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血液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居多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
    治 愈 率: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
    疾病症状:乏力,四肢酸痛无力,邪恋正虚
    相关检查: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数,血浆结合球蛋白半定量
    并发症: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药品:硫唑嘌呤片,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甲氨蝶呤片
  • 慢性白血病疾病病因

      一、病因:

      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情志不调,致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则气滞血瘀,脉络壅聚, 瘀血内停,久积成块,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酒食,伤及脾胃,脾虚失运,输布津液无权,湿浊内生,凝聚成积,痰气相搏,血流不畅,瘀块内生,起成无常,寒温不调,感受外邪都是患病的原因。

      二、发病机制:

      (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

      (1) 细胞遗传学

      (2) G-6-PD同工酶

      (3) 细胞动力学

      (4) 脾脏因素 脾在CML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许多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脾脏有利于白血病细胞移居、增殖和急变。脾内粒细胞增殖状态有所不同,脾脏不仅“捕捉”白血病细胞,而且还是白血病细胞的“仓库”和“隐蔽所”,并为其增殖转移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且使白血病细胞在骨髓、血液与脾脏间的往返循环增加,使细胞正常的释放调节过程受到破坏。

      (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

      (1) 染色体异常

      (2) 白血病的克隆发生

      (3) 细胞动力学异常

  • 慢性白血病一般治疗

    慢性白血病西医

      (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疗效标准

      对CML治疗效果的判定可分为在血液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不同水同上的评价。CML血液学缓解的标准为: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细胞浸润表现;血象:血红细胞高于100g/L,白细胞数低于10×109/L,分类无不成熟细胞,血小板在(100~400)×109/L;骨髓象正常。CML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标准是标志CML克隆的ph1染色体的消失。

      单一化疗药物治疗

      单一药物治疗CML可应用的药物包括烷化剂如:马利兰、马法兰、苯丁酸氮芥、二溴甘露醇等、抗代谢药如羟基脲、6-巯基嘌呤(6-MP)、6-硫鸟漂呤(6-TG)等,高三尖杉酯碱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和应用的中药靛玉红和异靛甲等。

      联合化疗

      受急性白血病治疗中联合化疗于单药治疗的启示,对于CML人们近年来也尝试了采用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

      干扰素

      干扰素(IFN)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免疫调节等IFN 可分为α、β、γ三大类,IFN-α和IFN-β对酸稳定,具有相同的受体,均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

      骨髓移植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1) 自体骨髓移植(ABMT)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CT):ABMT和APBSCT治疗CML的目的主要是延长慢性期或使晚期病人重新回到慢性期,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2) 同基因骨髓移植:此种BMT是对CML病进行BMT治疗和最早尝试。

      (3)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几乎是目前能够彻底治愈CML的惟一手段,也是CML治疗的最佳方法。

      (4)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治疗 CML 一旦进入加速期病期病情多不稳定,约有2/3的病人会继而发生急变。此阶段已为CML的晚期,治疗比较困难。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化疗:A期可不治疗,BC期可根据临床情况选择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药物,也可采用联合化疗。

      2.放疗:用于淋巴组织过度肿大者。

      3对症治疗:控制感染,对血小板减少造成出血及重度贫血者可用激素治疗,如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切脾。

  • 慢性白血病一般护理

    慢性白血病护理

      目前认为年龄小于40岁,脾肿大不明显,外周血中血小板较低,原始细胞百分比不高,CR小于1年以及BMT前时间短均为CML的有利因素。CML最终可合并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及多脏器衰竭,并发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慢淋病程悬殊不一,短至1~2年,长至5~10年,甚至20年。病程长短与病情缓急、全身病状、肝脾肿大、血象和骨髓象变化等有关。一般年龄偏大,预后为好,就诊前无症状期,生存期长,反之预后较差,常见死亡原因为感染 ,尤以肺部感染多见。慢性急变而死亡较罕见。

  • 慢性白血病饮食原则

    慢性白血病饮食保健

      慢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上十分重要,建议慢性白血病患者在饮食上做到以下要求:

      1.宜供给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软食。不宜食煎炸、坚硬、锋利的食物,忌食烟酒,以免刺激或导致口腔溃疡。

      2.病人口腔有溃疡、出血时,应给以温热的半流或全流汁状饮食,可少食多餐,忌烫食。

      3.病人感腹痛时可暂禁食,以观察腹痛变化情况。如出现恶心、呕吐、便血时,也要禁食,便血停止24小时后再给少量较稀的食物。

      4.对输血多的慢性白血病人,要注意血液检验的结果,血中铁含量高的病人不宜食含铁丰富的食物,也不要用铁锅做饭菜。

      5.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病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故要每天坚持饮鲜牛奶,适当吃点新鲜蔬菜、水果。