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腺淋巴瘤的组织发生来源观点不一,大多数人认为发生自残存于邻近淋巴结内的异位涎腺组织。经观察在胚胎的腮腺区淋巴结内和典型的腺淋巴瘤附近的淋巴结内,均曾查见类似的腺管。免疫学研究证明本瘤组织中的淋巴组织,主要由T淋巴细胞及少数B淋巴细胞组成。超微结构观察提示这些淋巴组织是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结果。故认为本病瘤组织内的淋巴样成分来源于腮腺区正常或反应性淋巴结组织,不参与肿瘤的形成和生长。
1.大体形态:腺淋巴瘤体积一般不大,直径一般在3~4cm,肿瘤表面光滑,常呈轻度分叶,有完整纤薄的包膜,呈圆形或卵圆形,较软,可压扁,有时呈囊性感,切面大部分呈实性,可见似干酪样,灰白色,质地均匀,部分呈囊性,常见棕色较清的粘液样,胶东样或乳汁样物质由囊内流出。
2.镜检:肿瘤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上皮成分形成不规则的大腺管或囊腔,并有乳头突入管腔,腺腔内含红染色无定物质,有时见有胆固醇结晶裂隙或少量炎性细胞,上皮细胞排列成双层,内层为高柱状细胞,具有颗粒状,嗜伊红的胞浆;外层细胞呈立方,多角或圆形,核空泡状,淡染,可见核仁,腺管上皮细胞无异型性,有时可见上皮细胞呈鳞状化生,偶见粘液细胞,皮脂腺细胞和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也可排成实性团块,间质中除有一些纤维结缔组织外,尚有许多淋巴细胞密集排列成大小不等的团块,或形成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
3.生物学特点:腺淋巴瘤生长缓慢,瘤体一般不大,极少有直径超过10cm者,文献报道局部复发率为5.5%~12.2%,但Evans等认为,所谓复发,并不是原来的病变可生长,而是具有多灶性的特点,在同一腮腺内可有一个以上的肿瘤,也有双侧同时发生者,肿瘤癌变者极少。
腺淋巴瘤一般治疗
腺淋巴瘤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因目前不断有报告其复发者,这可能与其具有肿瘤多发性的特征有关。Foote、Patey、Kleinsasser及国内郭媛珠均报告腺淋巴瘤有多灶性的特征。故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或腺叶大部切除是最好的手术方法。手术中应将腺体内的淋巴结尽量摘除,以防以后发生新的病变。
1.预防:
腺淋巴瘤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改掉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还可以吃一些抗癌的食物,如西兰花和卷心菜、柑橘橙类水果、大蒜、杏子、无花果、红薯、苦瓜等等,这些食品都具有很好的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
腺淋巴瘤一般护理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按全麻术后常规准备好各种物品。患者回到病房后去枕平卧,向麻醉医生了解手术过程。动态监护重要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有无因喉头水肿、舌后坠而引起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内的痰液及血液,防止窒息。
3.引流管护理: 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阻塞,是否固定良好,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做好班班交接。更换引流装置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一般放置24~72h,若24h引流量≤30ml,可报告医生考虑拔管。
4.口腔护理:术后口腔护理十分重要。除指导患者进食后漱口外,护士每天必须做好口腔护理,并用1.5%双氧水漱口,每日4次,保持口腔清洁,防止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腺淋巴瘤饮食原则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