁烟、酒。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什么好

胆囊摘除后遗症,再发性胆道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系指有过胆囊切除病史的患者术后发生的腹痛、消化不良等腹部症状的统称。在胆囊切除的患者中,20%~40%在术后原有症状继续存在,或2~3个月后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综合征,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很多,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包括许多胆道和非胆道疾病,其中很多疾病与胆囊切除术本身无关。这种“来源不明的疼痛”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