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指原发性PaCO2升高而导致pH值下降。临床上本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酸碱平衡障碍同时存在。根据发病的快慢可又分为急性呼吸酸中毒以及慢性呼吸酸中毒两大类。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治 愈 率:90%,具体情况根据原发疾病进行定论
    治疗周期:4-12周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30000元)
    疾病症状:呼吸衰竭,气短,颅内压增高
    相关检查:二氧化碳结合力,动脉血气分析,肝功能
    并发症: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
    治疗药品:尼可刹米,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枸橼酸钾缓释片
  •   一、发病原因

      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发因素为CO2积聚,动脉血中PCO2升高,使[BHCO3]/[HHCO3]的分母变大,从而引起血液pH值下降。

      1.肺泡与外界空气间通气不良

      (1)呼吸道阻塞:

    如喉水肿、喉痉挛、白喉、异物阻塞、淋巴结或肿瘤压迫气管、溺水、羊水阻塞及麻醉期间通气不足或呼吸机管理不善等,均可引起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2)呼吸中枢受抑制

    些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如延脑肿瘤、延脑型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椎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颅内压升高、颅脑外伤等时,呼吸中枢活动可受抑制,使通气减少而CO2蓄积。此外,一些药物如麻醉剂、镇静剂、镇静剂(吗啡、巴比妥钠等)均有抑制呼吸的作用,剂量过大亦可引起通气不足。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前已述及。它也能抑制红细胞中的碳酸酐酶而使CO2在肺内从红细胞中释放减少,从而引起动脉血Pco2升高。有酸中毒倾向的伤病员应慎用此药。

      (3)呼吸肌麻痹:

    例如钾缺乏症、脊髓灰质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低钾性瘫痪、高位截瘫等。

      (4)胸壁损伤:

    胸壁损伤后由于疼痛或胸壁不稳定影响通气,CO2不能充分呼出,以致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2.血液与肺泡间气体交换不良

      (1)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水肿、心跳呼吸骤停等,均能引起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肺气肿、肺部纤维性变、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由于肺组织弹性减低,不仅使肺泡通气量减少,而且使肺内气体不能很好的混合,常发生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2)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肺源性心脏病:

    因循环变慢,CO2排出减慢,蓄积体内;又兼肺水肿或肺部病变,均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3.肺内右向左分流量增加

    大块肺不张后,肺泡虽然萎陷,但肺泡壁的毛细血管仍开放,从肺动脉来的血液未经气体交换,即回到左心,使动脉血PCO2升高,PO2降低,肺泡和动脉的氧分压差明显增加。

      二、发病机制

      1、呼吸中枢抑制造成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临床上常见的通气障碍有:中枢病变包括脑外伤、脑内病变等造成呼吸节律调节障碍;脑干部脑疝形成、脑炎或使用过多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等直接造成脑干呼吸中枢节律性功能障碍。少部分慢性高碳酸血症患者在不恰当用O2后,可以使呼吸中枢刺激明显解除,出现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心脏骤停后也常有此种情况,但多和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存在。部分极度肥胖患者可表现为通气障碍,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即Pickwickian综合征。

      2.呼吸肌或胸壁障碍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可见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急性发作、严重低钾或低磷血症、吉兰-巴雷综合征以及少部分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毒。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见于脊髓灰质炎后、肌萎缩侧束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严重黏液性水肿、严重胸廓畸形等。

      3.上气道阻塞

    可由急性气管异物、急性咽部痉挛等引起。

      4.肺部疾病

    急性者可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哮喘或肺炎、气胸、血胸等引起。慢性者最常见的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组织广泛纤维化等。

      正常情况下CO2在组织代谢过程中持续不断产生,而肺则以相等的速度而排出,因此PaCO2保持恒定。当各种原因导致CO2排出障碍时,血中CO2水平可以很快上升,造成严重酸中毒。由于细胞外液缓冲主要是碳酸盐系统,因此对CO2过多不起缓冲作用。过高的CO2主要靠细胞内的非HCO3-缓冲系统而缓冲,最后导致HCO3-增加,部分可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使血HCO3-增高。另外,在PaCO2过高情况下,肾脏排H 增加,HCO3-重吸收也增加。后者虽然可以代偿,但为期需3~4天才可完成。在急性期一般PaCO2每升高1.3kPa(10mmHg),HCO3-上升1mmol/L;而慢性期则PCO2每上升1.3kPa(10mmHg),HCO3-升高3.5mmol/L。

  • 呼吸性酸中毒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1)积极防治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发病。

      (2)改善肺泡通气,

    排出过多的CO2。根据情况可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给氧等措施,给氧时氧浓度不能太高,以免抑制呼吸。人工呼吸要适度,因为呼吸性酸中毒时NaHCO3/H2CO3中H2CO3原发性升高,NaH2CO3呈代偿性继发性升高。如果通气过度则血浆Pco2迅速下降,而NaHCO3仍在高水平,则病人转化为细胞外液碱中毒,脑脊液的情况也如此。可以引起低钾血症、血浆Ca 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外液碱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3)一般不给碱性药物,

    除非pH下降甚剧,因碳酸氢钠的应用只能暂时减轻酸血症,不宜长时间应用。酸中毒严重时如病人昏迷、心律失常,可给THAM治疗以中和过高的[H ]。NaHCO3溶液亦可使用,不过必须保证在有充分的肺泡通气的条件下才可作用。因为给NaHCO3纠正呼吸性酸中毒体液中过高的[H ],能生成CO2,如不能充分排出,会使CO2深度升高。

      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1)控制感染:

    给予强力的广谱抗生素,肺部啰音减少、痰量减少、脓痰消失后可以停药。

      (2)消除CO2积聚

    改善缺氧情况:应用呼吸机可以明显地改善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症状。如果没有呼吸机,当动脉血PO2低于6.7~7.3kPa(50~55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可用低流量鼻管持续吸氧,或采用间断鼻管吸氧,每吸1h停1h。当PCO2>9.3kPa(70mmHg),AB高于35~37mmol/L时,表示已接近C02麻醉,应停止给氧。

      在使用呼吸机时,勿使PCO2降低过快,以免因代偿已使[BHCO3]/[HHCO3]的分子变大,又突然使分母变小,引起pH值上升,由呼吸性酸中毒转变为碱中毒,会发生惊厥或昏迷。

      (3)呼吸中枢兴奋剂:

    在使用呼吸机或鼻管持续吸氧或有肺脑综合征者,可联合使用各种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如尼可刹米、二甲弗林、哌甲酯等。

      (4)支气管解痉及祛痰剂:

    氨茶碱0.1~0.2g口服,3次/d,必要时可用氨茶碱0.25g加入2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地静脉内注入。可用沙丁胺醇等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气雾吸入;或用倍氯米松(becotide)气雾吸入。

      (5)气管切开术:

    病情严重、痰液黏稠,经上述各项处理不能改善病情时,可以做气管切开术,可减少上呼吸道无效腔的70%,减少残余气的再吸入,改善通气功能,便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也便于施行间歇或较长期的呼吸机的辅助呼吸。

      (6)单纯的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所呈现的低氯

    是肾脏代偿肺的现象。肾脏多排H ,多回收碳酸氢钠,以增大分子来适应增大的分母,从而求得[BHCO3]/[HHCO3]向20/1接近。又由于HCO3-增多,肾脏多排Cl-,以维持正负离子平衡,遂出现低氯。低氯更有利于肾脏发挥代偿功能。因此,不需纠正低氯,随呼吸性酸中毒的好转,Cl-可自行调整。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   呼吸性酸中毒预防常识

      呼吸性酸中毒,外科中主要见于呼吸道梗阻和胸部手术或创伤。治疗以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肺换气功能为主。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内科疾病引起呼吸功能不全,呼吸性酸中毒较常见。

  • 呼吸性酸中毒一般护理

    呼吸性酸中毒护理

      1、食物要柔软,易消化,色香味好,能引起食欲。

      2、 一日4~5餐,有规律,避免过饥过饱。有适宜的进食环境,不能 自行进餐者有人协助。

  • 呼吸性酸中毒饮食原则

      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热能不高

    蛋白质质量好,数量足,动物脂肪少,无机盐、微量元 素和维生素很充足。 具体地说要有多量的牛奶,适量的鸡鸭、鱼、瘦肉、少量 的蛋、 肝、粗粮、杂粮,大量水果、蔬菜,常用一些硬果类如花生、核桃、莲 心、瓜子和菌藻类如紫菜、海带、香菇、木耳。

      2)食物要柔软,易消化,色香味好,能引起食欲。

      3) 一日4~5餐,有规律,避免过饥过饱。有适宜的进食环境,不能 自行进餐者有人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