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脾囊肿

    脾囊肿并非真性肿瘤,是脾脏组织的瘤样囊性病变;临床上可分为寄生虫性囊肿和非寄生虫性囊肿。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内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寄生虫性脾囊肿常见于中青年...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手术治疗
    治 愈 率:70%
    治疗周期:2周--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疾病症状: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部肿块
    相关检查:脾脏触诊,腹部B超
    并发症:腹膜炎
    治疗药品:参芪降糖颗粒,杞枣口服液,肾炎康复片
  •   一、发病原因

      1.寄生虫性囊肿 由棘球绦虫属的包虫囊构成,由幼虫经血进入脾内发育生长成寄生虫性囊肿,囊内壁无衬覆上皮,囊内含寄生虫虫体或虫卵及坏死组织, 2%的棘球蚴病中可有脾包虫囊肿,常与肝、肺棘球蚴病并存,在我国北方畜牧地区可见。

      2.非寄生虫性囊肿包括真性和假性囊肿

      (1)真性囊肿:有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血管和淋巴管囊肿等,它与假性囊肿的区别在于囊内壁被覆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其中表皮样囊肿多见于青年,常为单发性,最大直径可达31cm,囊内液体多达4000ml,色质浓稠,为淡红色或褐色,可有胆固醇结晶;病理形态可见,囊内壁衬以鳞状上皮,基底膜平整,无表皮钉突,无皮肤附属器。而表皮样囊肿来源不明,可能为胚胎期胃背侧系膜或中肾管的细胞误入脾内发育而成;其病理所见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及附属器,为皮肤全层结构,可有神经组织及骨组织等,囊内可有白细胞、脂肪小体和胆固醇结晶。

      (2)假性囊肿:较真性囊肿多见,约占非寄生虫囊肿的80%,囊肿多为单房性,可有外伤史,囊肿可以很大,囊壁无内皮细胞被覆。

      二、发病机制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 脾囊肿一般治疗

      一、治疗

      由于脾囊肿可逐渐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容易发生破裂,危及生命,因此任何种类的脾囊肿原则上均应行手术治疗。以前全脾切除术是脾囊肿治疗的惟一选择。近年来考虑到保留脾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性,除了囊肿为感染性或位于脾门区之外,一般主张行部分脾切除或囊肿切除术,此术式对儿童病人尤有意义。如脾脏与周围组织粘连重,囊肿为单房又合并化脓性感染时,可应用脾囊肿切开引流术;对体积巨大的单房脾囊肿,可先抽空其内容物后再行脾切除;对化脓性与包虫性囊肿,术中还应注意周围脏器,以免感染扩散。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脾脏切除、脾囊肿切除、脾囊肿开窗术等也成为脾囊肿治疗的重要选择。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   一、预防

      做些慢走、打太极拳等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但应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同时应预防感冒和各种感染,以防出现脾囊肿继发感染。应注意补充蛋白类及富含类脂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肉、蛋类及花生、核桃、松子、瓜子,豆类如黄豆、黑豆等。同时注意饮食宜清淡、细致,富于营养。

  • 脾囊肿一般护理

      一、预防

      1.入院护理接诊护士热情接待病人,做好入院介绍,讲明消

      毒隔离意义,取得病人配合。

      2.饮食护理

      根据不同疾病给予治疗饮食,做好饮食护理。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4.及时送检

      准确及时留送化验标本。

      5.心理护理鼓励、安慰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6.健康指导

      (1)讲解传染病的预防、传播途径等知识,保护易感者,做好

      一级预防。

      (2)做好出院后休息、饮食、服药、复诊等指导。

  • 脾囊肿饮食原则

      一,不适宜食物

      忌油腻,生冷刺激难消化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