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脱水

    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急诊科,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青少年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补液治疗、西药治疗
    治 愈 率:98%
    治疗周期:2-4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疾病症状:疲劳,头晕,眼花
    相关检查:全血黏度,尿比重,白蛋白(A,Alb)
    并发症:尿道癌,人流后妇科病,女性尿道癌
    治疗药品:口服补液盐Ⅰ,大黄通便颗粒
  •   (一)发病原因

      1.等渗性脱水

      (1)经消化道丢失: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胰胆瘘等引起消化液丢失,虽消化液中钠浓度略低于血浆中钠浓度,但绝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口服补充一定水分,因此血浆渗透压大多正常。

      (2)反复多次胸、腹腔穿刺放液或引流:一般发生在有漏出液的患者,主要见于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漏出液中的物质(蛋白质除外)与血浆相似,故容易发生等渗性脱水。

      (3)大出血:此时血浆中的水和电解质均按正常比例丢失。

      (4)经皮肤丢失:大部分皮肤失液患者的失水量大于失钠量,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但部分烧伤和剥脱性皮炎患者经创面大量渗液,失水和失钠比例基本相同,也可导致等渗性脱水。

      (5)经肾脏丢失:在肾小管功能减退或各种尿崩症的患者,肾小管不能对水分进行有效的浓缩,失水量和失钠量的比例与肾小球滤液相似,导致等渗性脱水。

      2.低渗性脱水

      (1)脱水治疗不当:高渗性或等渗性失水纠正过程中补水过多,而电解质,特别是氯化钠补充不足。

      (2)肾功能损害: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由于患者肾脏的保钠功能下降,个别患者尿钠的丢失每天可达100mmol。

      (3)利尿药的使用:适当的电解质浓度是利尿的前提,呋塞米等髓襻利尿药和噻嗪类利尿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电解质Na 、Cl-、K 的重吸收产生利尿,因此长期应用会导致电解质的丢失,若氯化钠等补充不足,容易导致低渗性脱水。

      (二)发病机制

      水代谢平衡包括水的摄入和产生以及排泄两大部分,其中渴觉中枢的正常、肾脏稀释浓缩功能的正常、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作用正常起重要作用,二者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将使水代谢处于紊乱状态。

      等渗性脱水主要是细胞外液量的丢失,血容量可明显下降,出现血容量不足的表现。但因血浆晶体渗透压在正常范围,故细胞内液变化不大。因血容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钠、水重吸收增加;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进一步增加水的重吸收。

      低渗性脱水时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差异,通过渗透机制的调节,将发生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向细胞内液转移,发生细胞水肿,并使细胞外液容量进一步减少。

      血浆渗透压降低,使ADH释放减少,使肾脏排水增加,故在早期,可排出较多低渗尿,以尽量保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该作用较细胞内外水分的转运发生得要早,因而虽有脱水,尿量却无减少。低钠血症和血容量减少,还可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加,增加钠、水的重吸收。

      由于上述原因,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容量的减少更为显著,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症状和体征较等渗性脱水更为明显。

  • 脱水一般治疗

      (一)治疗

      脱水均需适当的补液治疗,关于补液的一些计算公式并非能精确计算出脱水量,而且各学者报道也有所不同,在此主要提出一些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当有低血容量休克时,开始输液时应首先同时给予胶体和等张电解质溶液,开始输液速度要快,第1小时通常给予1000~2000ml。

      2.脱水不仅是水的丢失,也包括电解质,主要是氯化钠的丢失,因此纠正脱水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应同时进行。除非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与浓缩性高钠血症和失钠性低钠血症治疗相似,且临床上的计算公式也以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为计算依据。

      3.不论哪种类型的脱水症,都可能因为脱水而尿少,甚至并发肾功能不全,因此输液初期不宜使用含钾溶液,除非合并严重低钾血症,当排除肾功能不全后或尿量增加至40ml/h后,应适当补钾。

      4.不同类型的脱水宜选用不同的溶液 ①低渗性脱水多应用等渗氯化钠溶液(实际上比正常血浆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皆高)或高渗氯化钠溶液,两者皆有利于提高血钠浓度和血氯浓度。②等渗性脱水应在补充生理盐水的同时补充5%或10%葡萄糖溶液。因为任何脱水的患者皆存在不显性失水,且不显性失水基本不排出电解质;而生理盐水的钠离子和氯化钠离子浓度明显比血浆高,因此两者混合补充时有助于保障正常血钠和血氯浓度。③高渗性脱水时,如是严重高钠血症只能输入5%的葡萄糖溶液,但应避免快速输入高渗葡萄糖溶液;如果不是严重高钠血症,应同时补充一定比例的电解质溶液。

      5.补液总量应包括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一般不低于1500ml,以水或葡萄糖溶液为主。

      6.补液原则为先快后慢,补液同时需密切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血压、脉搏、尿量等。在循环状况稳定的患者,避免血钠浓度升高过快或降低过快。

      7.胃肠道补液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除非有明显禁忌证。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应尽早给予胃管鼻饲,口服液体的原则与静脉补液相同。

      (二)预后

      在老年患者,由于肾脏的浓缩功能减退,需要更多的尿量排出代谢产物,因此尿量小于1000ml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肾前性氮质血症。

  • 脱水一般护理

      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发症。

      1.等渗性脱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时,禁单纯补液。

      2.低渗性脱水禁忌早期补充5%或10%的葡萄糖溶液。

      3.高渗性脱水出现严重高钠血症时,禁忌快速输入高渗糖水,以免加重脑水肿。

  • 脱水饮食原则

      1、脱水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多喝开水。

      2)适当的吃些,苹果。桃子。

      2、脱水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不要吃过于辣的食物,以后少吸烟,喝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