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根据其细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为蓝色,G1,G2为绿色荧光,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且具有强烈致癌性,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有管型形成。
黄曲霉素中毒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急救处理
1)护肝。
2)对症支持治疗。
3)立即停止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4)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
5)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疗。
2.采取措施
1)立即停止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2)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
3)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疗。
一、预防:
食物中毒预防主要是严格执行我国食品卫生标准。
黄曲霉素中毒一般护理
一、护理:
营养宜高热量、高维生素,也需要丰富的蛋自质。在饮食上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要避免辛辣、煎炸,如辣椒、烈性酒、油炸鱼、油炸鸡、油条、油爆虾、葱油大排等一类食物。
黄曲霉素中毒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忌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