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很多,但高泌乳素血症不一定导致溢乳,溢乳亦非必然伴有高泌乳素血症。
1.生理因素
睡眠时血浆泌乳素升高,PRL分泌增多开始于睡眠后,并持续于整个睡眠过程。妊娠时PRL的分泌也增加,较非妊娠期升高10倍以上。吸吮可使PRL的分泌暂时增多,但在哺乳3个月后,上升的幅度逐渐下降。长期哺乳时,正常范围的泌乳素水平即可引起乳汁分泌;体力活动、应激、精神刺激及刺激乳头,月经黄体期均可增加泌乳素的分泌。
2.病理因素
(1)肿瘤性高泌乳素血症(Forbes-Albright syndrome):
系下丘脑-垂体系统肿瘤所引起。据报道,该型高PRL血症占高泌乳素血症全部患者的71.6%,其中泌乳素瘤占闭经-溢乳综合征的33%~76.9%。多数为微腺瘤(直径<1cm,66%),少数为巨腺瘤,占30%。肿瘤细胞不受下丘脑PIF的抑制,自主性分泌大量泌乳素。生长激素(GH)瘤、GH/PRL混合瘤、ACIH瘤及嫌色细胞瘤也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肿瘤增大压迫垂体柄、腺垂体的LH及FSH分泌细胞或下丘脑的PIF及GnRH运送受阻时,则泌乳素升高伴有LH及FSH的分泌异常,发生闭经-溢乳综合征。胃肠类癌或胃泌素瘤偶尔合并高GH血症和高PRL血症,病人有闭经-溢乳表现,垂体可扩大,有垂体瘤的影像学表现,切除胃肠类癌后,垂体瘤亦消退,其原因未明。垂体的促性腺激素(LH/FSH)分泌性肿瘤少见,男性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血FSH升高;女性病人的血FSH/LH亦升高,但由于绝经等原因,常不易想到本病可能,测定血清α-亚基水平可有助于早期诊断,高分辨MRI可明确诊断。当绝经后妇女出现溢乳(已绝经),血PRL升高时,要想到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性肿瘤可能。如病人对多巴胺能神经激动剂治疗的反应差,疗效不明显,垂体瘤无缩小,症状无改善,或者在治疗过程中血PRL虽下降,但出现皮质醇和ACTH升高,应想到垂体泌乳素瘤衍化为ACTH瘤可能,极少数PRL瘤病人可发展为Cushing综合征(并非PRL/ACTH混合瘤、肿瘤细胞的PRL免疫组化染色阴性而ACTH染色阳性)。当垂体柄受压迫或由于下丘脑的调节因子(如galanin)分泌障碍可出现这一现象。除PRL瘤可与GH瘤、LH/FSH瘤、TSH瘤、α-亚基瘤并存外,还可合并中枢性尿崩症。
此外,空泡蝶鞍综合征、下丘脑及其附近的肿瘤,压迫垂体使PIF降低而致泌乳素升高。颅脑创伤、垂体意外瘤、颅咽管瘤、垂体囊肿、脑膜瘤、第3脑室血肿、蛛网膜囊肿、Rathke囊肿、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MEN)等亦可伴有本征。
(2)产后性高泌乳素血症(Chiafi-Frommel综合征):
约占全部高泌乳素血症的30%,继发于妊娠、分娩、流产或引产后者,泌乳素一旦升高后不易下降。本症的PRL仅轻度升高,症状轻微,预后较好。
(3)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Ahumada-Argonzdel Castillo综合征):
少见。原因不明,多为精神创伤、应激因素所致,部分是由极微小腺瘤或大分子高泌乳素引起的。
(4)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并高PRL血症可能由于TRH刺激PRL释放所致。此外,Addison病、慢性肾衰也可引起PRL分泌。某些肿瘤(如支气管肺癌、肾上腺癌、胚胎癌)亦可分泌异位PRL。
原发性甲减伴闭经-溢乳综合征多属甲减本身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合并有垂体PRL瘤,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伴发的高PRL血症甚至垂体PRL瘤均可消失。产后甲状腺炎(患病率约5.5%)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也与高碘摄入等环境因素有关。甲状腺组织见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早期伴甲亢,数月后出现甲减表现,并可伴有月经紊乱、闭经-溢乳及甲状腺肿。闭经-溢乳症状较轻,多数随甲减的恢复而自行缓解。
(5)医源性高泌乳素血症(iatrogenic hyperprolactinemia):
某些药物可长期抑制下丘脑合成多巴胺或影响其作用而引起泌乳素分泌,停药后可自然恢复。
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安定类药物可抑制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高PRL血症和闭经-溢乳综合征,长期应用甚至导致PRL瘤。一般主张加用多巴胺激动剂,但溴隐亭又可拮抗安定类药物的作用,使病人的精神症状难以控制。Melkersson等主张在使用安定剂(如氯氮平,Clozapine)同时加用司可巴比妥(Quinalbarbitone),既有利于精神症状的控制,又防止PRL的升高。
(6)反射性因素:
刺激乳头、胸部手术或胸部病变可通过神经反射刺激泌乳素分泌,泌乳素呈轻至中度升高,常伴溢乳,但不一定伴有闭经。去除病因后,血泌乳素恢复正常。
在最近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持续服用避孕药未见垂体瘤生长。前瞻性研究显示激素替代疗法对由于垂体微腺瘤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无不良影响。
二、发病机制
1.抑制下丘脑-垂体功能
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DA)的分泌,抑制GnRH的合成和释放,使E2的正反馈反应和LH诱导的排卵峰消失。
2.抑制卵巢功能
降低窦状卵泡FSH、LH、PRL受体数目,加速卵泡闭锁。抑制FSH介导的粒层细胞芳香化酶活性,减少雌激素分泌,致黄体功能不全。如PRL≥100μg/ml,孕酮合成完全停止。Yoshimura等在兔离体粒层细胞培养中发现,向培养基中加入PRL后,卵泡发育受阻,卵巢类固醇激素和孕酮的合成停止,卵泡内纤溶酶原活性下降,使卵泡上皮细胞及卵泡壁不能分解,即使偶有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其卵子的卵裂和受精能力亦明显降低,说明高水平的PRL可直接抑制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并降低卵子的质量。
3.对乳腺的作用
泌乳素通过其在乳腺组织上的相应受体作用而影响乳腺的乳汁分泌,促进乳腺酪蛋白和乳白蛋白的生成,高泌乳素可引起乳腺小叶增生、巨乳和溢乳。溢乳可为自主性(显性)或隐匿性(挤压乳房时出现),可为浆液性、脂性或乳汁样。近年来人们注意到PRL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人认为高泌乳素血症是乳腺癌不良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
闭经溢乳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闭经溢乳综合征西医治疗
1.病因治疗
主要包括下列数个方面的治疗:①由药物引起者(包括口服避孕药),一般停药可自然恢复,若停药半年后月经未恢复,可用药物治疗。②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用甲状腺素制剂替代治疗,不宜因溢乳或闭经而盲目用溴隐亭治疗,如单用溴隐亭可通过下丘脑抑制TSH分泌,使病情加重。③颅内肿瘤患者,根据病情采用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近来临床观察,对垂体泌乳素瘤合并不孕者,单纯药物治疗优于手术及放射治疗。由于无损伤,有利于性腺轴功能的恢复,但巨腺瘤出现压迫症状时,以及溴隐亭治疗无效和无激素分泌性垂体瘤且D2受体减少者,宜手术治疗,手术前后配合溴隐亭治疗可提高疗效。
2.药物治疗
(1)溴隐亭:
属半合成麦角碱衍生物,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促进PIF合成和分泌,抑制PRL合成和释放,并直接作用于垂体肿瘤和PRL细胞,遏制肿瘤生长和阻抑PRL、GH、TSH和ACTH分泌,适用于各种类型高泌乳素血症,也是垂体腺瘤(微腺瘤或巨腺瘤)首选疗法,尤其适合于年轻不孕患者希望生育时的治疗。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每天1.25~2.5mg,根据血PRL、症状及基础体温变化判断疗效并调整用药剂量,当增至5mg以上,则需分次服用,70%~90%的患者治疗8周左右可恢复排卵,溢乳停止。副作用为恶心、头晕、体位性低血压等,与用量有关,停药后消失。用药期间妊娠者,不增加流产率及畸胎率,但因药物能通过胎盘并抑制胎儿PRL合成,故早期妊娠者应尽量停用溴隐亭;由于泌乳素微腺瘤的自然病程是良性的,经过几年治疗,一些病人可恢复排卵性月经。
(2)左旋多巴:
在体内代谢为多巴胺,作用于下丘脑,释放PIF,每次0.2~0.5g,3次/d,可使PRL下降,促性腺激素上升,多数用药1个月后恢复月经,2个月后溢乳停止,但恶心、呕吐反应较重。
(3)八氢苯并啉(CV205-502):
是一种非麦角碱类多巴胺能激动剂,为新一代特异、高效、长效的抗PRL药,适应证同溴隐亭,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溴隐亭、治疗无效和复发者,开始剂量0.025mg/d,睡前服用。根据治疗反应和PRL水平调整剂量,在3个月内达0.1mg/d,剂量范围为0.04~0.1mg/d。
(4)维生素B6:
增加下丘脑多巴胺的转换率,从而增加PIF的作用。
多巴胺能神经激动剂为PRL瘤的主要有效治疗药物,但其疗效取决于肿瘤细胞(亦包括增生的PRL细胞和非PRL分泌性其他垂体肿瘤细胞)膜上的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强度。用123Ⅰ-甲氧苯酰胺(123Ⅰ-methoxybenzamide;123I-IBZM)闪烁扫描可估计D2受体密度,如肿瘤呈123I-IBZM高摄取(D2受体高表达),一般对溴隐亭、喹高利特(Quinagolide)和卡麦角林(Cabergoline)治疗有良好反应。123I-IBZM扫描对所谓的“无功能”性垂体瘤也有重要诊断价值,尤其可筛选出适合于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的患者。
3.促排卵治疗
单纯溴隐亭治疗不能成功排卵和妊娠者,即采用以溴隐亭为主,配合其他促排卵药物的综合疗法,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虽高PRL血症对排卵过程有不良影响,但不是可靠的避孕方法,事实上轻至中度(70~100ng/ml)PRL血症的患者仍能自然妊娠。另外,要求避孕的患者,避孕药能治疗高PRL血症妇女存在的低雌激素症状,研究表明激素替代治疗对垂体腺瘤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没有不良影响。Zennaro等报道,1例45岁妇女患闭经-溢乳综合征和C型肝炎,在接受干扰素α治疗后,闭经-溢乳综合征自行缓解,血PRL降至正常,干扰素α是否对PRL瘤有治疗作用,尚待进一步观察。
闭经-溢乳综合征者经药物治疗后,可恢复月经、排卵及妊娠。妊娠前为微腺瘤者,妊娠后变为较大腺瘤的几率为1%,妊娠促使巨腺瘤进一步增大的几率为23%,故PRL瘤者妊娠可先停用药物治疗(至少在怀孕后4~6周内应停止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血PRL升高与妊娠不呈比例,或见肿瘤增大,应服用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对胎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最好选用新一代的卡麦角林(Cabergoline)。
4.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当肿瘤引起明显压迫症状,或合并有其他激素分泌性肿瘤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γ刀治疗)。
闭经溢乳综合征辨证论治
二、闭经溢乳综合征中医治疗
辨证选方
1. 肝郁化热
治法:疏肝清热,抑乳调经。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10g,当归15g,白芍15g,赤芍15g,茯苓10g,丹皮10g,栀子10g,卷柏15g,泽兰 20g,牛膝 20g,麦芽 45g。大便燥结者加芦荟 10g,制川军10g;乳房胀痛者加瓜蒌皮10g,橘叶5g。
2.脾虚痰阻
治法:健脾燥湿,豁痰通经抑乳。
方药:苍附导痰丸加减。苍术25g,香附10g,半夏10g,陈皮15g,茯苓15g,枳实10g,神曲10g,南星10g,石菖蒲20g,川芎 10g,海藻15g,昆布15g。
3.肾虚火旺
治法:滋肾降火,养血平冲。
方药:二甲地黄汤加减。炙龟版(先煎)20g,炙鳖甲(先煎)15g,枸杞子10g,钩藤10g,淮山药15g,干地黄10g,山萸肉15g,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5g,怀牛膝10g,赤芍20g,白芍20g ,续断 15g,川楝子 10g。午后低热者加青蒿 15g,银柴胡 15g。
专方验方
1.抑乳方:
炒麦芽90g,白芍30g,茯苓30g,莲须30g,当归12g,柴胡12g,石菖蒲10g。脾胃虚弱者加黄芪30g,党参20g,肝郁化热者加丹皮、山栀子各20g,肾虚失藏者加菟丝子30g,女贞子、旱莲草各15g。
2.通经止乳汤:
生地18g,石菖蒲15g,远志12g,菟丝子12g,牛膝9g,当归9g,紫石英30g,生麦芽30g,丹参18g。适用于闭经、溢乳伴腰膝酸软,乳房胀痛,性欲淡漠者。
3.温通下元汤:
鹿角胶、淫羊蕾、枸杞、巴戟天、熟地、焦白术、皂刺、川贝、川芎、牛膝、桃仁、炒麦芽。适用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闭经-溢乳综合征。五心烦热者,加知母,生地易熟地;服药期间有经前期征兆者,加红花、益母草。30剂为一疗程。
其它疗法
中药治疗:丹栀逍遥丸:具有疏肝健脾调经之效。适用于肝郁化热所致闭经-溢乳。每日2次,1 次1丸。
针灸:取百会、气海、天枢、足三里、大赫、血海、膻中等穴。取30号1.5寸毫针,隔日针刺1次,采用捻转补泻法,手法为平补平泻,每次留针20分钟。
闭经溢乳综合征预防
预防:对垂体PRL 瘤来说,不应首选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因为这两项治疗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常功能干扰大,手术后的性腺功能恢复率低,而且还有促使良性肿瘤转为恶性肿瘤可能。
闭经溢乳综合征一般护理
闭经溢乳综合征护理
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减少或避免应用升高催乳素药物。
闭经溢乳综合征饮食原则
闭经溢乳综合征饮食
闭经溢乳综合征食疗方
大佛酒:
大砂仁30g,大佛手30g,大山楂30g,黄酒或米酒500g。将砂仁、佛手、山楂洗净置酒瓶中浸泡 3~ 6天,视酒量大小,每次饮 15~ 30ml,早晚各 1次。不善酒者,可以好醋代泡,服时加冰糖适量减酸。适用于肝郁型闭经溢乳。
山楂内金散:
生山楂60g,生鸡内金30g,刘寄奴15g。生山楂去核干燥研粉,生鸡内金干燥研粉,二药混合。刘寄奴煎汤,加红糖适量,每次送服药粉15g,每日3次,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闭经、溢乳。
乌鸡汤:
雄乌鸡500克切块,与陈皮、高良姜各3克,胡椒6克,苹果2个同入锅,加葱、醋、酱各适量,加水没过鸡面炖熟。连汤服食,1~2次/日。 功能补益气血。主治气血虚弱型高泌乳素血症;症见月经量少或闲经,或不孕,溢乳清稀色淡,面色不华,言语无力,疲倦少动。
益母草乌豆煎:
益母草30克、乌豆60克入水500毫升同煎取汁,调红糖、黄酒。能行气活血。主治气滞血瘀型高泌乳素血症;症见月经失调,闭经,不孕,溢乳,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经前乳房或下腹疼痛拒按。
黑豆苏木饮:
黑豆100克、苏木10克同加水适量炖至黑豆熟透,去苏木入红糖适量溶化。能补肾活血。主治肾虚血瘀型高泌乳素血症;症见月经失调,闭经,不孕溢乳,烦躁易怒。
桃仁墨鱼汤:
墨鱼1尾去内脏与桃仁6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能活血化瘀。主治血瘀型高泌乳素血症;症见月经失调,闭经,不孕,溢乳,胸胁胀痛,烦躁易怒。
鹿角胶粥:
粳米100克加水600毫升煮粥,半熟入鹿角胶10克、生姜3片同煮稀粥食。能补益肾精。主治肾虚精亏型高泌乳素血症;症见月经过少或稀发,闭经,不孕,腰酸耳鸣,头晕健忘,畏寒肢冷。 患者忌食: 忌:不利营养精血的食物
如大蒜、大头菜、茶叶、白萝卜、咸菜、榨菜、冬瓜等,多食会造成精血生成受损,使经血乏源而致闭经,故应忌食。
忌:生冷食物
各种冷饮、拌凉菜、寒性水果、寒性水产品等食物用后可引起血管收缩,加重血液凝滞,使经血闭而不行,故应忌食。
忌:肥腻食物
如皮蛋黄、鸡蛋黄、鸭蛋黄、猪脑、猪肝、猪肾、猪油、猪肥肉、猪肠、猪心、羊肉、羊肝、鲤鱼、墨鱼、鸡肉、甲鱼、青鱼、草鱼、虾、带鱼、蚬子、蟹、奶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含有较高蛋白质、胆固醇、脂肪,多食后极易造成体内营养过剩,进一步增加脂肪堆积,加重肥胖,阻塞经脉,使经血不能正常运行,故应尽量少食或忌食。
忌:胡萝卜
胡萝卜虽然含有较丰富的营养,但其有引起闭经和抑制卵巢排卵的功能,欲生育的女性多食则不容易怀孕,故应忌食。 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询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