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约50cm一段)、以及胰管和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是常见的外科急症。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胃,肠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 愈 率:90%
    治疗周期:2-4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疾病症状:呕血,大便黑色,面色苍白
    相关检查:上消化道X线钡餐,内镜检查,大便血液
    并发症:失血性休克,腹膜炎
    治疗药品:法莫替丁注射液,凝血酶,西咪替丁片
  •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如表36-1所示,但在外科临床工作中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最为常见。

      表36-1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一)胃、十二指肠疾病

    (二)食管疾病

    (三)血管病变

    (四)肝胆胰疾病

    (五)全身性疾病和其他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脱垂手术后吻合口溃疡、套叠胃肉芽肿病变十二指肠憩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责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食管憩室主动脉瘤、脾动脉瘤胃壁内小动脉瘤、血管瘤胃粘膜下动静脉畸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肝癌伴门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阻塞综合征胆道出血壶腹癌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急性胰腺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肺原性心脏病肺气肿合并感染凝血机制障碍白血病紫癜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淋巴瘤尿毒症淀粉样变性结节病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溃疡病约占半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1/4,近年来急性出血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伴发出血的病例也有所增长,约有5%左右病例的出血病灶未能确定,即使剖腹探查也未能找到出血原因。

  •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治疗

    一、上消化道出血西医治疗

      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由于很多疾病和病变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每一个病种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不尽相同,其中具体的治疗措施也有所偏重,这里不能详细介绍每一个病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案,如胃溃疡出血病例中甲氰咪呱的使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三腔管气囊填塞疗法等等,其详细内容可参阅该疾病的有关章节。

    1)抗休克和支持疗法

    建立一条通畅的静脉补液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输入全血、血浆、右旋糖酐或平衡液,以维持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定期复查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等,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保证一定的尿量。

      2)止血剂和血管活性药物

    静脉注射维生素K1或对羧基苄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可用白芨、三七、止血粉,也可通过胃管用冰生理盐水灌洗,或取8~16mg去甲肾上腺素溶于100~200ml冰生理盐水中注入胃腔内。垂体后叶素可用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用剂量为20单位加入200ml葡萄糖液中,於20~30分钟内静脉内滴完,需要时可在3~4小时后重复使用。垂体后叶素可使内脏小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血流而致门静脉压力降低,发挥止血作用。近年报道心得安有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作用。

     3)经内窥镜局部病灶止血法

      1、电凝止血

    直接将单极电极压在出血部位上,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组织蛋白凝固而止血。对溃疡病出血,使用300kHz高频电流,持续2秒钟,电凝5次左右,止血成功率为80~95%。电凝止血法对出血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贲门粘膜撕裂和吻合口出血均有止血作用,但对较大血管的出血效果不满意,尚有1.8%穿孔的发生率。近年有使用多电极电凝的止血方法,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电灼止血

    应用单极电极,靠近而不直接接触出血组织,通过发出电火花,使蛋白质受热凝固而止血。此法较电凝止血更为表浅,故更适用于粘膜出血。

      3、激光光凝止血

    激光照射止血病灶后,光子被组织吸收,转为热能,使蛋白质凝固,血管收缩闭塞而致出血停止,常用的激光有氩激光和石榴石激光两种,氩激光止血安全且组织损伤小,激光照射对出血血管直径大于1mm者不易止血。

      4、微波组织凝固止血法

    微波是波长很短的无线电波,波长介于超短波和红外线之间。生物体细胞属有机电解质,其中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作用下引起极化,并随着微波电场的交替变换而来回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与相邻分子产生类似摩擦的热耗损,使组织加热到一定温度而发生凝固。一般使用30~50w微波发生器,照射时间5~30秒,微波组织凝固区范围直径达3~5mm,凝固深度视电极插入的深度而定,一次照射后组织修复可在2~4周内完成,无穿孔等并发症。对于较大创面的出血,需在其不同部位作多点凝固,方能达到止血目的。

      佐藤在3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对比微波、激光和局部注射纯酒精的止血效果,疗效分别为100%、83%和86%。国内于1987年已开始这一治疗,但受治的病例数和病种不多,尚待进一步总结临床经验。

      5、热探头止血法

    原型热探头是由一个中空的铝圆筒构成,内有一个绕在陶制轴心上的加热线圈,此线圈与外面的铝圆筒彼此电绝缘,另有一个热电偶装在探头的尖端,用来测量瞬时的实际温度,通过自控系统调节热量,使之达到所需的温度。近年Olympus公司又生产多型的改良装置。用探头压住出血的血管,连续供给热探头几个脉冲的能量,每一脉冲给予15~20J能量,即可使出血部位及其周围粘膜变白,止血成功。临床上主要用于溃疡病大出血的治疗。Johnston比较YAG氩激光和热探头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效果,激光治疗35例,止血成功率69%;热探头治疗19例,全部获得止血,疗效好,较安全。热探头止血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很有前途。

      6、硬化剂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直视下于曲张静脉的附近反复注入5%鱼肝油酸钠,每次2~3ml,总量15~25ml,取出内窥镜后再用三腔管压迫数小时,止血效果满意。Paquet创用1%Aethoxylsclerol进行注射,每次3~10ml,出血停止后隔4~7天再重复注射,能使静脉曲张消退,该药可作血管内注射,安全有效。

      4)选择性血管造影介入疗法

    在作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的同时,可进行介入疗法,必要时作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或胰十二指肠动脉的超选择性血管造影,针对造影剂外溢或病变部位经血管导管滴注垂叶后叶素、加压素或去甲肾上腺素,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出血停止。对注入加压素止血失败者,胃肠壁血管畸形,以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出血而不能立即手术者,还可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上述介入疗法的具体操作可参阅第37章有关内容。

      在某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经加压素注射和气囊填塞不能止血,又不能耐受手术,可采用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以控制出血。经皮作肝穿刺将导管通过门静脉插入胃左静脉或胃短静脉,然后注入栓塞剂,止血率可达90%,但有一定数量的病例在一月后复发出血。

      5)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仍占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肿瘤引起的出血,如经上述非手术疗法不能控制止血,患者的病情稳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凡对出血部位及其病因已基本弄清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经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者,可改用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首先控制出血,然后根据病情许可对病变部位作彻底的手术治疗。如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而出血仍不停止者,可考虑剖腹探查,找出病因,针对处理。

    上消化道出血辨证论治

     二、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

      辨证分型

      胃中积热证:吐血紫暗甚则鲜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大便黑如漆,口干喜冷饮,胃脘胀闷灼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 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主要药物:大黄、当归、白芍、大蓟、小蓟、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栀子、甘草。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热伤胃阴,加麦门冬、石斛、天花粉。

      肝火犯胃证:吐血鲜红或紫暗,口苦目赤,胸胁胀痛,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泄肝清胃,降逆止血。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通草、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可加白茅根、茜草、旱莲草加强止血;吞酸者加乌贼骨、贝母。

      脾不统血证:吐血暗淡,大便漆黑稀溏,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健脾,养血止血。

      [方药] 归脾汤加减。主要药物: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白及、仙鹤草、乌贼骨、阿胶。脾胃虚寒者加熟附片、炮姜,或改用柏叶汤;出血量多者,可加地榆炭、侧柏叶、血余炭。

      气随血脱证:吐血量大,大便溏黑甚则紫暗,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眩晕心悸,烦躁口干,神志恍惚,甚或昏迷。舌淡红,脉细数无力或脉微细。

      [治法] 益气摄血,回阳固脱。

      [方药] 独参汤或四味回阳饮加减。主要药物:人参、制附子、炙甘草、炮姜。

      经验方

      1.朱良春方

      [功效] 回阳止血。

      [药物组成] 制附子9克,红人参10克,生白术10克,炮姜炭10克,炙甘草8克,灶心黄土(包煎) 60克,三七粉(分吞)5克,乌梅20克,阿胶15克。

      [用法] 水煎两次,取汁约300毫升,熔入阿胶,待药液微温少少服之。

      [主治] 气随血脱证。

      2.胃血宁I号、胃血宁II号

      [功效]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药物组成] 胃血宁I号:紫珠叶粉2克,白及粉3克,乌贼骨粉5克,生大黄粉1.5克,混合装入塑料袋内,封口。胃血宁II号:血余炭粉2克,紫珠叶粉2克,白及粉3克,乌贼骨粉5克,生大黄粉1.5克,混合装入塑料袋内,封口。

      [用法] 每次一包,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主治]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适宜技术

      1.针刺疗法

      胃中积热证:取上脘、内庭,针用泻法:肝火犯胃证:取不容、劳宫、梁丘、太冲、地五会,针用泻法;脾胃虚弱证:取中脘、脾俞、足三里、隐白,针用补法加灸。

      2.穴位贴敷法

      (1)栀子1克,郁金6克,白芷6克,大黄15克,共为细末,韭菜汁调成糊状,敷于膻中、上星、上脘三穴,药干另换新药。适于热盛伤络型。

      (2)白芷、炒栀子各适量,水煎,布包药渣趁热敷胸口,适于热盛伤络型。

      (3)紫珠草、地稔根各150克,水煎,浓缩 500毫升(可按此比例制取药液),用时先取 300毫升,用胃管注入胃内,左右变换体位,使药液与胃各部充分接触,然后抽出。另取200毫升注入胃内保留。

      (4)吴茱萸末适量,醋调敷于涌泉穴。

      3.敷脐疗法

      (1)大黄30克研细末,加米醋适量调成膏状敷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3~5次为一疗程。适于胃热壅盛型。

      (2)大黄、栀子各20克,研细末,米醋适量,用法同上。适于肝火犯胃型。

      (3)鲜小蓟、鲜旱莲草各适量,捣烂取汁,大蒜一枚捣如泥,与西瓜霜15克和匀成膏状,敷于脐窝及双侧涌泉穴,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适于吐血不止者。

      4.中成药

      (1)云南白药:功能化痰止血,活血止痛。:每次一克,吞服,每日4次。

      (2)参三七粉:3克,口服,每日3次。用于各种部位出血。

      (3)大黄粉:3克,口服,每日3次。用于各种部位出血。

      (4)白及散:6克,口服,每日2~3次。用于吐血、便血、肺伤咯血、金疮出血等。

      (5)乌芍散:6克,口服,每日2~3次。用于消化道出血。

      (6)十灰散:3~6克,口服,每日2~3次。用于血溢妄行出血。

      5.中药针剂

      (1)生脉注射液:功能益气回阳养阴。每次20~40毫升,用5%~10%葡萄糖稀释静脉滴注。

      (2)参附注射液:功能益气回阳固脱。20~100毫升加入5%~10%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

      6.其他疗法

      内镜对出血灶喷洒止血,常用云南白药、参三七粉、白及粉、复方五倍子液等药物局部止血。

  •   上消化道出血预防

      1.积极进行针对出血病因的治疗。

      2.注意生活习惯、饮食、情志,避免刺激因素。

  •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应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慢性肝病患者要了解和掌握目前自己的肝病状态,比如有无肝硬化,有无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等。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劝告与指导,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切忌侥幸心理。

      2、合理休息,不可过劳。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功能缺失,已不能满足全负荷工作的需要。因此,应注意休息,做到力所能及、劳逸结合。提倡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不适合做快跑、急走等剧烈的活动。

      3、软化饮食,禁忌粗糙。进食粗糙的食物有可能划破食道或胃底曲张的静脉而引起出血。饮食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过饱。进食最好细嚼慢咽。食物以稀软易消化、富含营养及少渣为宜。患者还应禁辛辣、油煎食品。

      4、情绪轻松,不要紧张。科学证实,不良情绪同样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5、禁忌饮酒,合理用药。避免接触和进食对肝脏有损害的毒性物质,如酒、某些药物及化学品等。阿司匹林应谨慎使用,以免诱发消化道黏膜出血。

  • 上消化道出血饮食原则

     上消化道出血饮食

      1)黄花菜 

    又名金针菜。本品熟食有清肝、凉血、止血作用。上消化道出血属胃热或肝火者,可食本品作为辅助治疗。

      2)蕹菜 

    又名空心菜、无心菜。本品食用(生食或熟食)能清胃肠之热。适用范围同上。

      3)藕

     鲜藕能凉血行瘀。胃热或肝火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者,可饮鲜藕汁作为辅助治疗。

      4)木耳

     又名黑木耳。有凉血止血之效。本品炒炭存性,研末冲服或入药煎服有止血作用。适应症同上。

      5)小蓟 

         又称刺儿菜,为民间常食之野菜。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约50cm一段)、以及胰管和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是常见的外科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