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由老年人皮肤发生高度的老年慢退行性变时,组织松弛,小血管周围性的胶原组织缺乏,皮下脂肪和弹力纤维丧失,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稍受轻微的外伤,即可引起破裂,溢血形成紫癜。有人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及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性减少,60岁时达最低值,这种生理改变,使老年人更易倾向于出血。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有二:①由于衰老以致皮肤松弛和皮肤、皮下组织萎缩,血管失去支持而又缺乏弹性,轻微外伤就可造成血管破裂,红细胞外渗;②组织中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弱,故血液吸收迟缓,在细胞外渗处常遗留含铁血黄素沉着。如此反复而成慢性复发性疾病。
老年性紫癜一般治疗
一、治疗
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外伤及防止新损害。慎用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以免加重或诱发新的紫癜。纠正营养不良及治疗肝病。部分患者服用同化激素有效。维生素C、E及烟酸亦可酌情使用。
二、预后
本病很容易复发。
一、预防
采取预防为主,如保护肢体不受外伤,静脉穿刺后局部压迫时间延长,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老年性紫癜一般护理
一、护理
1.休息活动:急性型或慢性型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倾向严重者或已有内脏出血及合并高热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
2.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若伴有贫血应选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忌用温补,应以偏凉或性平者为好,多选用蔬菜水果性凉者对止血有利。注意忌油腻、生硬食物并忌用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等。消化道出血者酌情改进流食或禁食,以静脉补充营养。
3.心理:出血症状常使病人恐惧不安,应给予安慰使之避免情绪过度紧张而激发或加重出血,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老年性紫癜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1.过敏源若是食物,应尽量设法确定是哪种食物并严格禁食该种食物。鱼、虾、蟹、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蚕豆、菠萝、花粉等植物性食物有可能成为过敏源,这些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可占10~15%,应逐一加以排除。
2.高蛋白膳食,瘦肉、动物肝脏、蛋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应充分保证。
3.高维生素食品,尤其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于维持血管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绿叶蔬菜、青椒、柑橘、鲜枣、猕猴桃、刺梨等。冬季蔬菜淡季时绿豆芽也是很好的维生素C来源。
4.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有肾脏损害者,应限盐限水。
食谱举例
早餐:豆沙包(面粉50克、赤小豆25克)
大米稀饭(大米50克)
卤汁豆腐(豆腐100克)
加餐:果汁(橘子原汁50毫升)
午餐:大米饭100克
红烧狮子头(瘦猪肉100克)
素炒菠菜(菠菜100克)
加餐:苹果200克
晚餐:葱油卷(面粉50克)
小米粥(小米50克)
酱猪肝(猪肝100克)
炒小白菜(小白菜100克)
全日烹调用油25克
全日热能8786千焦(2092千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