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1.大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40%,因心肌缺血导致窦房结周围器质性损害。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其窦房阻滞发生率为3.5%,比窦性心动过缓要少得多,其发病原因可以是继发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另外窦房结缺血或梗死亦常见。此外,也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炎症或缺血所致的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等。
2.高血钾、高碳酸血症、白喉、流感等。
3.窦房结周区的退行性硬化、纤维化、脂肪化或淀粉样变。
4.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维拉帕米、丙吡胺、胺碘酮、β受体阻滞药等)中毒以及大剂量使用普罗帕酮亦可引起,但多为暂时性的。
5.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的健康人 可用阿托品试验证实。
6.少数原因不明,个别可为家族性。
7.少见于静脉推注硫酸镁所致(不能排除因注射速度过快所致),低血钾(<2.6mmol/L=时也可发生。
8.少数可同时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呈进行性加重,称双结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由于窦房结发出的激动电位很小,在体表心电图上描记不出,只有用窦房结电图才能记录到,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要通过窦房交接区至周围心房肌,使心房肌除极产生心房波,即窦性P波,以此来间接测出窦房结的活动。窦房阻滞与窦性停搏不同,窦房结仍按时、有规律地发出激动,但激动从窦房交接区向外传至心房肌时,发生传导延缓或不能传出,为传出性阻滞。前者表现一度及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后者表现为二度Ⅱ型窦房阻滞或三度窦房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一般治疗
一、窦房传导阻滞西医治疗
1.治疗窦房传导阻滞主要是治疗原发病。
2.对暂时出现又无症状者可进行密切观察不需特殊治疗,患者多可恢复正常。
3.对频发、反复、持续发作或症状明显者可口服阿托品0.3~0.6mg,3次/d;或静脉注射、皮下注射阿托品0.5~1mg。口服麻黄碱25mg,3次/d。口服异丙肾上腺素(喘息定)10mg,3次/d。
4.严重病例可将异丙肾上腺素1mg加于5%葡萄糖200ml或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
5.对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并且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安装植入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窦房传导阻滞辨证论治
窦房传导阻滞中医治疗
取淫羊藿与黄芪、党参、附子、细辛、麻黄等煎煮同用,可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急性热盛型
证候:该型多为发病6个月内,伴有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且还有心悸、胸闷痛,便于尿赤,脉疾数或结代,苔黄,舌尖红。
治则:清热泻火,兼养心阴。
方药:以银翘散、五味消毒饮、泻心汤、竹叶石膏汤等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黄芩、蒲公英、知母、大青叶、麦冬、元参、甘草。
(2)心阴虚损型
证候:多为恢复期,病程在6个月或一年以上。症见心悸、气短、胸憋闷,心烦口干,手足心热或常有低热,脉细数或结代,舌质红,无苔或少苔。
治则:养阴清热,兼以安神。
方药:一贯煎、酸枣仁汤、补心丹等加减。药用生地、麦冬、沙参、元参、莲心、炒枣仁、蒲公英、
茯神。琥珀粉(冲)五味子、紫石英、板兰根、丹参。
(3)气阴两虚型
证候:多为慢性期或后遗症期见到该型。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气短,胸闷,乏力,面色晄白,自汗盗汗,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或剥脱,脉细数或促代或虚数。
治则:益气养阴,复脉宁心。
方药:生脉散、炙甘草汤和加减复脉汤。药用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丹参、琥珀粉(冲)、炙甘草。
(4)阴阳两虚型
证候:多属慢性期,也可见于急性暴发型。症见心悸气促,动则喘急,肢冷畏寒或自汗不止,乏力,浮肿,面色晦暗或紫暗,倚息不得卧,脉细数结代,舌暗淡,苔薄白。
治则:温阳救逆,利水平喘。
方药:以参附汤、右归丸、真武汤、济生肾气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生黄芪、桂枝、生龙牡,枸杞子、泽泻、白术、干姜、五味子、炙甘草。
窦房传导阻滞预防
窦房传导阻滞多数为无症状,心率显著过缓时可引起乏力、头昏、胸闷等。严重者可引起心原性昏厥。轻者无需治疗。顽固而持久,并有晕厥或心原性昏厥发作者,需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控制、消除原发病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合理使用洋地黄制剂、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起居有常、饮食适当、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体育锻炼,以使筋脉气血流通。
窦房传导阻滞一般护理
窦房传导阻滞护理
起居有常、饮食适当、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体育锻炼,以使筋脉气血流通。
窦房传导阻滞饮食原则
窦房传导阻滞饮食保健
饮食注意事项:饮食清淡,少肉多素,戒烟戒酒,其他无特殊禁忌。
食疗:止痛药茶取红花15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降香 10克,丹参30克,加水煎煮之后去渣取汁,取药汁代茶饮用,每天服完1剂。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适合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期的病人饮用。
红花蜜汁 取红花150克,川芎150克。加水煎煮后去渣留汁,将药汁倒人锅中,用小火熬成浓汁,冷却后加入蜂蜜调匀服用。每天服3次,每次 10毫升,可服30天。适宜冠心病心绞痛疼痛已经缓解,但是还有胸闷憋气、舌质紫暗等血瘀气滞表现者服用.
参红粥取太子参50克,红花10克。将两味药加水煎煮,去渣留汁,在药汁中加入洗净的粳米30克,绿豆20克,煮成稀粥服用,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适宜冠心病恢复期气虚乏力、胸闷心悸等气虚血瘀表现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