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1、梅毒螺旋体侵犯升主动脉
当梅毒螺旋体从受损的黏膜入侵人体后,在约半小时后即可经淋巴管侵入淋巴结和身体各部位(如肝、肾、肺、心、骨及关节、脑等),其中部分梅毒螺旋体经肺部淋巴管侵入主动脉的滋养血管,而病变多在升主动脉处,罕见侵犯心肌,其原因可能是升主动脉淋巴组织较多,而心肌极少有淋巴引流。螺旋体侵入升主动脉后,多于10~25年后方出现病变的症状和体征,但少数亦可在1~2年内出现症状。
2.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引起免疫反应
螺旋体侵入人体8~9周后,在人体内不断增殖并引起机体继发性病变。此段时间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梅毒螺旋体在人体内可产生免疫反应,且使螺旋体逐渐减少。其产生的免疫状态可能包括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反应:1~2天后局部出现延迟变态反应便可证实;也可以从三期梅毒树胶样病变得以证明。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包括反应素和螺旋体抗体。反应素的增高表示病变为活动期;螺旋体抗体表示机体感染后的免疫反应状态,一般在感染梅毒后1个月产生,可保持终身,可抑制螺旋体的繁殖及活动。由于免疫反应,某些患者可出现免疫复合体病变,如肾炎等。
二、发病机制
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后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免疫学效应,在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宿主的免疫力亦发生变化并发挥着不同的免疫学效应。在一期下疳出现后1~3 周,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不同抗原成分产生多种抗体,主要由心磷脂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目前认为,抗心磷脂抗体没有任何免疫保护作用,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保护作用也很有限,主要由于梅毒病程中尤其在二期梅毒中该抗体可出现很高滴度,但梅毒螺旋体仍能繁殖和扩散。细胞免疫效应目前认为它在梅毒的病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未经正规驱梅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抑制现象,如T 细胞亚群CD4 及CD4 / CD8 T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产生白细胞介素22 (interleukin22 , IL22) 的能力随病情进展越来越低。Salazar J . C 等[ 6 ]研究发现,CD4 / CD8 T 细胞比值从一期梅毒CD4 T 细胞占优势到二期向CD8 T 细胞占优势漂移。Fitzgerald根据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提出的一期梅毒以Thl (辅助性T 细胞1) 占优势而二期梅毒转为Th2 (辅助性T 细胞2) 占优势的假说。
本病的病理改变是主动脉尤其是升主动脉中层炎性改变和纤维瘢痕形成,引起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动脉瘤、冠状动脉口狭窄,而心肌病变则极少见。
富含淋巴管的升主动脉中层最易受梅毒螺旋体直接侵入。外膜滋养血管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之后引致滋养血管阻塞,产生动脉外膜纤维化,中层肌肉和弹性纤维组织的破坏和坏死,继以瘢痕形成。主动脉中层的坏死和瘢痕引致病变部位的血管内膜呈现树皮样皱起,其皱痕同主动脉长轴平行,由闪光珍珠色斑块覆盖。其病变主要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窦上方),其次为主动脉弓、胸降主动脉,而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及腹主动脉很少累及,肾动脉以下不受累。
升主动脉病变扩展到主动脉根部时,使主动脉瓣环扩大、主动脉瓣叶交界分开而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当病变累及主动脉瓣叶附着处后,更进一步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由于主动脉中层病变,使主动脉壁逐渐变薄,且伴钙质沉着,导致主动脉壁弹性减弱或消失,出现主动脉膨胀或形成主动脉瘤。主动脉瘤多发生在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呈囊梭状,内有血栓,并可脱落造成外周阻塞或压迫外周器官组织,产生相应压迫症状,但不引起主动脉夹层分离。
当病变累及主动脉窦时,可致主动脉壁纤维病变和瘢痕形成而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阻塞。
心肌罕见受累,偶可发生树胶样肿,也可因主动脉瓣口关闭不全或冠状动脉口狭窄引起心肌肥厚、纤维化或心肌缺血等。
梅毒性心血管病一般治疗
一、梅毒性心血管病西医治疗
1、驱梅治疗
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是最有效的抗生素。常用苄星青霉素G(benzathinepenicillin)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周。应检查脑脊液以了解有无神经血管梅毒,如检查阳性,应给予更大剂量作更长程治疗。驱梅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会出现赫氏反应(Herxheimer’s reaction),表现为发热甚至寒战,是螺旋体大量杀灭后引起的全身反应,也是治疗有效的表现。个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生冠状动脉口组织肿胀,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加重,发作心绞痛甚至突然死亡。为防止这些不良反应,在开始治疗的头几天可同时应用泼尼松(prednisone)30~40mg/d,分3~4次口服。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用四环素(tetracycline)口服,4次/d,500mg/次,共用30天。或用红霉素(erythromycin)口服,4次/d,500mg/次,共用30天。四环素及红霉素的驱梅效果较青霉素差。
即使应用大剂量青霉素,能否彻底杀灭梅毒螺旋体仍不清楚。但青霉素治疗可以防止或至少延迟由于持续活动性感染或炎症引起的进一步组织损害。
2.梅毒性心血管病的治疗
梅毒性心血管病诊断确立后,为防止进一步损害,须作驱梅治疗。青霉素为有效的抗生素,可用以下二种方案给药: ①苄星青霉素G(bicillin)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一次共三周,总量720万u; ②普鲁卡因青霉素G60万u肌内注射,每天一次,共21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头孢噻啶,每天肌内注射0.5~1g,共10天,也可用红霉素口服,每次500mg,每天四次,共30天,但通常认为效果比青霉素差。驱梅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于治疗开始后一天出现发热、胸痛增剧等症状,此为大量螺旋体杀死后引起的全身反应和局部水肿的结果,个别患者可在治疗中发生冠状动脉口肿胀、狭窄加重,导致突然死亡。为防止此种反应,可在治疗开始数天内同时给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每次10mg,每6小时一次。有心力衰竭者须控制心衰后再作驱梅治疗。如有神经梅毒或合并HIV感染可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给药。
(1)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重度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考虑作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适应证、方法及危险性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相同。假如关闭不全时间太长,左室重度扩大,则手术效果受影响。如合并主动脉瘤或冠状动脉口闭塞,手术的危险性增加。
(2)梅毒性主动脉瘤:
梅毒性主动脉瘤须用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为:①主动脉瘤产生压迫症状,或迅速膨大,或有破裂的危险;②主动脉瘤虽无症状,但直径超过7cm。手术方法是切除动脉瘤,用同种动脉或血管代用品移植。最近报道手术死亡率为5%~15%。
(3)梅毒性冠状动脉口闭塞:
可作冠状动脉口内膜切除术,于多数病人可使症状缓解。如手术不能使冠状动脉口扩大到满意的程度,则需作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以改善心肌血供。
二、预后
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预后较好,平均寿命可与常人接近。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预后较差,平均10年生存率为30%~40%。是否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在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5年、10年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7%和56%。而一旦出现心力衰竭,5年生存率为15%~20%,10年生存率仅为5%。出现心绞痛对预后的影响次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单纯心绞痛而无心力衰竭,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35%和28%。当病人同时有心力衰竭和心绞痛时,预后较仅有其中一项更差。主动脉瓣置换术能改善病人的预后,但手术的益处比不上其他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原因为左室扩大太严重以及梅毒损害还累及心血管系统的其他部分。
梅毒性主动脉瘤的预后极差,症状出现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9个月,2年死亡率为80%。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可短至1周。主动脉瘤破裂和压迫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是导致死亡的两个最常见原因。手术治疗可改善病人的预后。
梅毒性心血管病的预后还受其他器官梅毒病变的影响。当病人同时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预后不良。
一、梅毒性心血管病预防
1)严禁嫖娼,提倡使用避孕套。树立新道德、新风尚,禁止非法性交往为防止梅毒传播的必要措施。禁毒并积极预防爱滋病的传播。
2)患其他性病时应常规进行梅毒血清反应检查。
3)梅毒患者的性伴侣应定期观察检查。
4)在婚前体格检查应常规包括梅毒血清反应检查。
5)对早期梅毒患者应用青霉素治疗,并随访血清试验,必要时重复治疗。
二.其他注意事项
梅毒感染后7~10 周,或硬下疳出现6~8 周后,梅毒螺旋体即可由局部经淋巴进入全身血流,几乎侵犯全身各个器官。对于心血管系统,主要侵袭升主动脉,其次为主动脉弓、降主动脉、颈总动脉、腹主动脉。它破坏主动脉中层肌肉组织和弹力纤维并产生炎症,发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并伴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从而使主动脉根部扩张、瓣环扩大乃至发生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反流,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它也可引发形成主动脉瘤。偶尔可发生心肌树胶样肿,严重者局限性凸向左、右心室流出道,致排血受阻和心脏增大。
梅毒性心血管病一般护理
梅毒性心血管病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
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
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
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梅毒性心血管病饮食原则
梅毒性心血管病饮食
1、玉米
玉米有抗血管硬化的作用。玉米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镁。还有维生素E,卵磷脂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及防止细胞衰老,脑功能衰退的作用。镁能够帮助血管舒张,维持心肌正常功能。
2、燕麦
燕麦俗称莜麦,含有15%的蛋白质,并且富含亚油酸,多种活性酶纤维、燕麦胶等。常食可降低胆固醇,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优良食品。
3、荞麦
荞麦含有多种独特成分,如芦丁(云香甙)、叶绿素,苦味素,荞麦碱。其中芦丁在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